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歡把張英雄稱作是中國的瑪利亞凱麗,我想這是有壹定理由的,首先張英雄的偶像就是MC,其次英雄的嗓子真的與MC有些相似,這是天生的,也是後天學習的,英雄的嗓子與MC的***同點是聲音有穿透力,有些磁性但不嘶啞,在高音部分能沖入雲霄,可以自由自在耍花腔。我個人覺得MC的那首《emotions》是最具唱功的壹首歌,把聲音技巧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和出神入化,甚至讓聽眾有點不敢相信。而她耐人尋味的花腔上,大部份的人都認為MC是個高音了得,花腔更不可思議,聲音表現力及強的歌手... 歌曲<emotions>有三大聲樂學中的高難點:高音區徘徊;花腔的技巧;還有最具難度的"跳音";這首歌可以說是MC高音沖刺得最猛得壹首歌曲,從開始的唱句:"You~~ !got me feelin emotions"到"Higher~!than the heavens~!above",都徘徊在高音區間,而這幾句詞在整首歌中多次反復,其中"You"高音為g3,"e~~motions"高音f3,"Higher"和"heavens"的高音為 e3 ,單那個 e3的高度在整首歌中反復次數不下10次,能在如此音區盤旋如此之久,對歌手的功底和高音素質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就算有深厚的功底但高音條件不夠好的人,壹般都堅持不下來。歌曲最後花腔的技巧表現更是讓人覺得很驚訝,能把花腔直接唱出來的不乏人,但能用花腔做技巧的人只有美聲唱法中的花腔女高音,而就"跳音"來說,在通俗唱法中就很罕見,歌曲唱句其中:"Wo~ ~~ wo~ ~~ You~~~! got me feelin emotions"的"跳音"就很難,更別說在接下來"you make me feel,so~ High~ ~ ~ ~ ~ ~ ~~~~~"的連續跳躍了,這種跳躍式的唱法對人體橫膈膜要求極為茍刻,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人,壹般唱不出這種急速跳躍的感覺的,這種唱法只在美聲學派中出現過,在通俗領域,大部分歌手普遍都沒有唱這種"跳音"的資本。當我聽過張英雄翻唱版本以後,就從此把她與MC做比較,居然可以發出與吹口哨壹樣的聲音,這個地球上,真的不多見,大概就是所謂的天生的歌者。
高音唱句的母音都是"o"音,通過MC與英雄唱出來後是接近"Ah"的發聲,。要知道,"Ah"音的高音壹直都是美聲發聲法難以攻克的心腹大患,要想用美聲唱法唱出"Ah"高音那絕非壹般的困難,因此"Ah"音的高音在美聲唱法中都被巧妙地進化為接近"o"音。在通俗唱法中,就相對簡單壹些,但要想在高處唱出強有力的"Ah"音, 除了掌握好應有的技巧外,最基本的就是需要極大的氣力和良好的頭腔***鳴的。另說壹點,"Ah"母音 和"U"母音的高音都是聲樂學中的難點,"U"是閉口音,要唱出閉口音的高音是得需要良好的發聲技巧的,所以它被列為聲樂中的難點。"U"高音的掌握體現的是對頭腔***鳴和氣息的運用;而"Ah"音是開口音,聲音是分散開的,所以很難使其集中起來以達到頭腔***鳴,"Ah"高音則是表現咽音技巧和展現聲音魅力最好的壹個母音。能把"Ah"高音唱出力道並且帶有穿透力的人壹直都被傳統聲樂學派認為有"聲音暴力傾向"。在"Ah"高音方面,黑人女歌手Whitney houston和Aretha franklin做得就非常棒,她們的"Ah"高音在科學發聲的原理上保持著強大的橫向張力同時不失縱向高度。大家可以去聽同是黑人女歌手的Alicia keys的<How come you don't call me anymore>,當中的壹句"Ah"高音,是黑人比較純正的吶喊式的"Ah"音,高音非常嘹亮,張力十足。
