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讀書筆記|樊登讀書會《匠人精神》

讀書筆記|樊登讀書會《匠人精神》

閱讀時間:5分鐘

《匠人精神》

(守破離)(做壹個通人:師傅,父母,鄰裏,客戶,工具,作品,徒弟)

(為天命而活)

剃光頭(專註),寫信,每日心得(寄給父母),父母寫下鼓勵的話(學徒大聲念出來)

每天早晨散步15分鐘,喊口號

匠人須知三十條

“匠人須知30條”濃縮了禮儀、感謝、尊敬、關懷、謙虛···

1.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先學會打招呼(熱情,自信)

2. 進入聯絡場所前,必須先學會聯絡、報告、協商

3.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是壹個開朗的人

(不敏感,感恩,笑臉)

4.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不會讓周圍的人變焦躁的人(考慮別人感受)

5.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要能夠正確聽懂別人的話

6.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先是和藹可親、好相處的人

7.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有責任心的人

負責任的行為,是指壹旦出現問題,會努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但也不過分逞強。如果我們帶著101%的責任心,壹旦遇到難題,必能擁有足以沖破難關的壹流能力。而且盡責的工作必然會產生緊張感,這樣就能集中心力工作,也能提升自己的技能。如果大家能夠出於對社會的責任,來從事工作,不管妳從事什麽工作都會特別的愉快吧。

8.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夠好回應的人

壹流的匠人,回應的方式也必須是壹流的。無論是否明白,都要明確表達出來,這樣才能避免錯誤發生。人們常常推測,總是精神飽滿回答“是”的人,壹定是個積極、有準備的人。而且完整恰當的回答,是準確無誤制作產品的第壹步。要知道,在日本回答“是”,非常果斷,他們很少說:差不多、這個湊合吧。壹定要能夠做出很好的回應,這種做出很好的回應,能夠讓對方更願意跟妳溝通,講出他的需求。

9.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為他人著想的人

沒有關懷他人之心,就無法成為好工匠。

比如:在餐館點菜,如果讓店員壹直站在旁邊等,就是壹種不體諒對方的行為。並不是“付錢就是大爺”,這種行為不僅對店員來說很失禮,也會讓周圍的人感覺不舒服,這種人品不佳的人,很難成為壹流工匠。

所謂“壹流的工匠”,是無論在什麽場合,都能夠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壹個為別人著想的人應該是受歡迎的,能夠處處為他人著想,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工作必然能夠打動人心。

10.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愛管閑事”的人

在這裏“愛管閑事”並不是壹個貶義詞,它是指為對方好,即使得罪人,該說的話也要說。每個人都有能力,但有些人如果沒有人反復“愛管閑事”、訓斥他,他的能力就無法發揮。比起被管的人,管別人的“閑事”需要多倍的心力和勇氣。如果不經常盯著對方,就很難保證“閑事”管得恰當,所以需要花費時間。如果能以感激之心看待別人的“愛管閑事”,這樣的人就能獲得成長。

11.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執著的人

所謂“執著”就是對事情的“不放棄”,反復嘗試各種辦法,直到做好為止。要想達到壹流的工作水準,就需要我們不屈不撓地跟著上司或前輩們學習。人如果不滿足於現狀,持續追求更高境界,就能發掘自身無窮潛力。

案例:蘭盆節的時候,秋山利輝的弟子們全都回家了。他壹個人把木料收集起來,發揮自己的創意,打造了壹個從來沒有見過的桌子,他自己也覺得非常滿意,大家也都驚訝於桌子的制作工藝。所以執著就是不斷的精進,想辦法把它做得更好。

12.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有時間觀念的人

總是在意時間的人,壹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壹個人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但如果以兩倍的速度學習,就能在壹年內獲得兩年的成長。我們想從“工作中學習”,就必須對每件事全力以赴、堅持到底,這樣才能成為壹流的人才。而且珍惜時間的人,會隨時做好投入工作的準備,所以總能遵守時間,信守承諾,這也是對客戶和同事的尊重。

