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打卡簽到簽退 誌願時數更容易記錄
“以前每次參加誌願活動,都要在紙上簽到簽退,現在完全不用了,省事好多!”今年50多歲的冼秀微在女兒影響下已做了5年誌願者,然而此前她都是通過身邊的圈子知道發布的誌願者招募消息,但很多時候消息都比較有限,而且每次參加誌願活動時,她都必須先紙質版簽到,相對來說不算便利。
如今,通過公益時間銀行,無論是參與的便利性還是獲悉消息的渠道,對冼秀微來說都更寬廣了。“公益時間銀行6月份上線試用後我就下載了,現在全市的誌願活動都可以在這裏找到並且報名,非常方便。有時候我想去探親訪友,就會選擇其他區的誌願活動。”她告訴記者,就連本次公益時間銀行正式上線的活動,她都是在時間銀行上報名的。“報名還要趁早,因為參與的誌願者比較多。”她笑著說。
事實上,不僅誌願者在這裏找到了誌願活動,社會組織也在這裏找到了誌願者。海珠區赤崗街社工服務站社工梁弋告訴記者,以前每逢社工站開展服務招募誌願者時,很多時候來的都是熟面孔,征集的誌願者範圍有限。上線公益時間銀行進行招募後,如今越來越多轄區外的誌願者參與。
時間銀行的倡導者是美國人埃德加·卡恩。1980年,卡恩46歲,卻經歷了壹次大面積心肌梗塞,這次經歷讓他對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他的生活方向也由此改變。所謂時間銀行,是指誌願者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進時間銀行,當自己遭遇困難時就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
中文名時間銀行
外文名timebank
倡導者美國人埃德加·卡恩
所屬地區中國的南寧、南京、重慶、成都等
發生時間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