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問題。如果贛縣周邊沒有太多的山區,20年前的潘時代,水南就不會被正式開發。當時我記得是開發水南還是水東有分歧。以贛縣和章貢之間的城市速度,梅林地帶本來可以向東發展,但市裏放棄了這個計劃,因為梅林周邊幾個村就算挖山,目前也只是九江城區的區域,不可能是副中心。只有向西發展水南,目前來看,不得不佩服我的遠見。目前贛州能真正成為副中心,水南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壹二十年,框架壹下子就搭好了。
2.實力。90年代,瑞金的實力無人能及。當時南康在贛南有壹個服裝制衣廠(就是現在開發區的贛州卷煙廠),國有和民營經濟無與倫比。即當時新余有鷹潭鳳城樟樹廣豐樂平南康等國企民企(按順序),地級市、縣級市建立。
3.至於交通人口,南康人確實很多,無論是本地人80萬,還是外來務工人員10萬。比如我的家鄉太窩鄉,人口普查說有兩萬人。其實和外國人在壹起的應該有三四萬人左右。按照贛南其他縣市的標準,都有可能設鎮,更何況唐山龍陵鳳崗這樣的鎮。贛南有幾條重要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