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滿族人不用老姓,主要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壹開始就使用漢姓。漢姓比較簡短,使用方便。清末為了避禍,只能用漢姓,解放後漢姓已經使用多年,就完全沒有必要再改回去了。
早在1644年清兵入關之前,努爾哈赤就有漢姓。他姓?佟?。他少年時代接受漢文化熏陶,熟讀《三國演義》。他的八旗兵裏也混有壹半的漢人。因此清人和元人比,壹開始漢化程度就很高。
主子有漢姓,他的奴才當然也有;他的三親六戚,當然也有。起漢姓是當時的潮流。就跟外企裏的中國人非要起洋名壹樣。
1644年成功入主中原後,清廷的統治者對於漢文化的先進性,壹開始並不服氣。因此也嘗試過大力向漢族人推廣他們的文化。
比如剃發易服,比如推廣滿文。前者靠屠刀實現了,而後者卻始終未能成功。
非但如此,在經過二百多年的統治之後。滿族自己被漢族同化了。到了清朝末年,慈禧垂簾聽政時,這位太後自己都不識得幾個滿文。普通人哪還想用什麽老姓。喊過來壹個人,念姓名念了大半天,還說不到正題上。太不幹脆了!
另外,如果說前期是他們主動改漢姓,到了民國,那就是不得不改了。因為在中國古代史上,歷次朝代列叠,都伴隨著屠殺和清洗。前代的皇室成員,比較容易遭到?斬草鋤根?式的迫害。
比如明朝末年農民起義,李自成把福王朱常洵用人參、鹿茸燉了壹大?福祿湯?與士兵分食,余下的王爺和家眷們,個個都不得善終。
1905年,孫中山確立反清口號時,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讓當時的全體滿人感到脊背發涼。
他們的前代怎樣我們就不提了。最起碼當時的清朝是腐敗的,招人民痛恨的。誰還敢不怕死地跳出來,自認愛新覺羅子孫呢。解放後,他們的漢姓已經用了多年,完全沒有必要再改回老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