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麻煩告訴我些1917年以後的歷史故事

麻煩告訴我些1917年以後的歷史故事

關於壹戰的名著:

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

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

哈克的《好兵帥克》

發生在二戰期間的故事!

莫斯科保衛戰(1941~1942年)作為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被永久載入史冊。重溫其中的壹些真實故事,可以讓我們再次領略蘇聯軍民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機智與勇敢。

故事之壹:以二當九,以少勝多

1941年12月2日,蘇聯飛行員梁贊諾夫和帕爾莫斯科保衛戰中的10個真實故事什科夫駕駛兩架殲擊機在莫斯科西區進行巡邏時,在帕夫什諾區與德軍的九架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遭遇。雖然以少對多,但兩名飛行員憑借高超的駕駛技巧同敵機頑強周旋,成功地捍衛了莫斯科空中安全,並擊落敵機壹架。

故事之二:騎兵PK坦克,創造戰爭神話

1941年11月29日,在解放卡什拉市郊的皮亞特尼察村時,別洛夫少將率領的紅軍第壹近衛騎兵軍摧毀德軍16輛坦克,創造了騎兵PK坦克的戰爭神話。

故事之三:放水破冰,阻敵追擊

別洛勃羅夫上校率領的蘇軍第78師曾在離伊斯特拉市3~4公裏處構築防線,以掩護第16軍撤離。當時,德軍已經開始踏著伊斯特拉水庫上厚厚的冰層,抄近路追趕上來。萬分危急時刻,第16軍指揮部下令打開水庫閘門。3米高的水流沿著伊斯特拉河谷奔湧而下,壹瀉數百公裏。水庫水位急劇下降,使上面的冰層迅速塌陷。德軍被迫停止前進的步伐,延誤了數天的戰機,而此時蘇軍已經占據了新的有利陣地。

故事之四:裝甲列車上前線

1941年11月28日夜,德軍第7坦克師占領了亞赫羅馬以及伏爾加河上的壹座橋梁,並將10輛坦克調遣至伏爾加河東岸。時任蘇軍第1突擊軍軍長的庫茲涅佐夫中將命令第73號裝甲列車出擊迎敵。結果蘇軍的這些鐵道兵也表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壹舉殲滅德軍10輛坦克和700多名士兵。

故事之五:43名陣亡烈士

1941年11月16日,德軍用兩個坦克軍的兵力攻打蘇軍第316步兵師的前沿陣地。在杜勃塞科沃鐵路會讓站附近,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率領28名反坦克手擊退了德軍50輛坦克的攻擊,擊毀了其中18輛。28名英勇的紅軍戰士全部戰死疆場,後來被追授蘇聯英雄稱號。就在同壹天,在離杜勃塞科沃1.2公裏處的別捷利諾區,15名戰士在消滅了德軍5輛坦克和約1個排的德軍後,全部殉難,事後只有政治指導員維赫列夫獲得英雄稱號。這些頑強的紅軍戰士以血肉之驅鑄起牢固的防線,為大部隊的撤退贏得了寶貴時間。

故事之六:拯救莫斯科的“雞毛信”

克拉斯納亞-波裏揚納淪陷後,莫斯科以完全處於德軍重型火炮的打擊範圍之內。從1941年11月30日起,德軍開始向克拉斯納亞-波裏揚納調遣炮兵部隊,其射程可達到20公裏。當地學校的女教師葉蓮娜.戈羅霍娃偷偷給蘇軍指揮部寄送了壹張便條,上面準確地標出德軍炮兵陣地的具體位置。便條送到前線部隊後,蘇聯官兵如獲至寶,迅速組織炮兵反擊,壹舉端掉了德軍的壹個炮兵連。

故事之七:“蘇聯版的王小二”

1941年12月11日,莫斯科謝列布裏揚諾—普魯斯克區的老飼馬員伊萬.彼德羅維奇將壹支由40輛汽車組成的德軍車隊帶入了大峽谷中,結果德軍被“擱淺”在谷底,進退兩難。惱羞成怒的德國鬼子殘酷地將伊萬殺害。

故事之八:奇妙的氣球之旅

莫斯科保衛戰期間,為了幹擾德國的轟炸機,蘇軍在莫斯科上空放置了數百個氣球。1941年12月6日,壹個哨位的氣球繩索突然斷裂。負責守護的中士德米特裏.維裏古拉反應迅速,壹把抓住繩索的斷裂處,幾分鐘後,便隨氣球壹起上升至1500米的高空。當時夜裏的氣溫下降到了-38度C,但是維裏古拉憑借頑強的毅力,沿繩索攀至氣囊處,擰開專用氣閥,放氣後氣球開始緩緩墜落,最終在離原哨位110公裏處的地方順利著陸。為表彰維裏古拉誓死捍衛軍隊貴重財產的可貴精神,上級授予他紅旗勛章。

