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皮士和嬉皮士是二戰後代表美國主流文化的兩種年輕人的形象。他們出生於二戰後的1946 -1954這壹代,到了60年代已經長大成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以詩人金斯堡為代表的“垮掉的壹代”開始反抗美國的主流政治和倫理。雅皮士們留著長發,抽著大麻,說著粗俗的話,竭力反抗正統。在60年代的大學校園裏,這種叛逆思想愈演愈烈。1962,有同學發表宣言,公開挑戰社會正統。在加州,“自由之夏”運動也非常激烈。這些年輕人喊著“懷疑壹切,推翻正統”的口號,拒絕信任30歲以上的人,逆勢而行。這些年輕人最反對越南戰爭。他們當眾焚燒征兵卡,或者試圖逃避服兵役,甚至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導致沖突和流血。所謂的雅皮士和嬉皮士都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雅皮士基本都是家境富裕、衣食無憂的中產階級。他們反對任何權力,甚至用恐怖和暴力迫使政府就範。結果他們被以尼克松為首的美國政府用嚴厲的手段鎮壓了。與雅皮士相反,嬉皮士走向了另壹個極端。他們還反對越南戰爭,因為他們經常把花放在士兵的槍口上,所以也被稱為“花之子”。他們也屬於中產階級的子女,強調隨心所欲享受生活,不關心政治鬥爭。他們熱衷於搖滾樂和毒品。當時,美國大約有4萬名嬉皮士。但這些嬉皮士由於行為的過度放縱,已經失去了理性,為人處事變得魯莽,對社會有害。1969年,4名青年在好萊塢殺害了壹名演員。案件敗露後,發現其中三名兇手是女性嬉皮士,結果嬉皮士的名聲受損,引起社會各界的厭惡和仇恨。嬉皮士消失是因為他們沒有表達自己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