西方的藝術是由希臘人帶來並開拓的,中西方由於文化的差異,在藝術的表現上也是各具特色。從繪畫為例,東方是潑墨寫意,強調的是壹種意境,而西方具有鮮明的現實感和視覺與知覺的樸實性,強調的是寫實。
西方人最早的美術作品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距今3萬到1萬多年之間。最傑出的原始繪畫作品,發現於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區的幾十處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和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
古希臘的自由民主創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築、雕刻和繪畫作品,其中留存於世的不少健美而優雅的雕刻形象,如《擲鐵餅者》、《米洛斯的維納斯》等,尤其具有無窮的魅力。
中世紀是指公元5世紀(以公元476西羅馬帝國崩潰作為標誌)到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黎明),標誌著西方進入了基督教時代。
14-18世紀是國際哥德風格, 文藝復興,風格主義,巴洛克藝術,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
19世紀是現實主義。
現代藝術是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抽象表現派,抽象藝術,藍騎士,達達主義。
擴展資料:
現代西方藝術思潮作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壹種文化現象,對當代中國美術產生的影響,壹方面是西洋諸多畫種的引進,豐富了我國美術創作的載體。
另壹方面,西洋畫的引進也打破了中國畫長期以來的封閉、靜止、緩慢變化的格局。中國畫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積澱的壹種傳統繪畫形式,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要求,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百度百科—西方藝術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