故事之九:孤身奮戰震敵膽

莫斯科保衛戰期間,在離傑多夫斯克城兩公裏的涅費多沃村,發生了壹場最不可思議的坦克戰。12月7日,帕維爾.古德濟中尉駕駛壹輛KB-1坦克同德軍18輛坦克交火。KB坦克摧毀了敵軍10輛坦克。敵其余坦克倉皇逃竄。帕維爾因戰績輝煌而被授予列寧勛章。

故事之十:“兩個卓婭”

卓婭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蘇聯女英雄。她是蘇軍9903特種部隊的偵察員,1941年11月29日被捕後遭德國鬼子殺害。1942年2月16日,卓婭被追授蘇聯英雄稱號。

其實,在11月29日那壹天,還有壹位蘇軍女偵察員、卓婭的戰友沃洛申娜也英勇就義。但是壹直到1994年,沃洛申娜才被追授英雄稱號。(來源:《環球軍事》雜誌)

給仇人壹塊面包——發生在二戰的感人故事

二戰時期,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帶領下,團結壹致,浴血奮戰,在付出巨大的代價之後,終於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戰爭勝利的當天,上萬名疲憊不堪,無精打采的德國戰俘排成長長的縱隊,在荷槍實彈,威風凜凜的蘇聯士兵的押解下走進莫斯科城。

得知法西斯戰俘進城的消息後,人們幾乎傾城而出,紛紛湧上街頭。在寬闊的莫斯科大街兩旁,圍觀群眾人山人海,擠的風雨不透。在圍觀的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兒童。

蘇軍在戰勝入侵的德國法西斯的同時,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這些老人,婦女和兒童就是戰爭的受害者,他們當中許多人的親人,在這場異常殘酷的戰爭中被入侵的德國法西斯殺害了。

失去親人的痛苦把原本溫和,善良的人們激怒了,他們懷著滿腔的仇恨將牙齒咬得咯咯響,壹雙雙充滿血絲與復仇火焰的眼睛齊刷刷的向俘虜走來的方向註視著。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大批的軍隊和警察出動組成壹堵墻,排在憤怒的人群前面。

戰俘出現了,近了,更近了。圍觀的人群開始騷動,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號,有人叫罵著讓殺人的兇手償命,接著人群潮水般地向前湧。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企圖阻止,馬上被洶湧人潮沖得七零八落,最後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組成人墻,好不容易才將人潮擋住。

此時,戰俘已經來到人群前面,他們個個衣衫襤褸,步伐蹣跚,每向前邁壹步都十分艱難。他們有的頭上裹著繃帶,有的身帶重傷,有的失去手腳躺在擔架上不斷發出痛苦的呻吟。

面對激怒的人群,德國戰俘呆滯,木訥的目光中充滿了恐懼與驚慌。出於求生的本能,他們不住的後退。許多戰俘本來就身負重傷,疲憊不堪,在遭到如此驚嚇後癱軟在地。擔架上的重傷號被扔在地上,無力逃脫,拼命的哭號呼救。

這時,壹位中年婦女在混亂中拼命擠過人墻,沖到壹個受傷的戰俘跟前舉拳要打。

這是壹個失去雙腿的重傷號,他頭上打著繃帶,破爛的軍裝上沾滿了血跡,臉上的稚氣表明他絕不會超過20歲。面對撲面打來的拳頭,他無力躲閃,瞪著驚恐的眼睛,發出絕望的哭泣。

驀地,中年婦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站在那裏。她怔怔的看著年輕的戰俘,心頭壹陣劇烈的刺痛,在這個年輕傷號稚氣的臉上,她分明看到了自己剛剛戰死的兒子的影子!

婦女猶豫了壹下,嘆了口氣,那只高舉的拳頭無力的垂了下來,婦女從懷裏掏出壹塊用紙包著的面包,輕輕的遞到傷號的面前。年輕的傷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驚恐的,帶著淚光的眼睛盯著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婦女硬把面包塞在他手中,他才如夢方醒,抓起面包連裹在外面的紙都顧不上撕,就狼吞虎咽大吃起來,看得出他壹定幾天沒吃飯了,餓壞了。

看到傷號餓成這個樣子,婦女緩緩蹲下身子,用顫抖的手輕輕撫摸著傷號頭上的彈傷,失聲痛哭起來!

悲愴的哭聲撕心裂肺,騷動的人群壹下子安靜了下來。人們驚呆了,壹個個用驚異的目光註視著眼前的壹切。空氣仿佛壹下子凝固住了,整條大街壹片死寂。

良久,人們才醒悟過來。這時,出人意料的壹幕出現了:那些老人,婦女,孩子,紛紛拿出面包,火腿,香腸等各種食品,壹起向受傷的戰俘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