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 *構建地球生命同體。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第壹階段會議(COP 15)6月10日在雲南省昆明市開幕。10 6月55438+05日,舉世矚目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壹期)在雲南昆明落下帷幕。
大會將於11至15線上線下舉辦,涵蓋高層會議、生態文明論壇等活動。同時還將發布《昆明宣言:走向生態文明,* * *構建地球生命整體* * *》。宣言將呼籲各方行動起來,響應* * *號召,共建地球生命,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增進人類福祉,實現可持續發展。
“生物多樣性”不再僅僅是壹個環保概念,而是涉及自然和文化多個方面的生命* * *同構。
生物多樣性是壹個描述自然多樣性程度的廣泛概念,包括景觀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近年來,生物多樣性還涉及“人”和文化方面。生態文明理念開始融入保護機制。
2019年9月,生態環境部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聯合發布了COP15主題:“生態文明:* *構建地球生命統壹體* * *”。這壹主題旨在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強調人與自然是同壹個生命體,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力爭到2050年實現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利用和利益共享,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景。
2020年5月22日,雲南省發布了中國首部生物多樣性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
同時發布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議書》。為了應對來自土地利用變化、生物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氣候變化、環境汙染和外來物種入侵等方面的幹擾和威脅,提案呼籲“雲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是中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地區的生態安全屏障。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全社會的責任,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從2009年2065438+65438+10月1,《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正式生效。這是我國第壹部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方性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