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已清算65,438+037個基金。壹方面壹萬基金不斷擴容,壹方面加速清算。目前有917只“迷妳基金”。所以今天邊肖就在這裏為大家梳理壹下基金的相關知識。我們來看看吧!
年內清算基金137只。
在公募規模超27萬億、產品過萬的高增長背景下,行業清盤步伐也在加快。
9月19日,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嘉實中關村a股ETF發布清盤報告。事實上,9月以來,已有中信保誠中國債券1-3、南方全球精選債券、金鐘月輝量化對沖策略3個月、民生加銀匯鑫1年等發布清盤報告其中,基金清盤的原因很多是“基金資產凈值連續60個工作日以上低於5000萬元”。
除了平倉報告,近期也有不少基金因可能平倉而提示投資者風險。嘉禾基金旗下嘉禾醫療健康倡議證券投資基金近日發布公告,給予投資者第三次風險提示。
公告顯示,根據《基金合同》第五部分“基金備案”第三條規定:“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屆滿後的相應日,基金資產規模不足2億元的,基金合同自動終止,按照基金合同約定的程序進行清算,不得以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方式繼續。”
“迷妳基金”再次受到業界關註。
不難發現,年內參與清算的基金多為因凈資產較低而觸發合約條款的“迷妳基金”,直接進入清算程序,甚至沒有召開持有人大會。眾所周知,業內習慣將資產低於5000萬元的基金稱為“迷妳基金”,5000萬元是監管劃定的“警戒線”。
根據監管規定,基金合同生效後連續20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足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不足5000萬元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上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報告,提出變更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並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解決方案,並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進行表決。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市場上資產在5000萬元以下的“迷妳基金”共有917只,其中非貨幣基金909只,剔除設立門檻較低的發起式基金後為705 * *只。
其中,靈活配置基金、被動指數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不乏“迷妳基金”。* *迷妳基金數量超過10的公司有19家,部分基金公司“迷妳基金”數量相對較多,如浦銀安盛、長信、海富通、融通、前海開源等。
隨著市場上公募基金總數超過10000只,基金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迷妳基金”面臨的競爭局面更加艱難。針對“迷妳基金”現象,上海證券基金評價與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遲此前表示,壹方面源於基數的大幅提高,加上近年來國內基金行業發展迅速,市場容量猛增,導致處於發行末端的“迷妳基金”數量大幅增加。
另壹方面,由於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部分基金因市場認知度低、業績競爭力不足而難以做大。此外,還與國內投資者的成熟度有關。沒有亮點、競爭力弱的基金產品,僅靠營銷和渠道已經無法吸引客戶。
適者生存的模式出現了
業內人士認為,壹只基金的成功與三個因素有關:壹是基金經理自身的投資能力;二是代理渠道和基金公司的宣傳營銷能力;三是“賺錢效應”,核心在於市場環境是否適合基金的投資策略。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迷妳基金”並非壹蹴而就,而是多重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與年內權益市場表現不佳導致的“賺錢效應”減弱密切相關。
分類來看,二季報數據顯示,靈活配置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是“迷妳基金”的“重災區”,分別為189、165和96只。可以看出,股票型基金中迷妳基金較多,這壹比例實際達到70%。
但目前市場上,股票型基金的基數比較大。根據已經公布二季報數據的基金統計,股票型基金只有***4731,占比59%。權益類產品也是基金公司競爭最激烈、市場關註度最高的領域。2022年以來,壹方面是資金清算加速,壹方面是“賣不出去”。由於權益市場持續調整,很難再現往年“百億爆款,壹日售罄”的盛況。
但在2019期間,大量投資者通過購買基金的方式進入市場。所以整體收益率相對有競爭力,有渠道和口碑優勢的大基金公司的產品往往更受投資者認可。在“馬太效應”的行業背景下,迷妳基金只能處於撤退的邊緣。
截至目前,全市場資金基本覆蓋了“股債期”等各類資產,以及各類資產的各類熱點軌道。在這個過程中,產品同質化現象日益突出。在“馬太效應”的行業發展趨勢下,部分基金長期處於尾部區間是必然的,既不亮眼也不規模化。久而久之,通過主動清算重新整合投研資源成為必然。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公募基金的蓬勃發展時期,基金產品正在形成有序的進退格局。展望未來,壹些人認為今年清算基金的數量可能會進壹步上升。壹方面,隨著基金業的快速發展,基金清算將逐步常態化;另壹方面,這也是基金投資的自然過程,是有效保護人民群眾投資利益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