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這個典故出自《三國誌·舒舒·馬謖傳》。馬謖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壹位官員和將軍。他曾在諸葛亮北伐時鎮守街亭,但因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蜀軍大敗。戰後馬謖被處死,諸葛亮落淚。體現了諸葛亮強調嚴格執法、依法治軍的思想,後被概括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理戰最高,軍事戰最低”的策略,即通過心理戰和宣傳瓦解敵人的意誌,比直接武力進攻更有效。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誌》記載了我國三國時期曹魏、、吳的生平和斷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壹。
“攻心”這個典故出自《三國誌·舒舒·馬謖傳》。馬謖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壹位官員和將軍。他曾在諸葛亮北伐時鎮守街亭,但因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蜀軍大敗。戰後馬謖被處死,諸葛亮落淚。體現了諸葛亮強調嚴格執法、依法治軍的思想,後被概括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理戰最高,軍事戰最低”的策略,即通過心理戰和宣傳瓦解敵人的意誌,比直接武力進攻更有效。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誌》記載了我國三國時期曹魏、、吳的生平和斷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