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適用於中小型網絡,相對簡單。沒有系統內外、系統分區、邊界等概念。,並使用未分類的路由。
OSPF適用於大規模網絡。它將自治系統劃分為若幹個區域,通過對內外路由的不同處理以及區域內和區域間路由的不同處理方法,減少了大量的網絡數據傳輸。
第二,操作上有差異。
當RIP運行時,它首先發出請求消息。其它運行RIP的路由器在收到請求後會立即發送自己的路由表。當它們沒有收到請求時,它們將刪除路由並廣播它們的新路由表。
OSPF要求每臺路由器定期發送鏈路狀態信息,以便該區域內的所有路由器最終形成壹個鏈路狀態數據庫來跟蹤網絡鏈路狀態。利用鏈路狀態數據庫,每個路由器可以以自身為“根”,建立最短路徑優先級樹,描述從自身出發到達每個目的網絡的代價。
第三,使用情況不同。
OSPF占用的實際鏈路帶寬比RIP少;OSPF使用的CPU時間比RIP少;OSPF比李伯有更多的記憶。RIP在網絡上實現平衡所需的時間比OSPF長。
當擴展數據工作在IPv4協議上時,OSPF可以通過內置的安全機制保護鏈路狀態數據庫的安全。在IPv6網絡上,該協議使用IPSec來提供安全服務。
OSPFv3對OSPFv2進行了以下修改:
1.鄰居路由器僅使用鏈路本地地址來交換路由信息(虛擬鏈路除外)。
2.OSPFv3基於每個單獨的鏈路工作。
3.鏈路狀態通告和Hello消息不再包含IP前綴信息。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RIP協議
百度百科-OSPF路由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