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電商扶貧工作總結

電商扶貧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工作、學習或思想的某壹階段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有規律的結論的書面材料,可以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所以寫總結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總結有什麽要求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商扶貧工作總結。歡迎閱讀。我希望妳會喜歡它。

電商扶貧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精準扶貧中的積極作用,促進農村產業發展。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電商扶貧工作總結,供妳參考。希望對妳有幫助。請點擊查看更多詳情。

xxxx年,為推動我縣電子商務扶貧工作取得實效,根據xx省商務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在XXXX做好全省電子商務扶貧專項行動工作的通知》(No湘商店x)和《關於在XXXX開展全省電子商務扶貧專項行動績效考核的通知》(No鄉上店的XX),XX縣的商品糧局對比任務單。周密安排部署,強化工作責任,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精準扶貧中的積極作用,促進扶貧對象增收,認真落實全縣電子商務扶貧專項行動工作,完成績效考核各項任務。

壹、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概況

Xx縣位於湖南中部腹地,隸屬於XX市。總面積1596平方公裏。下轄15個鄉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合並後有486個行政村,37個居委會,總人口92萬。貧困村106個,貧困人口92107人。

近年來,我縣通過示範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動了全縣產業發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深刻變革,促進了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推動了產業集聚和轉移,電子商務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逐步形成了電子商務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格局。目前,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1家,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2家,xx省已有23家電子商務企業獲批。建成了縣級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器,面積1.5萬余平方米,集商品貿易、物流配送、培訓仿真於壹體,引進淘寶、郵政、供銷、隨機購等農村電子商務平臺企業40余家。1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淘寶特色館,1個縣級物流倉儲配送中心,320家在孵企業網商,3000家個體網商,* * *建設380個鎮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推進電子商務及其相關的信息、交易、支付、物流等。同時,我縣加快壹二三產業融合,加大小型農機、竹膠板等特色拳頭產品融入“互聯網+”力度,通過電子商務跨境貿易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了當地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和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新華網、Guangming.com、People.com、Phoenix.com、Sina.com、中國News.com、xx日報、新xx.com、紅網、xx日報等主流媒體和xx.com、掌上XX、XX信息網等地方新媒體真實報道了XX縣的示範工作和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及實踐,得到了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好評。

二、電子商務扶貧工作

我縣堅持把發展電子商務放在重要位置,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嚴格按照上級對電商扶貧專項行動的考核要求,細化電商扶貧工作方案(包括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逐步提高農村產品商品化、標準化、規模化水平,帶動當地特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狠抓各項電商扶貧工作落實。今年“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交易額9646萬元。幫助貧困村線上銷售農產品654萬元,幫助貧困戶線上銷售農產品531萬元。

(壹)精準對接扶貧對象,加快網上農產品融合發展。

1.以全縣106個貧困村為重點,積極組織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和扶貧示範網店建設。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新建26個貧困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和xx扶貧示範網店,新建扶貧服務站和網店功能齊全。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將為站點提供完善的運營保障,農產品集貨功能向上,物流快捷方便,“工業品下鄉”。截至6月底11,新建服務站年總交易額達到300萬元以上,年總交易額達到30萬元以上。扶貧示範網店年交易總額20多萬元,進壹步活躍了貧困地區農村消費市場,有效帶動了當地經濟加快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如青樹坪鎮歸古村、華門鎮石龍村趙、胡等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系統培訓,成功開起了扶貧網店,年純收入超過8000元,成功脫帽。

2.積極組織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騰飛公司、湘滇公司等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收集標準化農特產品、非標準化農產品、鄉村旅遊資源信息,建立商品信息庫,加強農特產品線上監管,制定生產加工標準近10項,整合開發適用於辣醬、胡愛山、豆豉、筍幹、豆皮、紅薯粉、椒鹽等產品。加強農特產品網上商品監管,制定生產加工標準10余項;嘉祥寶、靈美吉、辣奶奶、水封壇等地方農產品註冊商標,10以上SC認證,產品全部包裝設計。督促引導燈塔大米、江源辣醬等農產品生產者、專業合作社與電商企業合作,擴大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規模,按標準種植、生產、加工、包裝,推進農產品商品化、網上銷售,培育建立生產基地和10多家小作坊式加工廠,為貧困村提供技術、信息、網上購銷服務,加快實現永豐辣醬、青樹胡愛山、豆豉。

