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中國航天技術和空間技術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中國航天技術和空間技術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中國讓美國無可奈何的航天技術。

美國《亞洲軍事展望》近日就中日“太空計劃”拜訪了美歐等多位國際戰略專家。看看他們對中國太空計劃的看法(部分節選)

馬丁·克勞金,美國休斯國際關系實驗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中國所謂的太空計劃是對美國利益的絕對威脅。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國的太空計劃超出了美國的根本控制和限制。因為在空間站規劃領域,以及中國的火箭運載有效載荷能力,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了美國不能容忍的地步。2006年6月5438+10月,中國宣布最新型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研制成功。這個同步的中國軍工項目就是未來的DF5M和DF6計劃。這套50噸級的靜載荷動力系統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1995之前,美俄要求中國必須同意向美俄開放其太空計劃和運載火箭技術。1996年,中國同意與俄羅斯合作采用俄羅斯地基失重模擬艙,但臨時宣布停止研制自己的地基失重模擬艙。所以在神六的報告期內,出現了有俄羅斯人參與的地面模擬實驗。然而,1998年,中國再次失信於美國,其航天科學院耗資4000萬美元研制成功中國地面失重模擬艙。至此,無論美國還是俄羅斯,都不再有任何能力和方法對中國的所謂載人計劃采取和平限制。1997年,中國實現了全球衛星監測網。他所謂的“科學物理實驗衛星”目前在美國有6顆,都是在1995年到2000年間成功發射的。這些衛星配備了高精度的“地形合成孔徑雷達”,可以有效地向中國軍方提供美國各軍事基地的詳細信息。這是極大挑戰美國利益的舉動。作為美國監視中國的NQR三號軍事偵察衛星,對中國的觀察主要是從維護世界安全的角度和對中國人權狀況的考慮。中國對美國的監控是出於針對美國的戰略意圖。這些中國偵察衛星是在軌道模式下運行的,與美國的固定監測不同。

因此,上述問題表明,如果中國想在中國的太空計劃中得到美國的合作回應。那麽,中國必須停止在“高分辨率觀測”和“長期信息幹擾控制”領域的研制工作。但目前中國基本實現了上述計劃。此外,中國必須向國防部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SNASA提交所有太空計劃的所有技術數據,以證明其與軍事無關。否則美國還在抵制未來的神七和奔月計劃。

歐洲國際戰略制造公司(為歐洲亞太事務研究所服務)的亞太事務機構安妮·馬爾特利斯說:

對於美國來說,中國的航天計劃和火箭計劃從來都不可能受到任何人的幹擾和遏制。他們可以自己完成所有這些設計和施工計劃。就算中國把最新的50噸推力火箭。用在彈道導彈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5-10導彈的計劃,美國無法對其進行任何技術限制。再者,壹旦中國在外太空建立載人空間站,這種技術很可能在短期內用於中國的反彈道導彈和偵察衛星,突破美國的太空攔截計劃。那麽壹旦出現這種情況,美國目前正在使用和推動的所謂NMD外空攔截計劃,以及TMD導彈防禦計劃的最高端外空攔截措施都將失去效力。那麽4100億美元建的東西就是最大的笑話。

除非將其關鍵的航天技術,如液體推力、主火箭動力系統、外太空分離技術、太空多軌道轉換技術等納入美國的合作範圍,否則中國將無法監管中國的太空計劃。然而,壹旦中國交出這些技術,所謂的太空計劃對中國來說只是壹個美麗的泡沫。因此,中美的太空利益處於軍事利益的對抗之下;在軍事對抗中沒有理解和和談,中美之間就沒有合作的可能。

歐洲主動與中國合作,並不完全是出於政治因素。也是歐洲未來航天計劃的唯壹出路。美國不可能同意歐洲航天的能力獨立於美國,獨自擁有載人發射計劃。在與歐洲永久空間站伽利略計劃的合作中,主要目標仍然是中國,壹個潛在的外層空間新霸主。這是科技發展趨勢決定的。不是通過政治或軍事力量。我個人認為,如果美國真的遏制了中國上太空的企圖。目前美國唯壹能做的就是直接對中國宣戰!

但是,這有點“瘋狂”,更不符合客觀事實。盡管歐洲有許多反華媒體,但鑒於歐洲和中國在空間技術方面的合作,它們站在美國的立場上采取反對態度。然而,中國和平利用太空技術給世界的印象比美國好。上世紀五七十年代,美國大肆宣揚的“外空戰爭計劃”,即星球大戰計劃,可以充分說明美國真正的太空戰略是威脅壹切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太空技術。

。com/Html/Fxzl/20060508131233369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