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項羽這三條罪,妳就會知道,自殺的死法算便宜他了
「 ”力拔山兮氣蓋世”,力氣能拔起大山,勇氣能雄冠於世,這是項羽的勇武。 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壹生指揮了七十多場戰鬥,擊潰了無數敵人,沒經歷過失敗,然後稱霸於天下,這是項羽的勇略。 會稽郡太守府中,項羽壹人手刃壹百多名秦朝官吏;烏江岸邊,項羽壹人斬殺漢軍幾百名追兵。 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沈舟,擊破秦軍主力前後五十多萬人;向南潰逃至固陵時,項羽勒兵反擊,再次擊潰劉邦主力。 《烏江自刎》 上得了前線殺敵,入得了軍帳指揮,項羽可謂是壹個全能的軍隊統帥。敢正面與他交戰的軍隊,沒有不鎩羽而歸的。既然如此,我們很容易就能分析出來:項羽的失敗,不在於軍事上,而是在於政治上。 壹、濫殺無辜,殘害百姓 貴族出身的項羽,是否將平民視為螻蟻,所以才那樣大肆屠殺百姓呢? 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 項梁與項羽起兵初期,項梁令項羽帶兵攻打襄城。襄城堅守而不投降,項羽攻克襄城後,將襄城百姓全部坑殺。劉邦與項羽都想入秦關,楚懷王選擇了劉邦,就是因為項羽太過殘暴,楚國大將都說:”項羽為人僄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 ” 整整壹座城的無辜百姓,投不投降並不是他們能選擇的,項羽卻在他們身上發泄怒氣,將他們全部坑殺,殘忍!野蠻! 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 當時劉邦也是項梁手下將領,劉邦、項羽帶兵攻打城陽,攻克後屠城。 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二十余萬人新安城南。 巨鹿之戰中,王離軍被項羽完全擊潰,章邯帶領二十萬秦軍向東逃竄,後投降項羽。項羽怕這二十萬秦軍發動暴亂,索性將他們全部坑殺。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項羽帶兵入鹹陽後屠城,殺死秦王 子嬰(扶蘇之子),焚燒秦國宮殿群,大火燒了整整三個月,這就是長安取代鹹陽地位的原因。 外黃不下。數日,已降,項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詣城東,欲阬之。 彭越偷襲項羽腹地,攻克了外黃等十多座城池。項羽取回外黃後,怨恨外黃人背叛自己,幫助彭越防守,想將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坑殺。 漢高祖劉邦畫像 項羽帶兵作戰八年,前後屠殺的人最少有壹百萬。襄城、城陽、鹹陽毀於他手,外黃也險些殘破。秦朝末年和楚漢時期,沒有第二個人像項羽這樣殘害無辜。 二、篡權,弒君 項羽的軍隊,都是靠篡權取得的,項羽的地位,是靠弒君取得的。 首先,項羽家雖然是楚國大貴族,秦朝末年,他的家族早已失去任何勢力,項羽與叔叔項梁全都藏匿在吳縣。 陳勝起兵之後,會稽郡守想相應,就喊來項梁,讓他找來另壹個楚國名士——桓楚,然後讓項梁與桓楚當會稽起義的將軍。桓楚當時藏匿在某個沼澤地中,項梁說:”只有項羽知道桓楚在哪裏。「 ”郡守於是招來項羽壹同商議。 西楚霸王項羽畫像 項羽進郡府後,斬殺了郡守及府內壹百多人,壹府之人全都跪地伏首,唯項羽命是從。