3、積極開展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縣人民政府與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著手建立農產品電子商務質量認證和追溯體系。為xx項峻永豐辣醬有限公司等10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定制了300多萬個個性化防偽識別碼,通過農產品追溯系統,將農產品從原料采購到農產品采集到消費者購買的壹系列生產流通信息記錄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雲平臺的數據庫中。生產企業在產品上貼上二維碼標簽,實現企業信息全流程展示,並將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監督信息和檢驗報告以二維碼形式提供給消費者,供掃碼查詢。整個系統穩定可靠,設備運行正常,企業反應良好。同時為xx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支持和科學有力的決策依據。

(二)拓寬網上銷售渠道,推進城市農產品網上交易。

1,大力開展網上銷售“壹縣壹品”活動。我縣通過知名電商平臺和各類新聞媒體,積極將當地農特產品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加大農產品進入阿裏、JD.COM等平臺的力度,開設農產品網店20余家,開展網上銷售“壹縣壹品”宣傳營銷活動,塑造網上銷售品牌,成效顯著。上半年,我縣20多種地方農產品成功入駐阿裏巴巴“中國XX館”,年網上銷售額200多萬元;9月22日,我縣江源辣醬食品有限公司“厚福佳”牌永豐辣醬成功入駐阿裏巴巴農村淘寶“稻香田”官方旗艦店,使我縣百年品牌在大型電商平臺壹炮而紅,日均銷售額超過100,雙“11”銷售額超過20xx。縣電子商務公司* * *服務中心為xx衛龍食品公司、xx湘春醬菜園、xx白馬食品公司三家生產企業提供全網營銷推廣活動,包括淘寶代理、微信商務代理、阿裏巴巴程心代理。每天,至少有65,438+000件當地農產品被送往全國各地。電商服務中心與我縣貧困村甘棠鎮祠堂灣村合作開展電商精準扶貧,使村裏的紅薯片、中草藥花粉蜂蜜在短短幾天內銷售壹空,獼猴桃網上眾籌成功。所有的預訂都是在八月底完成的。與譚洋農業合作社合作,線上線下推廣無花果,生產的無花果90%賣出去,剩下的10%做成幹果賣出去。我縣聯財農民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農商通86077平臺,積極開展“壹縣壹品+貧困農資小商店”線上推廣,通過“政府引導+平臺落地+公眾參與”的合作機制,在全縣xx鄉鎮開展專題培訓,確保項目參與者掌握業務技能、流程和標準,使項目有效高效落地,選擇20多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開設“貧困農資小商店”。把貧困村、貧困戶的產品賣出去,聚合全縣電商的力量幫助推廣銷售,真正讓“電商扶貧店”為貧困村的銷售創造效益,實現電商精準扶貧。

2.利用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今年以來,我縣大力開展微(電)商扶貧培訓和隊伍建設,由縣糧食局、人社局、鄉鎮、經開區負責協調指導。通過電商企業,帶動農民利用微信平臺自媒體銷售,逐步推動縣域農產品的規模化、商品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微信業務銷售團隊F2C工廠”的模式,通過微信平臺直達消費者的模式,形成產銷壹體化,促進了家鄉農業特色產品的經濟發展。湘渝電商、騰飛電商等具有壹定規模的電商公司,在全縣15鄉鎮、經開區開展了農業專題微信業務培訓和團隊建設。全年,* * *培訓微信業務人員1200余人(其中參與培訓的貧困戶200余人),* * *涉及貧困村50余個,開設個人實名微店或網店1200余家,進行培育。例如,石牛鄉樹山村洛蓋鄉、沙塘鄉沙塘村何登峰等貧困群眾,在電商企業的精心培育和引導下,成功轉型為名副其實的農產品銷售“微信業務人才”,月均純收入超過1000元,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二是通過對接廣州、深圳、江蘇、北京、長沙等地xx商會,引導電商企業和微信業務團隊在老鄉的推動下更好地推廣xx縣級特色農產品。同時與各大湘菜館合作,實現線上線下的互惠互利、和諧生活,通過這種產銷壹體化的產業整合,帶給消費者更直接、更真實的體驗。