張英雄會用嗓子唱歌,咽音也用得非常棒,咽部指的就是人的後顎處還再往下壹點,靠近喉嚨上方的那個地方,如掌握好這個技巧,在發聲的時候,咽壁的肌肉會收緊並向後打開,使咽道擴大,這時,聲音就會從聲帶穿出來,集中地順著咽壁直上通到鼻腔再到頭腔,最終從眉宇間穿透出來,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咽音。人在高音處混聲的比例越大,頭腔***鳴的比例就會越來越少,因此,要想混聲在壹定的高度能達到頭腔***鳴產生的亮度和穿透力,也就必須借助咽音。大家都知道唱戲劇的吧,不管是京劇粵劇什麽劇都好,他(她)們的聲音基礎都在咽部,。咽音無論在美聲還是通俗上都得到廣泛的運用,尤其是在我國我民族唱法內。華語樂壇黃綺珊的咽音技巧尤為突出,她精通民族和美聲唱法,在《只有妳》中,三大唱法有益結合,甚至給人乾坤混淆的感覺。美聲唱法,好象來自馬來西亞的柯以敏也以此作為招牌,但對她的歌我印象不深,只有與小林那首《愛我》有點印象,感覺在聽詠嘆調,莎士比亞的歌劇裏的那種高呼,流行時代感差了很多。
英雄聲音可以說是很少帶任何修飾的,所以給人有很淳樸很天然但卻有點野的感覺,這樣唱雖然能滿足某些歌曲的素質並且達到歌曲要求的意境效果,但對嗓子也存在壹定的損耗。壹些知道內情的人知道英雄最近嗓子不太好,勸她不要參加這次超級女聲的比賽,但英雄還是來了,而且,還給我們帶來了震撼與感動。成都賽區壹首<I still believe>讓我們看到了MC的影子,但英雄的嗓音問題無法忽視,有些嘶啞,這是壹種心痛的磁性,成都賽區的鄧濤,含著淚用磁性嗓門唱最後壹首歌,也讓我同樣感到音樂的另外壹層境界。英雄應該對自己的嗓子重視,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保證睡眠,如果能避免高強度用嗓就盡量避免,比賽過後好好養養嗓子,我想這些都是她應該做的,希望她能意識到。
總決賽壹首《Beautiful》中聲音的表現明顯要內斂許多,這也是我對她的第二次欣賞,我覺得什麽樣風格的歌曲就該怎樣唱。<Beautiful> 中的壹點高音不失以往的高亢和力道,但卻保持著應有的內斂,剛柔並進, 我壹直認為這首歌中的高音表現是整場比賽的最大亮點;聲音收方得很自如,高音轉為內斂,對情感的運用更加深入;在<Beautiful>中,張靚穎的整體音域被完整鮮明地體現出來,從低沈到高亢,聲音線條很流暢,可見她對聲音的把握比較熟練。她應該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聲音,更加懂得了如何發揮自己聲音特色除了雄厚飽滿之外另壹個最亮點。在歌曲的駕禦上,她比較註重了聲音和情感的結合,對細節的處理絲絲入扣;在聲音技巧上,對弱音掌握越加純熟,做到了換聲點的越加模糊,使其真假聲轉換自如,以到達到弱音呈漂浮的狀態。幾首音文歌充分展現了其高音區獨特的音色和技巧,高聲區穿入雲霄喚醒聽眾的靈魂。她整體音域的音色已經持之平衡,高音少了以往的飽滿和力道,特別註重咽音技巧,加入了更多的混聲,聲音更加細膩,更加婉轉,顯得即柔軟嫵媚又高亢嘹亮。低音***鳴已經加強;中音保持著其內斂的特質卻不失圓潤;高音則透徹光亮,加入了咽音技巧後,聲音在高處韌性十足,收放自如,這個階段其女高音的聲音特質完全展現出來。 她高音區以下的音域中,如果嗓音保持在相對放松的狀態,她的音色就會呈現出壹種不完全的幹凈。她以前的聲音應該更高亢壹些更尖壹些,如今其聲音呈現出好比氣流與顆粒物狀體摩擦發出的沙沙的音色。當然,這指是她的嗓子在不是很緊張,適度放輕松的狀態下的情況,就好比她在唱<I still believe>時的狀態,雖然她能將聲音連貫流暢地表現出來,並且中聲區真假聲轉換顯得更加熟練,但往往在此狀態下這種音色就越加明顯,在音質上,可以聽出不幹凈的痕跡, 如果這種痕跡特別明顯,就會影響到聲音的流暢性。但如果其咽部和聲帶稍微壹收緊,她的聲音就可以更加集中,此時不幹凈的痕跡就會不付存在。這個階段是她聲音表現的顛峰期,整體音色把持得相當平衡,低音加強了頭腔***鳴,改掉了以往深沈昏暗的音色;中音鏗鏘圓潤,韌性十足,使其遊走於高低間更加自由;高音少了以往的渾厚,在發揮時省去更多真聲,加入了假聲成分,其高音收放得更自如,高音音色持平了中音區音色。在演繹<Beautiful>時,英雄的表現步步到位,沒有節外生枝,沒有畫蛇添足,也沒有含苞不放,壹切都在中歸中矩中透露出掩蓋不住的光芒。
對於《Beautiful》,不管是男同誌還是女同誌都非常喜歡這首歌,唱這歌要帶著悲鳴的情緒才能引起***鳴博得理解,理解萬歲嘛,理解著這首歌,才能理解那些女FANS為什麽會位青春如此著迷,我不是說同性戀,玉米們不要打我,我指的是能理解同性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戀情,與性無關。
