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需要怎麽做?從何下手?不懂不懂啊!~

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需要怎麽做?從何下手?不懂不懂啊!~

1 正確認識安全標準化建設的內涵

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內涵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和全部管理過程中,要自覺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程、規章和標準,並將這些內容細化,依據這些法律、法規、規程、規章和標準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方面的規章、制度、規程、標準、辦法,並在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地切實得到貫徹實施,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得到不斷加強並持續改進,使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不斷得到提升,使企業的人、機、物料、環境處於和諧,並保持在最好的安全狀態下運行,進而保證和促進公司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地發展。

近幾年來,煙草企業在國家局的組織領導下,全面開展了企業標準化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貫標認證,而這兩項工作與安全標準化建設密切相關。因此,煙草企業在安全標準化建設中必須理清兩大關系:壹是安全標準化與企業標準化的關系;二是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關系。

首先,企業標準化是壹切標準化的支柱和基礎,安全標準化是企業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企業標準化所具有的壹切特征,但更強調法律法規的強制性和標準的技術性。因此,安全標準化建設必須在企業標準化的基礎上進行,在企業標準體系整體框架內開展。離開企業標準化這個基礎,安全標準化勢必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次,安全標準化與貫徹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兩種必不可少、相輔相成的手段。兩者各有側重,既不能偏廢,也不能絕對化,要有機地結合起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為安全管理的系統化規定了運行模式和內容,而安全標準化是貫徹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和核心,它可以作為體系運行的規範和指導,為危險源的辨識、運行控制、績效改進提供方法和手段,使體系更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有利於體系的有效運行。它還可以作為評價體系運行質量的標桿,使體系運行最終達到降低職業風險,提高本質安全的目的。

2 制定切合企業和行業實際的安全標準化規範

安全標準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制定壹套符合行業和企業實際的,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涵蓋煙草企業安全管理和技術所有要素的標準化運行和考評標準。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從2007年起,歷時兩年,制訂了企業安全標準化規範,在此基礎上,2 0 1 0年,又承擔了行業標準《煙草企業安全標準化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的制訂工作,經過了1年多時間的精心準備和反復修改,《規範》已由國家煙草專賣局於2011年3月25日正式發布,4月1日起正式實施,現已成為我國煙草企業壹部重要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行業標準。在編寫之前,我們基於對安全標準化內涵的總體把握,借鑒各類科學的安全管理理論,結合工作實際,確定了以下編寫原則。

(1)全面性

全面性原則基於著名的海恩法則。海恩法則是德國飛機渦輪機的發明者德國人帕布斯?海恩提出壹個在航空界關於飛行安全的法則,海恩法則指出:每壹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法則強調事故的發生是量的積累的結果。海恩法則表明:只要存在事故原因,事故遲早壹定會發生,並造成最大可能的損失;如果每次事故隱患都能受到重視,那麽每次事故都可以避免。

因此,《規範》必須覆蓋安全管理的所有領域、覆蓋生產現場的所有設施設備、覆蓋生產現場的所有作業行為,因為只有控制住每壹個可能發生隱患的潛在因素和觸發條件,才能控制事故隱患(1000),進而控制未遂先兆( 3 0 0 )和輕微事故( 2 9 ),直至杜絕嚴重事故(1)。

(2)系統性

系統性原則基於系統安全理論,即風險控制系統是由人、機、物料、環境、管理等諸要素組成,只有將工程技術硬手段與教育、管理軟手段有機結合,才能使風險控制系統的效能達到最大化。

因此,《規範》必須突出風險控制系統的分解與集成,最大限度地實現理論、方法、技術、制度等的綜合集成,運用過程PDCA控制方法,將安全策劃、執行、檢查、考核、評級、改進作為系統流程加以規範。通過標準的推行,在各生產經營單位形成壹個既有明確目標和任務,又能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風險控制系統,實現安全生產預防事故的終極目標。

