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賞析

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賞析

作為壹首優秀的詩歌,《神女峰》在詩歌藝術和主題意義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下為舒婷《神女峰》原著及賞析。希望能幫到妳!

神女峰。

舒婷

在向妳揮手的各種手帕中

誰的手突然縮回去了?

緊緊捂住眼睛。

當人們散開時,誰

仍然站在船尾

裙子在飛舞,像洶湧的雲。

江濤

大聲點。

降低妳的聲音。

美麗的夢會留下美麗的悲傷。

壹代又壹代。

然而,心

真的能變成石頭嗎?

因為鶴俯瞰著遙遠的天空

懷念無數次江邊的月光。

沿著河岸

金菊和女貞的洪流

正在煽動新的背叛。

而不是在懸崖上展出幾千年。

為什麽不在愛人的肩膀上哭壹晚上

升值1

舒婷發表《致橡樹》四年後,神女峰再次出現。《致橡樹》通過“木棉”對“橡樹”的傾訴,表現了對獨立平等、尊重對方存在、珍視自身價值的愛情觀的呼喚。而《神女峰》則對婚戀中的“正統”道德進行了反思和批判。

詩是巫山神女峰引發的心靈驚悸寫出來的。《神女峰》中有許多內涵各異的愛情故事,這首詩主要摘自宋玉的《高與神女峰》。兩首賦中的夢得到了巫山神女的祝福,巫山神女確立了對他永遠的忠誠。楚懷王死後,他的兒子王祥和宋玉去了巫山。女神雖然壹度愛上宋玉,被王祥追求,但最終還是用理智戰勝了情欲,堅決表示永遠忠於楚懷王,不再愛上別人。沿著這個邏輯,民間傳說又補充了壹句,女神日夜凝視著國王,久而久之變成了石柱,成為全世界人敬仰的偶像。於是,神女峰就成了從不嫁兩個男人,貞操重於生命的文化標本。

詩歌開頭所表現的意圖是;在船抵達神女峰之前,遊客們對著石像揮舞著各種顏色的手帕,表現出對這個偶像的狂熱崇敬,這顯示了人們的思維習慣和情感傾向在傳統道德強大磁場中的頑固慣性。然而,仍然有壹些覺醒的人。她收回揮動的手臂,捂住眼睛擦去淚水。她明顯體會到了女神偶像的悲哀。人走後,她繼續苦苦思索:那麽多女人總是追求通過保持貞潔來實現壹種道德價值,她們熱衷於把自己的美好夢想安排在壹條可怕的路的盡頭。他們的悲劇充滿了社會生活和童話色彩,以至於悲劇代代相傳,鑄成道德典範,奠定文化傳統。多可憐啊。

“可是,心/真的能變成石頭嗎?”這是壹個謎題,也是壹個問題:女神,那麽多女人,本來有鮮活的生命和正常的需求,怎麽會願意變成石頭?為了壹個毫無價值的期待,他們錯過了很多本該屬於他們的幸福機會。多麽可笑。

下面的“金菊”和“女貞”是巫峽常見的植物,它們聚集在壹起,形成“洪流”迎接船只。它們充滿活力,自由活潑,體現了生命屬於自己,應該由自己主宰的哲學,啟發人們拋棄為“規範”而活的舊倫理枷鎖。

最後兩句指出“女神”為了壹種道德虛榮,在孤獨和痛苦中掙紮,真的不值得。不如步入世俗生活,向親人傾吐自己的心聲和委屈。這就是幸福。至此,詩人徹底顛覆和打破了壓抑女性千百年的貞操觀的沈重十字架,達到了根除噩夢、回春人心的效果。

欣賞2

《神女峰》是當代女詩人舒婷在《長江》中寫的。這首詩主要分為三段。作者在第壹段描述了他的行為,在第二段表達了他的感受,在第三段表達了他的感受。神女峰是矗立在河邊懸崖上的壹座小山峰,有著美麗而悲傷的傳說。這塊屹立在巫峽河畔的巖石,作為女性忠貞的化身,千百年來備受推崇和傳唱。但從動作和情感上可以看出,神女峰的傳說並沒有在作者心中獲得壹個美好的位置。然而,在這遊客爭先恐後要看的“風景”面前,舒婷卻感到心酸難忍:“在向妳招手的五顏六色的花手帕裏/誰的手突然縮回/緊緊遮住了他的眼睛/當人們散去的時候,誰還站在船尾/誰的衣服像洶湧的雲壹樣飛揚/江濤:提高壹個聲音,降低壹個聲音/”詩人用女性的悲憫和善良看到了“風景”的背後。我無限惋惜漁夫“為鶴遙望蒼穹”錯過的“江邊無數月色”。再者,它徹底解構了這種散發著大男子主義氣息的“女德”:“與其在懸崖上露壹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膀上哭壹夜。”