項梁於是自稱會稽郡守,征發會稽郡青年男子8000余人,響應陳勝的起義。 這就是”江東8000子弟”的由來。 項梁被章邯殺死後,楚懷王將兵權全部收歸己有,令宋義帶兵救援趙國,令項羽、範增做副將。 項羽與宋義意見相左,前者想直接與趙軍壹起進攻秦軍,後者想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於是項羽斬殺宋義,說:「 ”宋義叛國,懷王令我斬殺宋義,暫時指揮軍隊。” 懷王並沒有給項羽下達這個命令,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擊敗秦軍後,也沒有回國向懷王復命,而是直接挾持諸侯的軍隊隨他壹同入秦關。 秦朝末期的各地起義 當初楚懷王與楚國的將領們約定:誰先入秦關,誰就做秦王。 懷王令劉邦入秦關,令項羽跟隨宋義救援楚國,所以項羽慢了劉邦壹步。 項羽心中不服,擅自分封天下諸侯,將秦國降將章邯三人封到關中,將劉邦封到漢中、巴蜀,將楚國、魏國(梁國)封給自己,將懷王遷徙到荒蕪之地。 後來項羽又令九江王英布殺死楚懷王,這就是英布怨恨項羽,後來投奔劉邦的原因。 劉邦首次進攻項羽時,替懷王哭喪三天,令軍士都穿孝服,打著「 ”責問項羽弒君之罪”的口號揮師東進。當時天下諸侯雲集響應,湊齊了56萬人的聯軍。 項羽分封圖 項羽的獲得權力、地位的手段太過粗劣,從聯軍伐楚之事來看,項羽的失敗是必然的,就算不敗在劉邦手中,也要敗在其他諸侯手中。因為殺楚懷王之事,讓他成為了眾矢之的。 三、排斥賢才,任人唯親 陳平最開始是項羽手下的都尉,他跟隨項羽入關,被賜爵為卿,封為信武君,在楚國也算是排得上號的人。 後來項羽令陳平攻打殷國,攻克後沒多久,劉邦帶兵奪取了殷國。項羽大怒,派使者誅殺當初攻克殷國的人。陳平恐懼,將項羽賞賜給他的東西都封好歸還,然後逃到劉邦軍中,成為劉邦的心腹大臣。 劉邦派陳平用壹萬斤黃金,離間項羽骨鯁之臣範增、鐘離昧、司馬龍且、周殷。 結果是:「 ”項羽果意不信鐘離眜等。” 劉邦的影視劇形象 然而韓信帶兵攻打齊國時,項羽抽不開身,只好又搬出司馬龍且,讓他帶兵十萬救援齊國。 項羽派使者入漢軍營地,劉邦派陳平接待。陳平安排出接待諸侯的禮儀,見到使者後,故作驚訝地說:「 ”怎麽是項王的使者?我還以為是亞父的使者。”然後派人用最低賤的禮儀接待使者。 使者會去向項羽報告此事後,項羽立刻就把範增氣走了,範增在回老家的半路上發病而死。 「 ”項羽若聽範增之策,則平步取天下也。” 項羽準備進攻劉邦時,是項伯站出來,勸他放過劉邦。鴻門宴上,項莊想刺殺劉邦,是項伯站出來,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劉邦。 當劉邦後來果真與項羽作對時,項羽難道不曾懷疑過項伯嗎? 可能的確不曾懷疑過,因為英布投奔劉邦後,項羽令項伯率軍進攻九江國,可見項伯仍是項羽比較信任的人。 《鴻門宴》 「 ”霸上孤軍勢莫支,鴻門壹劍事尤危。射陽不與留侯舊,楚漢興亡未可知。” 殘害百姓的人,得不到人民的擁護;篡權弒君的人,招來的手下全是驅逐利益的市井之徒;任人唯親的人,得不到賢才與士人的擁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項羽與奸邪、驅逐利益的人為伍,又得不到人民與士人的擁護,最終失去天下,自刎於烏江,難道不是很正常嗎? 殘害百姓、篡權弒君,都是天理不容的大罪。古人認為:祖宗對天下有大德,後代才可能擁有天下!項羽如此荼毒天下,又怎麽能擁有能號令天下的福分!所以說,自殺的死法算是便宜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