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米6沒有任何聲明自己防水,也沒有進行IP防護認證,但是打出了壹個生活防濺水的口號。但是這裏要告訴妳,這個口號沒有任何的作用,也就是說因為生活濺水出現了任何的問題,很難抓到其廣告宣傳上的把柄。
這是小米取巧的壹點。事實上由於取消了耳機孔,采取了不開孔指紋識別,小米6確實應該有過想做防水的設計,但是很可能防水性能不夠穩定。最終采取了適當進行防護而不進行IP防護認證的策略。
其應當在設計上是具備防潑濺的能力的,但是這種潑濺的定義,是水快速通過機器,而不引起殘余。但鑒於大批量生產,少了防水的認證可以節約很多的時間也可以節約很多品控的難度。
小米的品控的不確定性也是有的。
但是實際中小米6有幾個點的品控容易引起進水問題,第壹個是後蓋縫隙加工精度,其實小米6後蓋並不會直接進水,但是縫隙卻容易殘留水。
第二個是雙攝像頭位置容易進水汽,小米6雙攝的位置容易被水汽影響起霧,這個在溫度高幹燥的環境就能得到解決。
最嚴重的問題是電源鍵和音量鍵這幾個實體按鍵的防水性能品控不理想。
這裏舉例說明:諸如如果電源鍵品控問題的小米6進水之後,會頻繁重啟,而且無法關機。音量鍵進水也會出現類似問題,但是最為嚴重的是電源鍵進水,因為會導致無法開關機,自動頻繁重啟損壞手機。
而且這種情況如果在品控差的情況下,不需要長時間進水,甚至只是壹杯水不小心倒在上面後馬上拿起手機也可能出現故障。
所以如果妳確定妳的手機防水性能之後尚可。如果不確定妳手機的防水性能,最好不要讓其接觸濺水。因為第壹極可能出現問題,第二不好解決,第三沒有絕對合適的維權方案(不給防護等級,那麽怎麽進水的,妳也肯定說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