13.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隨時準備好工具的人

工具配備得整齊完善,就可以馬上投入工作。此外,工具是幫助我們壹輩子的好夥伴,收拾整齊是對它們表達感謝的方式。如果沒有妥善檢修工具,就無法勝任精細工作,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會壹直受累。“會好好做事”的工匠,總會第壹個進入作業場所,做好準備工作,並且很有規劃地進行工作,在工作結束後也會收拾整理完畢才離開。

14.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很會打掃整理的人

收拾打掃是工作的最後壹道程序,直接影響到下次工作的展開,所以很重要。並不僅僅是為了找這個東西方便,這還代表著壹種態度,而且客戶也能依此評定妳是否專業。如果我們懷著感激之情,去做掃除工作,也能培養我們認真負責、不驕不躁的態度。

15.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明白自身立場的人

“明白自身立場”就是要在工作中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扮演什麽角色就唱什麽戲。師父的立場,就如同戰場上的將軍,發號施令,統籌全局;而工匠的立場就是迅速、正確地執行上級的指示。人的立場有很多種,如果不斷地思考自己應盡的本分,自然能夠理解對方的意願,進而明白自己該怎麽做,然後付諸行動。

16.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夠積極思考的人

我們在邁向未來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我們要相信那些困難的出現,是為了提升我們個人的能力而出現的挑戰。對那些自認為無能為力的人,苦難的磨煉,是要幫助他相信自己的基因,因為每個人都是帶著某種能力的基因誕生的。為什麽這麽說呢?

往前數十代到約300年前,會有1024位祖先,這其中只要少了壹人,就不會有現在的自己。換言之,活在當下的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決定運氣和才能的基因。

所以,如果妳想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那麽無論什麽時候,都要保持明朗快活、勇往直前的態度,讓自己不斷地獲得成長。

17.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懂得感恩的人

心懷感激,是工匠的基礎。要感謝別人就要大聲說出口,不然對方也不知道。感謝父母、感謝孩子,感謝師父和前輩······感謝的話,會讓周圍的人感到溫暖。只有懂得感恩,妳的人格才能獲得成長。即使遭遇挫折,感恩也能讓我們變得謙虛。無論最後的發展是好是壞,能對所有事物心懷感恩的人,就是能夠學到很多東西、持續成長的人。

18.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註重儀容的人

註重儀容儀表,是作為社會人士最基本的禮儀。身為工匠,把自己從頭到尾整理得幹凈、整齊之後再去作業場所十分重要。

案例: “秋山木工”的工匠和學員,每個人都穿著統壹的工作服,胸前繡著自己的工房名和自己的姓名。而且每次去拜訪客戶的時候,必須準備壹雙白襪子,在進門時換上。這也是為了讓客戶心情愉快地接納這些工匠,而工匠也不用擔心腳下,從而能更自信且安全地投入工作。

只有把自己打理得幹凈利落,行為舉止得體,才能成為他人認可的工匠。

19.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樂於助人的人

所謂“助人”,是指在看出對方需要什麽之後,預先采取行動,提供對方需要的幫助。壹般我們,別人叫了才采取行動的,是下下策;模仿別人的行動,是中策;不等別人叫,自己意識到並采取行動的是上上策。“助人”,就是為了讓工作順利進行的。如果想做到這壹點,就應該搶在前輩之前、搶在顧客之前,而且要及時、迅速。

20.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夠熟練使用工具的人

如果能夠善用工具,就像運用自己的手腳壹樣靈活,那麽制作出感動人的東西就不難了。但要達到善用工具的程度,需要工匠不停地訓練。不過,在練習使用工具的過程中,只是簡單地壹再重復是不行的,必須用心全力以赴,否則不會進步。這也讓我們明白,擔任工匠,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取得壹流的成績。

21.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夠做好自我介紹的人

所謂的自我介紹,其實也就是重新認識自己,讓對方了解自己的長處,並講述個人的夢想。通過介紹現在的自己,帶給聽者感動和鼓舞。因為它代表著妳的願景,讓他人知道妳的價值觀,鞭策妳朝夢想努力,即使遇到苦難也不退縮。

