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歷史,回顧往昔。人們每每念及壹二九運動那幾位叱咤風雲的領導者時,心底就會對早逝的彭濤湧起格外沈重的情愫。1961年11月4日,肺癌奪去了彭濤年僅48歲的生命。3天後,周恩來主持了首都各界公祭彭濤的儀式。中***中央的悼詞對他這段歷史給予充分肯定:稱他"成為這壹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壹".
1979年,彭濤家鄉的史學工作者進京先後訪問了谷景生、郭明秋、李雪峰等參與領導這場運動或做了相關工作的人,最後,進中南海采訪了壹二九運動的年輕骨幹--時任副的姚依林。姚依林以肯定的口氣對來訪者說:"彭濤實際上是壹二九運動的主要領導人。"
投身革命浪潮的熱血學子
彭濤,原名定乾。1913年11月出生,江西省鄱陽縣人。1925年,他進入縣立高等小學學習。次年,以教師為職業掩護的***產黨員李漢新擔任了彭濤的級任老師。彭濤在李漢新那裏看到了很多革命進步書刊,這對他的思想觸動很大。
隨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1927年2月,14歲的彭濤擔任了鄱陽縣兒童團總部團長、學生聯合會代表,後來又加入了***青團。他積極組織同學們上街貼標語、散傳單,高唱"打倒劣紳除軍閥"等革命歌曲,參加解放婦女的社會宣傳和抵制日貨活動,工作幹得很出色,經過實踐鍛煉,他逐漸成長起來,被大家推選為***青團縣委宣傳部部長。
1927年秋,彭濤考入鄱陽中學。這時,李漢新利用擔任縣警備團團長的職務之便,籌集槍支支援方誌敏等組織發動的贛東北農民暴動。這壹切更激發了彭濤的鬥爭勇氣,他幾次領頭將"***產黨萬歲"等標語貼戒備到森嚴的國民黨縣府內。
壹天夜裏,鄱陽中學門口突然被國民黨保安隊堵住了。保安隊長聲言縣長要"請"彭濤去談話。被驚醒的彭濤見情況不妙,便在同學的幫助下,匆忙逃離了學校……
彭濤離開鄱陽後,先後入南昌鴻聲中學、匡廬中學就讀。滿懷革命激情的他因壹直未找到黨組織而感到孤寂。1931年初,他毅然決定離開江西,只身北上赴全國學生運動的中心北平。彭濤在北平考取了北平大學附屬中學。在這裏,他如魚得水,很快融入了愛國革命運動的洪流中。1932年,彭濤加入北方"左聯"革命團體,同年又加入了中國***產黨,並擔任了北大附中***青團支部書記。由於他積極帶頭參與革命活動,被校方視為"越軌"而開除。隨後,黨組織派他擔任***青團北平市南區區委委員,專職從事學生運動,從此開始了他職業革命者的生涯。
激流勇進的"學運"組織者
1933年3月,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在喜峰口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消息傳到北平,彭濤立即向黨組織申請前往抗日前線,黨組織派他到二十九軍宋哲元部從事兵運工作。同年夏,著名抗日將領、***產黨員吉鴻昌與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組成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彭濤又奉命到同盟軍中工作,並擔任張家口***青團委書記。9月,同盟軍在日軍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同夾擊下遭到失敗,彭濤又返回北平。此時,反動派到處搜捕***產黨人和從同盟軍回來的人,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
1934年,彭濤考入輔仁大學,為避免遭受迫害,此時他將原名"彭定乾"改為"彭濤".
1933年四五月間,北平工作委員會成立,彭濤擔任宣傳部長,創辦了《抗日新聞》三日刊,及時將抗日形勢和黨的鬥爭任務及策略廣泛傳播,把廣大愛國青年吸引到黨的周圍。
1935年7月6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簽字後,引起廣大愛國學生的極大憤怒。彭濤積極組織發動了壹次以教會學校中愛國學生為主的向何應欽請願的行動,並起草了"反對出賣華北"、"開放言論集會"等六項要求的《宣言》,印發傳單,廣為散發。
這年夏季,河北、山東暴雨成災,黃河決口,數十萬災民流離失所,彭濤與北平工委成員谷景生、周小舟等人決定以發起社會救濟的名義,建立壹個可公開活動的組織機構。通過努力,"黃河水災賑濟會"成立了。這樣,既組織了包括青年學生在內的社會各界賑濟活動,擴大了***產黨的影響,又較順利地將20多所大中學校學生組織重新恢復和建立了起來,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賑濟會的救災工作結束後,為了把北平學生更好地組織起來,彭濤找到了以學生身份在北大學習的黃敬(原中***青島市委書記)和清華大學的姚依林等人,谷景生找來了女壹中的學運骨幹郭明秋等人。大家商議組織壹個公開合法的群眾抗日組織"北平市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擴大原賑濟會的組織力量,使之便於開展政治活動。
正當彭濤、谷景生、周小舟等人依靠他們同北平各大中學建立的關系,有步驟、有策略地推動抗日救亡運動時,市委內部在認識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彭、谷、周等人提出基於現階段民族矛盾上升的客觀現實,黨的方針政策已有變化,因此北平工作的方針策略也應相應調整。在北平市工委會議上,彭濤等提出團結壹切力量***同抗日,爭取利用壹切公開合法的方式發動救亡運動的意見,遭到了壹些人的極力反對。他們認為把黨員分散到合法組織中去是降低了黨的組織性。彭濤等人研究提出的"停止內戰,壹致抗日"等口號則被他們指責為"右傾".若幹年後,從檔案中可以找到周小舟寫於1944年6月的自傳,其中涉及會議爭論的內容:"開會的時候,彭、谷和我堅持提出抗日民主自由的要求,認為這樣能團結廣大學生群眾。王、朱堅決反對提民主要求和向國民黨要求民主自由,認為當時不是向國民黨要求民主的問題,而是堅持打倒國民黨的,這兩種意見相持不決。"為此,彭濤還被撤銷了市工委宣傳部長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