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時間:每天12:00(BTV-北京衛視,新聞直播並行,2012(含北京午間新聞)2月28日改版前每天12: 30首播)。
重播時間:65438+每天05:55(BTV-新聞頻道重播)
特殊位置
《特別關註》是北京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的排頭兵。之所以長期位居收視率前列,自有其特殊之處。
每天中午,對於《特別關註》的主播桑朝暉來說,半個小時的直播結束後,泡壹杯綠茶潤潤嗓子,是他的“規定動作”。坐了六年主播的位子,習慣了準時“說話”,習慣了用電視思維壹幀壹幀計算自己的檔期。累還是開心?自稱平時低調不愛神侃的桑朝暉,壹坐上主播的位置就變得機智起來。“每天有多少人能和成千上萬的觀眾交流?”這壹定是壹種幸福。"
“特別關註”關註民生民情,天天報道民情。“如果妳習慣於站在‘人’的立場上思考和看待問題,人的生活以各種方式會激發人的交流欲望和責任感。”桑朝暉說,每天特別關註的生動內容是他樂在其中的動力。
事實上,在桑朝暉強調的“傳播”中,“特別關註”已經逐漸成為北京電視臺民生新聞欄目的標誌性品牌。關註社會發展,貼近百姓生活,特別關註壹直在北京前五。然而,在該欄目主編劉建輝看來,在《特別關註》取得高收視率的同時,觀眾的喜愛也正在成為壹種強大的壓力。這根無形的指揮棒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著欄目組,無形中也在把欄目組的記者編輯們鍛造成壹支鐵軍(博客)。欄目組幾十個記者,每天沒日沒夜地奔波在北京街頭。就像特別關註這個名字壹樣,欄目組的很多記者也練就了非常“特別”的本領。
夏磊是該欄目的資深記者,他眼中特別關註的團隊確實值得壹提。經過多年的訓練,該欄目的許多記者身手不凡,有的練過武術,有的熟悉當地方言。這些技能為他們做面試提供了“便利”。“和我們的暗訪壹樣,很多被采訪者都是別有用心,警惕性很高。如果我能和他用方言交談,他們就不會那麽警惕了。他們當然會武術散打,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畢竟有些面試真的太危險了,有些面試者還會隨身攜帶武器。”
夏磊開玩笑說,為了做壹些負面報道,欄目組的記者們會自我轉型,表演技巧絲毫不遜於專業演員。鵝毛經銷商、煤炭買家、軍隊買家、承包商、送奶工等。都曾是他們的主演,但有壹點:“演員可以耍花招,但我們不能露出破綻。”其實瑕疵就意味著生命危險,很多時候,在引起強烈社會反響的新聞背後,記者關註度很低。
該欄目主編劉建輝表示,正是因為記者的專業態度,《特別關註》才保持了持續的影響力。“新聞播出後引起了反響,記者的苦和累也就煙消雲散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支撐著整個欄目組,它壹次次完成采訪任務,毫不懈怠。”劉建輝向記者舉了壹個例子。前不久,專欄《10多戶被黑壹年多》的壹篇報道,反映宣外大街97號院被多家單位扯皮。結果電改項目無法進行,供電部門因為欠費停電壹年多。壹年多來,院內10多戶居民不得不生活在黑暗中,許多居民不得不等到半夜12後才回家,只為了睡覺。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走訪了幾個相關單位和部門。節目播出後的第三天,97號院的居民用上了電。“大家都很高興,事實上,專欄的記者編輯也很興奮。民生新聞的樂趣就在這裏,妳可以直接看到我們的努力帶來的改變。”
劉建輝表示,為了讓《特別關註》給觀眾帶來更多新鮮感,未來還會推出更多的主題策劃,給老百姓帶來更多實際的幫助。在即將到來的五壹節,專欄記者還將回訪過去采訪過的許多人和事。“特別關註不是短期關註,而是我們對壹些事情的關註會是長期的,這樣才能更貼近百姓。”在劉建輝眼裏,品牌價值的特別關註是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