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員工正確的安全思想。
人本企業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動態的,與環境相互作用。創造良好的環境可以促進人和企業的發展。人是企業輝煌的締造者,是企業文化的創造者和踐行者。在安全質量文化建設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明確安全質量文化建設“依靠誰”和“為了誰”的問題,即把員工的目標統壹到企業安全質量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上來,在自覺維護的氛圍中完成安全質量文化建設。
人是動態的,有思想的,主觀的。其實大家都知道安全質量的重要性,但是安全質量事故還是時有發生。關鍵是人們沒有把安全和質量的重要性根植於心中,沒有形成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在安全質量工作中,任何僥幸和任何粗心都可能導致難以想象的可怕後果。加強安全質量文化建設,樹立“安全質量第壹”的思想,是各級管理者和全體員工需要時刻關註的壹項長期任務,是壹種必要的職業道德,也是壹種責任。要抓住員工的思想根源,就要突破傳統的以安全質量為中心的思維,堅持安全質量第壹、以人為本的原則,達成對安全質量的良好認識,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員工的創業熱情和昂揚的團隊精神。
2.營造良好的安全質量文化氛圍。
安全和質量的重點是在項目上,在施工現場。要廣泛宣傳教育,生產區、車間、工地、現場要有標語、口號、警示牌,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基層文化豐富多彩,越到基層越精彩。要善於總結、提煉、創新,精心營造壹個獨特的、獨具特色的安全質量文化氛圍,使人們置身其中,耳目壹新,心靈震撼,從而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
3.強化管理體系,保障員工安全健康。
完善安全質量標準化及相應的管理機制、管理制度和行為規範。這是安全和質量文化的實質內容。安全質量標準化與施工管理標準化是壹致的,是搞好安全質量、凝聚力和對外形象的系統工程,是推進項目、占領市場、穩定市場、拓展市場的堅強基石和有力支撐。保護勞動者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創造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和條件。
企業領導和員工是壹個有生命脈搏的整體。企業領導管理的不僅僅是壹個企業,更是企業員工寶貴的生命!領導要對員工負責,對員工家庭負責,對企業負責,對社會負責。所以,壹個企業沒有理由不給工人的生產生活創造壹個良好的環境。
4.始終抓住安全不放松
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安全生產關系到人民生命、企業效益、企業聲譽、企業前途和社會穩定,是壹個非常嚴肅的政治問題。發生了安全事故,處理相當嚴重。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確保安全最重要的是牢固樹立“安全第壹”的理念,正確處理提高經濟效益和搞好安全生產的關系。
作為管理者,要理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進度的關系,始終把安全和質量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當進度、質量、效益、安全之間出現矛盾時,即使失去經濟效益,也要把保護人民生命放在第壹位,並把這作為壹項政治任務來抓。
居安思危,消除各種事故隱患。安全生產永無止境,也是壹個永恒的話題。對待安全生產,要如履薄冰,懸崖勒馬,如坐針氈,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如果妳不這樣做,事故就會找上妳,遲早會出事。必須強化安全費用投入的剛性約束,加大投入,這是很多企業的成功經驗。
5.維護安全法規的嚴肅性。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營造良好的安全質量文化氛圍的同時,規矩的約束作用不容忽視。在企業管理中,科學實用的規範是管理成功的源泉之壹,而有了科學實用的規範,能否得到有效執行,能否維護規範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是規範發揮作用的基礎。
開展企業安全質量文化建設,需要相應的規範為我們保駕護航。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維護規範的嚴肅性非常重要。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對安全生產政策法規有很好的了解,同時要做到有錯必懲,有功必賞,獎懲分明。壹旦發現任何違反規範的行為,就要嚴肅處理,維護規範的嚴肅性。
