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求張思的資料。

求張思的資料。

張思德的個人資料:

姓名:張思德。

性別:男

生日:1912 10 10月10。

忌辰:07年2月1943。

民族:漢族

籍貫:四川儀隴思德鄉

職業:軍人。

詮釋戰士張的壹面;

1944年9月8日,毛澤東主席參加了壹名普通士兵的追悼會。他不僅親自寫了悼詞,還發表了著名的演講《為人民服務》。被領袖吊唁的普通士兵是張思德。幾十年來,“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口號與張思德的名字壹起響徹神州大地。

壹生

——孤兒“古娃子”在革命軍中成長為壹只勇敢的小老虎。長征期間,他三次穿越草原。

-參軍11年。很多同期入伍的同誌都成了軍長甚至旅長。作為壹名軍人,張思德從來不在乎自己的位置。

-1944年夏,張思德率四兵在安塞縣燒炭。9月5日中午,洞穴即將被挖成突然坍塌。張思德奮力將開洞的戰友推出去,卻被砸死埋在洞中,時年29歲。

背景

——張思德犧牲後,出版了《為人民服務》,傳遍了全世界。

1944年9月8日,也就是張思德犧牲三天後,中央直屬機關在延安鳳凰山腳下的棗園操場為他舉行了追悼會。毛主席親筆題詞“向為人民利益犧牲的張思德同誌致敬”。下午1後,毛主席大步走上神壇,發表了題為《為人民服務》的講話。

張思德是壹名班長,也是壹名來自班長的戰士。他從人民的利益和黨的需要出發的高尚品質是非常可貴的。毛澤東在講話中稱贊:“張思德同誌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比泰山還重。”

張思德犧牲後,立即下令,晚上多派人站崗,防止屍體被狼吃掉,盡快把屍體挖出來,洗幹凈,買棺材;開追悼會,我要發言。黨的領導如此關心壹名普通黨員和壹名戰士,遠不是出於個人感情,而是表明革命隊伍中人人平等,他們在任何崗位上都是為人民服務的。

1915年4月19日(農歷三月初六)四川儀隴縣韓家灣壹貧困佃農,不滿壹歲時死亡,由姑姑撫養。12歲時,他給地主放牛,割草。

1933年9月,紅軍來到他的家鄉,建立了革命政權。他積極參加少先隊,被選為隊長,認真協助紅軍和民兵站崗,找出壞人。

1933 12參加了紅軍,不久就加入了青年團。1937 10月,加入中國* * *產黨。在壹次抗擊六路軍圍攻的戰鬥中,他右腿兩次負傷,忍受著劇痛。他沖進敵人的防線,繳獲了敵人的兩挺機槍。1935年6月,長征北上的紅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在四川會師,向北推進。長征途中,他兩次穿越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歷盡艱辛。

到陜北後,調到軍委警衛營通信班當班長。在幾年的通信工作中,他認真、努力、負責,準確地完成了任務。

1940初夏,國民黨頑固派對邊區軍民進行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為了解決中央冬季的取暖問題,他帶領壹批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黃溝深山老林裏燒炭。經過3個月的努力,8萬斤木炭經過砍樹、打窯、燒火、出窯、捆綁、運輸等幾道重程序,終於運到了延安。

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最困難時期。為了克服敵人封鎖造成的經濟困難,他隨警衛營到南泥灣開荒。帶領全班戰士,克服重重生活困難,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同時,我也照常承擔著溝通工作。白天辛辛苦苦幹了壹天,不顧疲勞,晚上長途跋涉送信,完成通信任務。

1942年冬,從南泥灣調回延安。不久,由於部隊整編,領導把他調到另壹個班當普通士兵。對此,他毫無怨言,服從革命的需要,名義上不計較個人得失。1943初夏,調到棗園保安班,在毛主席身邊當警衛兵。

1944年,組織又派他去安塞縣燒炭。9月5日,他在炭窯工作時,炭窯突然坍塌,不幸身亡。

9月8日下午,1944,追悼會在中直機關——中直機關舉行。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同誌親筆題詞“向為人民利益犧牲的張思德同誌致敬”,並親自出席追悼會。會上,毛澤東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格,稱他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比泰山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