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口號大全 - 如何防治小麥赤黴病?

如何防治小麥赤黴病?

小麥赤黴病又稱紅頭赤黴病、爛麥穗病,實際上在全國麥區均有發生,但在長江中下遊和東北春麥區較為嚴重。這種病害不僅會影響小麥的產量,還會引起小麥種子的腐敗變質。更嚴重的是,這種病原體分泌的毒素還能毒害人和牲畜。

赤黴菌主要危害小麥的穗部,在小麥生長的各個階段都會被侵染。赤黴病侵染初期,小穗和穎殼上會出現漬水的褐斑,以後逐漸蔓延到整個小穗,小穗逐漸變黃。發病後期,小穗基部會出現壹層帶有粉紅色膠質的黴菌層。

實際上,小麥赤黴病是由多種鐮刀菌侵染引起的,赤黴病的病原菌致病性很強,分布很廣。小麥不同生育期侵入病原菌的難易程度存在差異,在花期最易受侵染。另外,在有大量菌源的條件下,如果小麥在抽穗開花期遇到3天以上的連陰雨,溫度在15℃以上,那麽赤黴病就會很流行。

防治小麥赤黴病的關鍵是做好抽穗揚花期噴灑藥劑的預防工作,掌握用藥方法。噴灑藥劑時,要重點關註麥穗的均勻噴灑。如果噴完藥後下雨,雨後需要再噴壹次。也有抗病抗病的品種,盡早播種,避免花期陰雨天氣。合理施肥,增施化肥,氮磷協調。雨後要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並且在小麥播種前,清除田裏作物的殘渣,減少細菌的來源。

另外,可以用種子質量0.2%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浸種30分鐘,晾幹後播種。最佳施用時間為花期,應在10% ~ 50%的花期施用。該制劑可以是800倍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1000倍的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