總之,壹定要抓住問題的根源,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重點出擊。安全管理不可能壹蹴而就,切不可幻想找到事半功倍的捷徑。安全和質量的重要性伴隨著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整個生命周期,需要時刻關註。安全質量無小事,壹切與妳我他相連。“安全質量重於泰山”要銘刻在企業各級領導和每壹個職工群眾的心中。加強安全質量文化建設,是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狠抓的“生命工程”。
如何加強企業安全管理2危化品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壹,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和人民也對其寄予厚望。危險化學品對工業、農業、國防和人民生活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不能在壹瞬間離開它們。
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危險化學品行業風險仍在允許範圍內,不存在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危險化學品行業所面臨的化工過程或工藝的危險性主要來自於過程中所涉及的物質的危險性,過程中的物質處於動態,往往比處於靜態時更加危險。另外,化工過程的危險包括過程本身的危險、條件的危險和設備的危險。物質危險源屬於第壹類危險源,決定了事故後果的嚴重程度,而化學工藝和環境、設備、操作人員的不安全因素屬於第二類危險源,決定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第壹類危險----危險物質的管理
讓每壹個員工都知道材料的相關知識。任何化學物質都有壹定的特性和特征。如酸、堿等具有腐蝕性,不僅會對裝置的設備造成腐蝕,還會對接觸人員造成化學灼傷。有些酸也具有氧化特性,如硫酸和硝酸。再比如易燃液體,它們的共性是易燃易爆,它們的另壹個共性是有壹定的毒性,有些毒性更大。另外,化學過程中的物質會受到熱、機械(如攪拌)、化學(參與化學反應)等多種作用,它們是不斷變化的。而潛在危險物質(外界給予的能量超過參與化學反應的最小能量,也導致活化)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過壹定限度就會發生事故。因此,了解化工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料的物理化學性質是極其必要的。只有掌握它們的普遍性和特點,才能在實際生產中采取安全防範措施,否則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B)第二類危險----工藝過程的安全管理
1、氧化過程中的安全措施
如果在氧化過程中使用空氣或氧氣作為氧化劑,反應物料的配比應嚴格控制在爆炸範圍之外。在空氣進入反應釜前,應有凈化裝置,消除能降低催化劑功能或引起中毒的灰塵、水分、油漬和雜質,以保持催化劑的活性,降低發生火災和爆炸的可能性。
在氧化過程中,對於放熱反應,應及時撤去熱量,適當控制氧化溫度和流量,防止超溫、超壓,使混合氣始終處於爆炸範圍之外。
為了防止接觸器在發生爆炸或火災時危及人員和設備的安全,應在反應器前和管道中安裝滅火器。以防止火焰蔓延或逆火,使火不會連接到其他系統。
為防止接觸器爆炸,接觸器應有泄壓裝置的防爆膜和防爆片,並盡可能采用自動控制進行調節和報警聯鎖裝置。
設備系統中還應考慮氮氣和蒸汽滅火裝置。
2、硝化過程的危害及預防。
硝化是放熱反應,因此硝化過程需要在冷卻的條件下進行。硝化反應稍有疏忽,中途停止攪拌,冷卻?並且產生多硝基化合物,這可能引起燃燒和爆炸。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上述問題。
硝化劑具有壹定的氧化性。常用的硝化劑有濃硝酸、硝酸、濃硫酸、發煙硫酸[fs:page]和混酸,都具有強氧化性、吸水性和腐蝕性。使用過程中避免接觸油脂、有機物,尤其是不飽和有機物,否則會引起燃燒。配制硝化劑時,不要過熱或進入少量水,以保證設備不泄漏,否則會引起燃燒和爆炸。
被硝化的物質大多易燃,如苯、甲苯、氯苯、萘衍生物等。這些物質不僅易燃,而且有毒。在使用過程中,要註意落實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以免引發火災、爆炸和中毒事故。
3.氯化過程的管理
反應過程中使用的原料多為有機易燃物和強氧化劑,如甲烷、乙烷、苯、甲苯、乙醇、液氯等。在生產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火源的安全距離、電氣設備和廠房的防火防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