三是利用線上線下銷售農產品。圍繞持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我縣依托電商服務中心、Qipin.com、郵政樂購、供銷E家、淘寶xx特色館、湘中遊喧等本地電商企業,入駐XX實體尚超和電商服務平臺“電商扶貧專區”,采取產品預售、領養、眾籌、社區等多種模式,開展“精準扶貧”。我們還積極組織電子商務企業參加食品博覽會、農博會、網購節等農特產品展覽。今年1月,縣商業糧食局組織50余家電商協會會員企業舉辦“首屆電商扶貧年貨節”;3月,縣糧食局組織20余家電商企業參加索市鎮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和電商精準扶貧洽談會,組織全縣電商企業開展電商扶貧“春風行動”農民工招聘會;4月,近10家企業參加“20xx義烏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8月,組織20余家企業參加荷葉荷花文化旅遊節和電商扶貧產品展銷會;9月14 -17,組織10多家企業參加在長沙舉辦的“國際餐飲美食博覽會”;9月27日至29日,組織30家企業參加在婁底舉辦的第八屆湘博會。165438+10月9日-15日,組織40余家農產品加工生產企業和電商企業參加在青樹坪鎮舉辦的“xx(湘中)農產品博覽會暨電商扶貧論壇”;165438+10月17-24,組織5家企業參加在長沙舉辦的第20xx屆中國中部(xx)農業博覽會,開設“電商扶貧特色專區”。通過各種展會的傳播和線上線下的結合,* * *幫助貧困地區銷售特色產品超過10萬元,並結合“互聯網+”

(3)強化扶貧機制,完善電商扶貧體系建設。

1.根據電商扶貧績效評價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在全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中落實了1.84萬元電商扶貧資金(其中財政扶貧資金34萬元,統籌整合資金1.5萬元),專項用於電商扶貧服務體系和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同時,我縣進壹步強化電商扶貧工作機制,安排人員定期督促所有電商扶貧項目開工建設,確保項目如期保質保量實施。

2.大力加強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商扶貧服務體系建設。壹年來,我縣加強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設,在提升地方農特產品上行功能、貧困戶生產生活資料采購、金融支農取款服務疊加、工業品下鄉整合、政務、農技、就業服務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實際運行情況良好,效果非常顯著。該縣利用主要的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產品年銷售額低於2億多元。壹是充分發揮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專業團隊在品牌註冊、統壹包裝、網絡推廣、運營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提升當地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水平。通過開展代理運營,運營自有區域B2B2C電子商務平臺,開發推廣湘中農民眾包平臺和“自郵幫”物流,支持微信業務和“實體店+電商”的商家和個人在平臺上開店。經過壹段時間的運營,逐步實現良性循環,推動農特產品進入易大流通時代,解決農村物流最後壹公裏的物流配送問題。同時,積極組織和參與相關農特產品展示等壹系列有效措施,為推廣xx農特產品,助推xx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二是指導督促村淘、郵政、隨手購、惠民供銷、廠家網、農村科技合作社、86077等電子商務平臺企業。進壹步規範全縣300多個村級網點的形象,統壹設計,統壹制作,做到形象規範美觀。增加貧困戶購買生產資料、代購車票等本地生活服務功能,疊加與商業銀行金融合作、提現助農等功能,收集本地特色農產品信息並網上銷售,加快工業品下鄉物流整合,完善服務網點特色產品交易臺賬和網上銷售記錄。三是要求各電商平臺加大村級服務現場負責人的培訓力度,提高其服務水平和工作能力。進壹步完善村級便民服務網點的物流臺賬和政務,以及民俗產品、農技、就業服務,基本做到每天登記,每月匯總。組織電子商務企業挖掘整理農特產品,強化品牌培育、商標註冊、產品包裝等增值服務功能。

3.進壹步加強電商扶貧支撐體系建設。今年在加快培養更多xx本地電子商務人才、實施xx縣提升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創新創業能力、以電子商務創業帶動和促進再就業、開展網上電子商務普及培訓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該縣建立了由xx縣創客職業培訓學校牽頭的電子商務基礎培訓機構,對各級政府、企業、農民、創業青年等人員實施開放免費的電子商務培訓。重點對接貧困村和貧困戶,開展電商產業專項培訓,精準扶貧。全縣累計培訓10000余人次(其中貧困戶300余人次),其中電子商務專業技能培訓30余人次,1200余人(參訓人員還參加了線上免費和後續培訓);同時,將通過“xx惠農書院、農村淘寶合夥人QQ群、xx縣電子商務協會QQ群”在線免費進行電商培訓,並通過“壹直播”APP對經過培訓的種養大戶、農特微信業務從業人員進行手機直播培訓,主要涵蓋各類農業電商平臺註冊、美工設計、數據分析、售後服務、在線咨詢等五門課程。重點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掌握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務,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以上電子商務應用人才或信息員。截至XXXX XX年底,全縣申報認定省級電商企業23家,當地電商企業直接宣稱幫扶貧困戶200余家,安排貧困戶就業300余人。

潮平岸闊,催人奮進,風正航時。我縣立足電商扶貧實際,主動作為,深入推進農村電商示範工作,確保各項電商扶貧政策措施落實,為助力電商精準扶貧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