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6年爆款話題劇《小別離》續作,《小歡喜》在紮實的原著基礎上,歷時三年的實地調研,給觀眾提供了壹個探討親子教育與相處的圓桌。該劇講述了文化和教育背景皆不相同的三組家庭,面對生活的種種困境,最終在笑淚交織中學會達觀應對的成長故事。
劇中有這樣壹幕: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正在經歷壹場親子沖突。她不明白,自己為女兒付出了全部,為什麽會換來這麽多怨恨。可是女兒仍堅持說:“媽,您的原則是原則,我的原則就不是原則嗎?”於是,這位媽媽使出了殺手鐧:“我為了妳,放棄了多少我自己想做的事,妳知道嗎!”
在《小歡喜》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家長們放下苦口婆心的說教,陪孩子***同努力克服成長和學業中的困難時,孩子們不再以對抗的姿態面對父母,他們開始明白父母的苦心,並且願意接受父母的要求。
智慧的父母懂得適當退出,不以愛的名義掌控孩子的生活;智慧的孩子懂得及時劃定邊界,不以年幼的名義啃完父母的壹生。這是父母與孩子的和解,更是與自我的和解。孩子並不是父母生命和意誌的延續,他們該有完整的自我。而允許孩子成為他們自己,這才是成功的教育。
《小歡喜》通過寫實的家庭故事,講述了多位父母的成長。黃磊在分享劇本的創作初衷時表示:“面對孩子把自己更美好的壹部分給了父母,其實父母才是更大的獲得者。”導演汪俊坦露出《小歡喜》的現實意義:“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放下焦慮,歡喜應對人生每壹場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