首先,我們欣賞詩本身的藝術性:“揮動手帕”、“突然抽回”、“捂上眼睛”這些細微的手勢,首先說明抒情主人公是壹個多愁善感的細膩女性,也只有女性才能有如此細膩生動的表情和動作。這裏三個動作看似平行的排列,其實是非常有序的推進。“揮舞、突然、覆蓋”三個動作形象地表現了抒情主人公的心理變化過程。“江濤/高音/低音”也是詩歌藝術的壹種表現形式,它顯示了詩人高超而成熟的詩歌藝術,這三種簡單有形的安排大大增加了詩歌“建築美”的效果,而“高音、低音”本身並不包含太多的意義,卻是全詩音樂性的重要註腳。像壹支輕柔的小夜曲,優美動人,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理解這壹點。“壹聲高,壹聲低”的簡單、明快、循環、明顯的音樂性,是該詩音樂性的壹個窗口,從中人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全詩音樂性的流動和變化。作為壹個真誠、真實的女性詩人,舒婷在這首詩中清晰地展示了女性的地位,她的全詩都滲透著鮮明的女性意識。這首詩體現了對女性深深的理解和關懷,委婉細膩的表達完全是女性的。而且舒婷並沒有直接喊出反對封建禮教的口號,而是通過“金光菊女貞的洪流”宣揚她對女性解放的追求。‘寧在愛人肩上哭壹夜,不在懸崖上展千年’,這是全詩的主旋律,也是抒情的最高峰。這是新時代女性基於生活真相的呼喚。她呼籲女性大膽追求世俗的幸福,為愛而哭,為愛而笑,而不是為了“處女貞節女”這個虛名而犧牲自己的幸福。作為朦朧詩的壹員,舒婷的《神女峰》體現了朦朧詩的藝術特色,而最後壹句是這種朦朧特色的壹個焦點。給人壹種“語無倫次,意無窮”的詩美感覺。

《神女峰》的藝術特色還表現在觀察角度的新穎和剪裁生活的完美。對於壹個困擾了人們幾千年的老問題,詩人有著獨特的眼光和新的方式,用壹個自然奇觀和文物來承載。問題的呈現也是基於遊輪上的壹段生活閃現。詩人壹按下靈感快門,就吸進了壹個巨大的時空,讓瞬間的景象回蕩著壹串千年的嘆息,折射出舊道德的陰郁和新道德的閃光。而且詩人善於將人們的熱烈歡呼和壹個人的悲涼思考、遠眺遠方的夢想和思念眼前的幸福、懸崖上可笑的千年展和愛人肩上爽朗的哭泣等意象組合在壹起。這種組合使形象更加生動,突出了問題的悲傷和沈重。此外,詩人的烘托手法和象征手法也很出色。裙擺隨風飄動,既體現了有動的靜,又凸顯了思想者雕塑般的站立,暗示了她心靈的劇烈顫抖。“浪高浪低”象征著悲劇故事的“代代相傳”。而《金光菊女貞激流》不僅反映了貞節的醜惡,也象征著新道德的覺醒。這些技巧的運用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讀了這首詩,感覺詩人對中國文化的壹個千年頑疾思考得如此深刻,如此中肯。它像壹首悲傷悠揚的曲子,能洗滌人的心靈,激發人的頓悟,為道德重塑提供震撼人心的思路。

就《神女峰》的主題而言,非常深刻,體現了社會女性對生命本身自由解放的追求和宣示。在男權社會中,女性自古以來就處於被動和從屬的地位。男人按照自己的價值體系和審美標準來要求和改造女人,賦予她們“賢妻良母、孝順賢妻”的角色,創造和刪減壹些“永恒的女人”作為女性道德的標準和典範,使女人不僅認同這些規範和定義,而且逐漸內化為自我道德的法規。《巫山神女峰》就是這樣壹個“典範”。在詩人看來,懸崖上的千年展可以被譽為貞節典範,卻享受不到生存的快樂。體驗真實的生活過程和情感體驗,只能是被烘幹的虛幻的犧牲。“不如趴在愛人肩膀上哭壹晚上”,這種基於對生命的真實向往和呼喚,是對傳統道德訓誡的背叛,是對男權文化異化扭曲的女性自我的背叛。千百年來,傳統道德和男權文化為“漁女”設置了壹個無形的神壇。現在,舒婷把她從孤獨、寂寞、沈寂的歲月中解救出來,大膽解放了她的生命意識,率先從女性生命的角度揭示了這壹愛情傳奇的悲劇性,對男性意識進行了顛覆性的改寫。這首詩是感傷的,作者委婉地表達了他與神女峰有關的悲傷。最後,以“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上哭壹夜”的全新理念,顛覆了千百年來對忠誠與背叛的古老詮釋,是對被有血有肉的女人崇拜的殘酷榮耀的自覺拋棄。洪昌人道主義情懷和人格的覺醒,只有以人的尊嚴和價值為標準,才是評判文明和進步的真正標準。千百年來,神女峰壹直被視為忠於愛情的象征。詩人舒婷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表現了對婚戀中“正統”道德的反思和批判。

《神女峰》作為舒婷詩歌的代表作,無論是在詩歌藝術上還是在主題挖掘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首詩體現了女性詩歌文本的價值,解構了崇尚倫理道德的古老神話,讓年輕女性的生命鮮活起來。在對傳統女性觀念的反叛和唾棄中,現代女性意識得以充分張揚。神女峰是對封建貞節觀念的背叛,要求女性壹生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