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公式的背景
十六字公式是從中國工農紅軍早期的遊擊戰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毛澤東率湘贛兩省秋收起義部隊,於1927+00年6月轉戰贛西井岡山地區,發動和組織民眾,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廣泛開展遊擊戰爭,取得了初步的實踐經驗。1928 1、毛澤東在遂川縣主持召開中國生產黨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壹師前敵委員會、遂川縣委、萬安縣委聯席會議,總結近幾個月遊擊戰爭的經驗教訓,研究進壹步開展遊擊戰爭的問題。不久,當敵人進攻遂川時,毛澤東避開強敵,率領部隊回到井岡山。敵人進攻萬安時,中國萬安縣委采取“清場,敵來則退,敵動則追,敵駐則擾,敵少則攻”的方針對敵作戰。同年4月,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後,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也指揮部隊,進壹步豐富了遊擊戰爭指導原則在遊擊活動和反對敵人“剿”“剿”的戰鬥實踐中的內容。在目前所發現的歷史文獻中,完整地提到了“敵進我退,敵逼我擾,敵逼我打,敵逼我追”的原則,最早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原名中國工農革命軍)前敵委員會1929年4月5日的報告。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給紅四方面軍前委的指示信(即9月的信),第壹次總結為“十六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