(3)技術性

技術性原則基於本質安全理論。本質安全理論特別強調物和環境的本質安全化,就是要采用先進的安全科學技術,如自組織、自適應、自動控制與閉鎖等安全技術,使生產現場和設施設備具有即使在誤操作或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事故的功能,從根本上消除發生事故基礎。

因此,《規範》必須強調安全技術的引領作用,對生產現場的設備、設施、工具、物資、作業活動中固有的危險因素(含職業危害)提出具體的安全技術要求,而且在考評分值的分配上向安全技術模塊傾斜。此外,根據行業實際,要提出高於法規標準的企業安全技術標準,通過這些高起點、嚴要求標準的制定和執行,為本質安全提供保證。

(4)兼容性

兼容性原則基於安全標準化與管理體系辨證統壹的關系。因此,《規範》必須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納入其中,實現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機兼容,在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同時促進企業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和持續改進。

3 將安全標準化規範要求落實到基層,落實到崗位

在制定安全標準化規範的基礎上,最重要的工作是組織每壹個基層單位和每壹個崗位員工對照標準進行全面、細致的排摸排查、整改和完善,實現對標落實。為此,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 1 )在對標準落實過程中,我們采取了分步推行,穩步提升的方法。首先在條件成熟的六家單位試點,運用《規範》的檢查表對所有場所、設施設備和安防設施進行了排摸排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和差距進行整改和完善。然後,再分步在其他單位推進,先後歷經近2年時間,方進入達標評價階段。我們認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推行切忌不能搞運動,不能走過場,只有壹步壹個腳印,方可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推行效果。

(2)大規模開展《規範》的宣傳培訓,加強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以及各崗位員工的針對性培訓,廣泛建立起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意識,把安全標準學習、宣傳、落實到基層、企業和全體員工,促使安全標準化進班組、進崗位、進流程、進制度。

(3)按照《規範》要求,系統地梳理、完善現有的安全責任制、安全管理標準、安全技術標準、安全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不斷夯實企業安全管理基礎,持續推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4)開展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活動。公司下屬各單位和職能部門按照《規範》要求,主動開展自評,查找差距,整改達標。集團公司組織開展對各單位的安全標準化復評和達標評級工作,推動所屬單位的全面達標。

(5)以安全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推動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將安全標準化建設作為安全工作績效考核的壹個重要內容,實現安全標準化建設與各單位及其領導班子成員的工作績效考核掛鉤。

(6)以安全標準化為基礎,促進安全信息化和安全文化建設。將安全標準化中所規定的管理流程作為信息系統業務流程設計的基礎;在企業文化的總體框架下,結合安全標準化進班組,進崗位,提煉和總結形成“企業文化—安全文化子系統”,從文化層面推動安全標準化的真正落地。

4 認真組織達標評級,為全面推進安全標準化提供有效輸入

在企業全面對標排摸排查、整改和完善的基礎上,確保安全生產標準化長期推行,不斷提升,重要的手段是適時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實現達標推進。壹般來說,達標評級分三階段進行,第壹階段由各被考評單位進行自評,第二階段由上級單位組成考評組對各被考評單位進行復評,第三階段由上級單位根據自評和復評結果評定達標等級。

安全標準化達標評級的結果是否科學和客觀首先取決於組織工作。由於安全標準化建設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各職能條線,僅僅依靠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是無法有效完成達標評級的。因此,達標評級工作應由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由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組織,從各職能條線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若幹個專業考評組進行。其次,在考評前,考評組應按規定的程序,擬訂詳細的書面計劃,對考評依據、範圍、時間、方式、抽樣比例、人員組成和分工等事項壹壹作出明確的規定,並就上述事項與被考評單位進行充分溝通,才能使考評工作能夠系統、規範、公正地開展。再次,達標評級工作專業性極強,考評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是達標評級工作的關鍵,應從學歷、資歷、專業背景、責任心等方面規定考評員的資質要求,從而確保選拔出的考評員能夠勝任此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