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常規管理細則如下:
壹、教學思想
教學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創造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教師素質
全體教師應努力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學習課程標準,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先進經驗,了解信息,摘錄信息,做好學習筆記,積極參加教育教學改革實踐。
三、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是提高教學質量關鍵環節,根據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註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既備教材也備學生,必須體現新課標的三個緯度,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備課。
四、上課
教師在上課預備鈴響時,離開辦公室到達教室門口,檢查學生準備和課前準備活動(背古詩、唱歌等)情況,使其安靜;上課鈴響,進入教室,師生問好(或者班級呼口號、背古詩等)後開始上課。體育教師應到教室門口帶領學生到操場。
教學管理各單位要求
學校教學工作計劃要依據學校教學工作目標,統籌協調,對各年級、各學科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和相應的檢查措施,對各項主要教學工作作出具體安排,作為各教研組和任課教師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的依據。
教研組(備課組)教學工作計劃應依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學科特點,對本學期各項教研工作作出具體安排,經全組教師討論通過後,於開學後壹周內交教導處審定存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為計劃執行的具體負責人。
個人教學計劃由各任課教師制定,在開學後壹周內完成。各任課教師在制訂計劃時要充分理解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的總體精神,熟悉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本學期總的教學任務,明充分估計到完成教學任務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出教學中應註意的問題和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