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壹篇描寫美好城市面貌的文章或者壹篇描寫理想城市生活的文章。

壹篇描寫美好城市面貌的文章或者壹篇描寫理想城市生活的文章。

青島市位於山東省的東南端,膠州灣畔,東南瀕臨黃海,西北連接內陸,華北與華東交界處,東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青島現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黃島、城陽7個區和膠南、膠州、即墨、平度、萊西5個縣級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裏,總人口7156500人。其中,市區面積1102平方公裏,人口2417400。

青島是典型的沿海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最高峰是嶗山巨峰,海拔1132.7米。青島海岸線長730.64公裏,蜿蜒曲折,岬灣相間。青島是壹個半日潮港口,潮差為1.9 ~ 3.5m..青島驗潮站1950至1956觀測到的平均潮位被命名為“黃海平均海平面”,其高度比青島觀象山國家級水準原點低72.289米。從1957開始,中國大陸的地面高程就是從這個零點開始計算的。

青島的氣候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市區受海洋環境直接調控,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征。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680.5毫米,年平均氣溫12.3℃,同季多雨炎熱。壹年中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25.3℃,最冷的65438+10月,平均氣溫-0.9℃。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良好氣候條件,使青島成為國內外著名的避暑、療養、度假勝地。

美麗的青島,古老而年輕。她是古老的,因為青島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越王勾踐在這裏建立了壹個平臺。徐福東穿越日本,從這裏起航;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長城遺址至今依稀可辨。火牛陣破燕,使即墨老城名揚千年;秦始皇三次去瑯琊,忘了回來;五百義士死於田橫島,令後人景仰。天柱山上的渭北摩崖石刻,被譽為瑰寶,光耀山崖。

她年輕是因為青島作為港口城市才崛起了壹百多年,青島因為膠州灣而繁榮。

進入膠州灣咽喉,古稱“淮子口”。淮子口以東,曾有壹個海濱漁村“青島村”,壹直屬即墨管轄。明朝萬歷年間,朝廷開放了青島、金家、女姑等海港。從此,青島被稱為“青島港”。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大舉進攻中國。作為東亞的良港和首都的門戶,青島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189114年6月(光緒17年),清政府聽從大臣李鴻章的建議,出兵膠澳(舊稱青島)設防,青島的建立開始。清末,政府派登州總指揮章高元率第四營兵移駐青島,修建總指揮衙門、炮臺和營房、電報局和棧橋。經過幾年的建設,青島已初步成為壹個繁榮的沿海城鎮和北方海防軍事基地。

1897 165438+10月1在山東巨野縣大刀會頭目雷、曹作勝的指揮下,巨野縣磨盤張莊大刀會成員殺死了兩名兇惡的德國傳教士。這就是著名的“巨野宗教計劃”。這壹事件傳回德國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欣喜若狂,終於找到了實現自己侵略目標的借口。在得知巨野教案的第二天,德皇就下令駐紮在上海的遠東艦隊駛向膠州灣。在清政府的意誌下,清軍不戰而敗。5438年6月+2月,德軍占領膠州灣,使之成為德軍在遠東的基地。德帝國主義得寸進尺,提出了租借膠州灣的要求。1898年3月6日,李鴻章、翁同龢代表清政府與德國駐華大使簽訂了99年的《膠州租借條約》。德國以租借的名義,意圖對膠州灣地區實行永久統治,斥巨資進行大規模建設,包括蓋樓、開山、修港、修路,並將青島的街道、山丘、島嶼全部用德國名字命名,漫步青島老城區,依然可以領略到濃濃的歐陸風情。

1914年8月,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於1914年8月23日向德國宣戰,同年10月,日本占領青島而非德國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8,壹戰結束。巴黎和會於1919年2月召開。中國作為戰勝國,在會議上提出收回青島和山東主權的正義要求,卻遭到英法美日等列強的拒絕,強行將青島主權和山東權益分割給日本,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學生們的“還我山東,還我青島”、“為青島主權而戰至死”等愛國口號和行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在全國的反對下,中國政府被迫拒絕簽署《巴黎和約》,從而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合法”占領青島的陰謀。青島作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索,在中國近代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22 12、北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開放為商埠,設立膠澳商埠監理處,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膠澳商埠,同年7月,青島特別市成立。七七事變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65438年6月+0938年+10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島。抗日戰爭勝利後,青島被國民黨政府接收,成為美國的海軍基地。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歷經52年屈辱,被德日美三代帝國主義蹂躪的青島終於回到人民的懷抱。青島解放後,改為山東省轄市;1981被列為全國15經濟中心城市之壹;1984被列為進壹步對外開放的14沿海港口城市之壹;1986被列為全國四個計劃單列市之壹,賦予省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被列為全國15副省級城市之壹。青島還是國家環保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今天,青島是山東和黃河沿岸最大的外貿、金融、信息中心和對外交通樞紐,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中心和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區。港口、海洋和旅遊構成了青島的三大特色經濟。

