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扶清滅洋”口號繼承了人民群眾在反教會鬥爭中所逐漸形成的樸素認識,也反映了不代表新生產力的廣大小生產者無法沖破皇權主義的封建思想束縛,而只能停留在把封建國家作為被侵略的整體來保衛的認識階段。
(3)“滅洋”雖觸及了時代的救亡主題,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後性;“扶清”雖然具有愛國主義和保國的含義,但是,又把“中國”與“大清王朝”等概念等同,這在主觀上反映出義和團不反對清政府和封建制度。
(4)這壹口號的提出,最初曾起了發動組織農民參加鬥爭和壯大聲勢的作用,且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口號也使義和團在鬥爭中放松了對清政府的警覺,未能識破清朝統治的陰謀詭計,致使後來上當受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