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過江,野地入天。好令隨人來,明月在雲邊。故鄉無聲,妻兒無信。余曼頻頻擡頭,這首歌在《邊城》中播放。
暮色蒼茫,冉冉隨著秋風吹過江面。天亮了,茫茫的原野漸漸融進世界。隨著壹支來自南國紅土地的隊伍,中秋節悄然而至。
壹輪明月,挨著晚霞,很顯眼。家裏的消息已經完全斷絕,妻子和孩子的來信都收不到。明月下頻頻仰望天空,正是邊城奏響凱歌的時候。
擴展數據
1947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處於被動狀態,敵強我弱。然而,半年多時間,全國戰局逆轉,各大戰場解放軍的鏡頭轉向戰略反攻階段。同年9月,中央領導機關離開陜北佳縣張家崖窯,遷至佳縣神泉堡。
中秋之夜,毛澤東漫步在神泉堡附近的黃河邊,回想起這壹年多來戰局的巨大變化,想起撤出延安的青化邊初戰的勝利,想起人民解放軍接連取得的養馬河、蟠龍、沙家店戰役的勝利,想到軍隊完全掌握了西北戰場的主動權,不禁思緒萬千。 並把凱旋後的喜悅轉化為對異國妻兒的思念,於是做出了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