22.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夠擁有“自豪”的人

對壹名工匠來說,學會“自豪”是很重要的。向客戶交貨時,壹定要誇誇自己制作的家具。例如:家具是使用××地方產的××木材,為了讓家具和擺放空間協調,花費了不少心思。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讓客戶能感受妳的喜悅和自豪,打動客戶的心,讓客戶感動。

當他跟所有人分享這麽壹個自豪時,他所做的工作就壹定能夠獲得別人的尊重。

23.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夠好好發表意見的人

要做壹個“自豪”的人,必須成為能夠好好發表意見的人,就是要經常分享各種想法,以便創造出更好地作品。

在工作中,很多人為了避免人際關系上的風波和糾紛,總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這樣既學不到東西,也無法獲得成長。只有大家就壹件事發表意見探討時,每個人都可以說出“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麽做·····”的話,即使被嘲笑也不會太在意,只有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意見,與他人分享各自的想法,自己才會不斷壯大。

24.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勤寫書信的人

表達感謝的言語,能夠讓對方的心情變好,也能獲得對方的好感。通過自己的文字表達感激之情,更能傳達自己的想法。我們只需用認真的態度去寫,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不需要繁文縟節的格式,寫出自己想說的話,讓文字帶著妳的真實情感,發揮它的魅力,這會比千篇壹律的問候,更打動人心。

25.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樂意打掃廁所的人

只要我們活著,每天都要使用心靈和廁所,所以汙染是不可避免的。唯有每天反復清掃,我們才能讓心靈更加幹凈。而且通過洗刷最臟的場所,也能磨煉自己的心誌。對工匠而言,只有美麗的心靈,才能做出美麗的東西。只有揚善去惡,才能愈來愈接近壹流。

26.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善於打電話的人

愉快地接聽電話,是對每個社會人士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看不見對方的情況下,能夠簡潔、易懂地表達自己。同時,保持聲音清亮、快樂。在對話的過程中,必須避免使用模糊的字眼,而且回答壹定要具體、簡單易懂,禮貌周到。

27.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吃飯速度快的人

因為工匠是壹個團體,如果不集體行動就無法展開工作,所以開動和吃完都要在壹起,只要有壹個人吃飯慢了,就會影響所有人的工作。所以,必須成為吃飯速度快的人,這也是對他人的尊敬。因此,控制吃飯時間,也是培養壹流匠人的重要訓練。

28.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花錢謹慎的人

年輕時習得的技術,是工匠壹生的財富。換言之,習得壹門技術,就如同擁有許多金錢,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懂得如何花錢來促使自己成長。想成為壹流的工匠,就必須全力以赴接受訓練,哪怕再辛苦,也要堅持到底。要知道,現在的努力,可以幫助自己習得壹生受用的技術,所以這也是對自己未來的壹筆投資。

29.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會打算盤”的人

“讀書、寫字、打算盤”,是匠人的基本功。要做到快速、有秩序地處理工作就必須具備心算的能力,壹流的工匠針對客戶的訂單,能夠迅速算出需要的材料、時間、人工等,也能制造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

此外,“會打算盤”意味著能遇事不放棄、手指靈活、集中力強、身體和大腦均能保持全速運轉等。換言之,這也掌握了壹流匠人所必須的正確性、耐心、縝密性等能力,因此能成為可在瞬間做出正確判斷、理解力強的優秀工匠。

30.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夠撰寫簡要工作報告的人

“秋山木工”的學徒經常在素描本上,寫壹天的工作總結報告。報告中有成功的記錄,也有失敗的記錄。前輩看完後,會在報告上寫評語,通過這種文字交流,就能明白自己為什麽會失敗。當壹本工作報告寫完後寄給家人或恩師,請他們在報告書上寫下想說的話再寄回來。當學徒們意識到周圍所有人都支持自己的時候,必然會產生感激之情,有了感激之情,他們就朝壹流匠人更邁進了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