青島港是歐亞大陸和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中轉港、國際貿易港和海上交通樞紐。青島港是少有的常年不淤不凍、波浪緩、航道深而寬的天然良港。青島港是中國大陸沿海五大外貿港口之壹。擁有最大的集裝箱碼頭、最大的20萬噸級原油碼頭、最大的20萬噸級礦石碼頭和最先進的654.38+1億噸級煤炭碼頭。與全球654.38+0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2002年港口吞吐量654.38+0.2億噸,其中外貿吞吐量超過8000萬噸,居中國沿海外貿港口第二位,青島港正在向東北亞樞紐港邁進。

青島是中國海洋科學城,海洋科研力量雄厚。全市擁有17個海洋科研機構和全國唯壹的綜合性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研人員6000余人,占全國同類專業的壹半以上。它是國家海洋科學研究、教育和技術交流中心。青島正在努力建設國家海洋科技產業城。

青島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之壹。2002年,青島* * *接待國內外遊客1836.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5.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0%,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青島旅遊接待能力強,旅遊接待設施比較齊全。目前旅行社超過223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家;星級酒店81家,其中五星級酒店5家,四星級酒店4家,三星級酒店33家。

青島交通非常便利。流亭國際機場是華東地區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機場,是國家批準的旅遊落地簽口岸。開通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10條,國內航線56條。印青、銅山、慶忌高速公路和延慶、衛青高等級公路將青島與山東省和全國各地的主要城市連接起來。

青島是壹座海濱山城,獨特的海陸地貌造就了青島“海上有山,山海相連,城海交融”的城市格局。“山、海、城、文、商”如五線譜,奏響青島旅遊的獨特魅力。

“海上城市,歐亞風情”是青島城市風貌的真實寫照。西部老城區,紅瓦綠樹青山環繞,坐落著24棟風格各異的建築。從海上看老城區,像個歐洲城市。八大關別墅區被譽為“世界建築博覽會”。每壹座建築都寫著壹段歷史,壹個故事,展現了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豐富內涵。東部新城區,浮山灣沿岸迅速崛起的高樓大廈,東西走向的“香港路”,12.8km長的中華文明濱海雕塑長廊,構成了壹幅現代化濱海城市的壯麗畫卷。

青島前海線是國內外知名的海濱旅遊帶,中原海上廣場、海上皇宮、棧橋、小青島、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小魚山公園、海洋館、第壹海水浴場、八大關、五四廣場等著名景點都匯聚於此。全長約36.9公裏的濱海步行道,連接前海海岸線各具特色的景點和景區。2008年夏季奧運會,帆船比賽場館——浮山灣大型綜合海上運動中心——奧林匹克水上運動中心將建設成為集國際郵輪靠泊、海上比賽、體育、娛樂、觀光、海濱度假為壹體的海上旅遊勝地。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配套設施初具規模,海洋遊樂城、海豚表演館、國際啤酒城、海洋樂園、高爾夫球場、錯落有致的度假別墅等旅遊娛樂設施相繼建成。壹個大型海洋公園即將建成。此外,薛佳島、瑯琊臺、田橫島也成為旅遊勝地。嶗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具有山、海、林、泉、瀑等優勢。海、光、山相互交融,雲蒸霞蔚,變幻無窮。“山海奇觀與道教文化”為嶗山贏得了“海上第壹名山”的美譽。

青島文物古跡眾多,有天柱山衛北摩崖石刻、德占時期總督府、府衙建築等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主教堂、康有為墓等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太清宮、天後宮、湛山寺等7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代青島是移民的聚集地。許多歷史文化名人都曾在青島遊覽和生活過。壹些名人故居保存完好,康有為、聞壹多、老舍、王統照等名人故居陸續向遊客開放。

節慶、會展等商務旅遊正在成為青島旅遊的拳頭產品。壹年壹度的青島國際啤酒節、中國國際電子電器博覽會、中國青島海洋節、中國國際航海博覽會、青島國際時裝周、中國青島金沙灘文化旅遊節、海之戀旅遊節、青島夏季藝術節、賞花交易會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

來到青島,了解她的城市花草樹木是很有必要的。青島的市花是玫瑰和山茶花,市樹是雪松。玫瑰被稱為“花中皇後”,適應性強,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有“玫瑰永遠是春天”的美譽。山茶花又名“抗寒”,為常綠闊葉觀賞植物,耐寒,冬春季開花。雪松是常綠針葉樹,綠色挺拔,外形美觀,是重要的觀賞樹種。

青島是壹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城市,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家園。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映襯著青島多姿多彩的身影。紅礁、細浪、彩帆、沙灘構成了青島美麗的海濱風光,歷史、宗教、民俗、鄉情、節慶賦予了青島豐富的旅遊內涵。濃縮近代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典型的歐式多國建築,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青島城市風貌。

“相約奧運,揚帆青島”,作為北京唯壹的奧運夥伴城市,讓青島人倍感自豪,也為青島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提供了重大機遇。今天的青島有這麽多美女,明天的青島會更好。壹位遊客曾說,“青山碧海映紅樓,仿佛人在畫報世界中遨遊,人間無處可尋,島城之美勝於瀛洲”。希望經過幾天的觀光,大家也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