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傳祥出生在山東德州齊河縣壹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門壹家私人糞場,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是壹位“寧肯壹人臟,換來萬戶凈”的掏糞工人,他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贊揚,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工作。隨後被評為全國著名勞動模範。1971年被汙蔑為工賊。1975年去世,享年60歲。
解放後,新中國給了他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使他揚眉吐氣,他對黨充滿感激。他用壹顆樸實的心記住了壹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壹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被評為勞動模範,在1959年全國群英會上受到國家主席劉少奇的接見。文革中,時傳祥同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全國人民壹樣受到了嚴峻的考驗。他被遣送回鄉,放下了他熱愛的事業,但他深明大義,教育子女接過他無法繼續背下去的糞桶,走進千家萬戶,為人民服務。時代變了,社會進步了,再也不需要工人背糞桶了,舊北京的茅房沒有了。當年迫於無奈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遺棄在茅房裏的壹位現已在美國定居的小姐,正委托律師尋找孩子。而那個女嬰當時被時傳祥救了性命,送到福利院並為她起名為石解放,現已長大成人,時傳祥勤勞樸實的精神影響了她的壹生,她立誌為人民服務壹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