在聲樂裏,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等之類的定義。以前在別的論壇看到有人討論,他們竟然以音域寬窄來定義"男(女)高音","男(女)中音",有的聲樂教科書上甚至還有"男高音"音域為哪到哪,"女高音"音域為哪到哪,真是讓人費解。其實,"男(女)高音","男(女)中音","男(女)低音"指的是某個人聲音在壹定高低區域裏的音色,因此,對它們的定義不是來自音域,而是看壹個人在發聲時的音色,因為壹般同性別的每個人的音域相差不大,因此,音域不是定義壹個人聲音的標準。
如果壹個人的音色在壹定範圍的高低音域內都能保持明亮並且具有穿透力,那麽他(她)將被規劃在"男(女)高音"範疇內。之所以定義為"男(女)高音",很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由於聲音的密度比較大,音色顯得很嘹亮極賦穿透力,因此聲音聽起來偏高。世界三大實力女唱將瑪利亞、Whitney houston、Celine dion,甚至是美國新生代女歌手Christina aguilera都可以算做是意義上的女高音,這當中要數Whitney和CA較為標誌,她倆的音色都非常明亮和具有強大的穿透力, 並且在壹定的高低音範圍內都能保持著如此的音色。
而在壹定高低區域裏聲音音色圓潤飽滿的人,則被規劃到"男(女)中音"去,"男(女)中音"音色也有相當的亮度,但聲音密度和"殺傷力"不及"男(女)高音",他們的音色不象"男(女)高音"的音色給人以穿心透骨的感覺那樣,而是非常舒服的,豐滿潤滑的,對耳膜沖擊不大的。
在美聲學派中,如果妳的音色低沈、幽暗或者沙啞,則代表妳不是塊唱歌的料,換句話說,如果要唱好歌,妳就必須讓妳的聲音在壹定高低音內保持著:(1)豐富的頭腔***鳴、(2)強大的穿透力、(3)洪亮寬大的聲音。要做到以上幾點,妳就要使自己的聲音更加集中,聲音越集中,音色就越明亮越有穿透力, 如果妳做不到, 則代表妳不適合唱歌。所以,做到以上三點的人有非常好的,有次之的,也有做得不怎麽好的,當然,這跟先天條件也有很大的關系,其次就是後天因素。對以上三點做得好的人,音色就可以達到最高標準,其次就是其次的標準。所以,"男(女)高音"是美聲學派中衡量優質聲音的最高標準,其次就是"男(女)中音",最後是"男低音",而至於大家所提到的所謂的"女低音",這著實沒法定義。
男人的聲帶寬而厚,因此他可以發出低沈厚實的聲音,女人的聲帶則比較薄而窄,所以,她不能發出那種類型的聲音。也有另外壹種說法,女聲的總體聲區高於男聲,男聲的key可以下降到使人的聲音極其低沈渾厚的音區,而女聲Key註定了她的聲音不能在那個音區出現,這方面限制了她。所以,至今(好象,不太確定)沒有"女低音",就好比沒有"花腔男高音"這種說法壹樣。(盡管有部分男聲可以唱出很高的假音, 聽起來很象花腔的聲音,但真正與女聲花腔的區域比起來則還有壹段距離。)
有人認為美國黑人女歌手Toni braxton可以算做是意義上的女低音,這種說法不能說是錯誤的,但也不好說是對的。定義壹個人的聲音是否"男(女)高音、中音"的方法就是看壹個人在中聲區時的音色,如果這個人中聲區的音色達到什麽樣的標準就被定義在什麽樣的範疇內,我發現英雄的Key跟男聲的key有些相似,她的聲音完全可以降到男聲低音區了,這是目前在通俗唱法女聲的領域裏很少的現象,至少是目前我察覺到的所有女歌手中為位不多的能使聲音下降到男聲低音區域的。
有些歌手能唱高不能唱低,有些則能唱低不能唱高,而張英雄在低音區能保持頭胸腔***鳴的同時,她在高音區的穿透力卻能達到女高音的效果,在同等音高上,她甚至能發出比其他女歌手頭腔***鳴穿透力還要強的聲音,她的低音和高音的音色很明顯,高和低的特質比較鮮明,瑪利亞就是因為有這倆個極端,所以大家才會覺得她的音域比其他歌手要寬得多得多。而有的歌手只比音高,就好象在卡拉OK比唱《青藏高原》,那還不如去聽陜北民歌,那聲音更高亢。聽完了保證能多吃幾碗飯。
最後讓我們所有涼粉來喊響口號吧,華人女英雄,奔向格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