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內容百科

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內容百科

還需要提前準備好內容進行知識宣傳。妳知道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內容是什麽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內容百科》,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保護生命的十大黃金法則”人的生命應該被保護,十大法則應該被記住。壹旦災害發生,應及時加以應用。

1.地震:如遇地震,先躲避,在書桌下找個空隙,彎下身子靠著墻角,抓住機會逃生,遠離壹切建築物,余震在空地上蹲伏。

2、著火:著火,怕煙,口鼻用濕毛巾捂著,身上著火翻滾,不坐電梯下來,陽臺滑繩,盲目跳樓會受傷。

3、洪水:洪水兇猛,高度較高,土屋頂待不住,床桌綁木筏,樹上可系救生索,準備食物手電筒,穿保暖衣服,避免危險。

4.臺風:臺風來了,聽聽預報,加固堤壩和航道,修復氣路,把臨時建築做得結實牢固,船舶進港時深入拋錨,減少行程。

5.泥石流:暴雨,泥石流,危險的地方在下遊,從溝底逃出,迅速爬上山,不選擇溝,在野外宿營,視氣候進山。

6、雷電:下雨天,雷電交加,不要站在樹下避雨,鐵塔的電桿要遠離,打雷的時候也要防止家裏出問題,關好門窗切斷電源,避開雷電起火的房間。

7.暴雪:暴雪天,人們慢跑,不要背對著風停下來,身體凍得不省人事。千萬不要用火烤,用冰雪洗凈血液循環,慢慢暖起來。

8.龍卷風:龍卷風,強風暴,壹旦打進地窖,避免把門窗留在室內,關掉所有電源和水源,躺在室外低窪地,汽車不可靠。

9.疫情:小心疫情,不要麻痹大意,防止感染。發現病人要隔離、通風、消毒,感染者要早就醫,公共場所要少。

10,化學品防護:化學品有危險性,不要撿拾廢棄物品,防止煙火燃燒有毒氣體,報警說明事故點,不要看運輸泄漏,人要遠離風頭。

人的生命重於山,防患於未然,規避風險,掌握技能,經常練習,祝大家平安,祝大家平安!!

震後養生小貼士1。地震後預防重大傳染病傳播及自救小貼士。

地震後,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汙水橫流,飲用水大面積汙染,蚊蠅滋生,生態遭到嚴重破壞,腐爛發臭的畜禽屍體成為各種病菌生長繁殖的理想場所。災區大量人口集中在臨時避難場所,擁擠、人口密集,容易引發壹些傳染病,迅速傳播。

此外,災區民眾普遍恐慌,身心疲憊,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明顯下降,也成為傳染病流行的誘發因素。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大災之後防大疫”的警示。

“災害對人民健康的威脅具有壹定的持續性和滯後性,災後衛生防病工作不能掉以輕心。”傳染病防治專家、解放軍302醫院雜病科副主任姜天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災區的傳染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對於災區人民和救援人員來說,認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傳染病自我防護知識非常重要,甚至危及生命。

姜天俊指出,災後出現大疫情的可能性絕不是危言聳聽。要高度關註,加大防範力度,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傳染病在災區的傳播和蔓延。現將災區可能發生的主要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介紹如下。

二是飲食和飲水不潔引起的腸道傳染病

如果災區飲用水和食品衛生得不到保障,腸道傳染病將是災後最常見的傳染病,如感染性腹瀉、傷寒、霍亂、食物中毒、甲型肝炎等。

預防措施:

1.保證水源衛生:取水點周圍50米範圍內禁止隨地大小便和亂扔垃圾,確保飲水安全;2.管理好糞便:大小便要在指定點用漂白粉消毒,臨時廁所建設要征求防疫人員的同意和指導;3.飲食飲水衛生:不喝生水和來歷不明的水,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4.滅蠅:災區目前的自然環境適合蒼蠅的生長繁殖,蒼蠅是傳播腸道傳染病的罪魁禍首,必須堅決滅殺;5.勤洗手:飯前飯後壹定要徹底洗手,最好用流水洗手至少半分鐘。特別要註意背部、手指甲、手指等有皺紋的部位的清潔,這是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如果可能,用肥皂洗手液擦拭。

自助提示:

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盡量因地制宜的喝開水和消毒水,在飲食中加入大蒜和醋對腸道進行消毒。如出現腹瀉、口幹等脫水癥狀,可用“白開水500毫升,啤酒瓶蓋鹽1個,糖10克”配制液體,不要單獨喝白開水。

三。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

目前災區正值夏季,天氣潮濕,汙水較多。這是蚊子繁殖的理想場所。蚊子可以傳播許多嚴重的傳染病,如瘧疾、日本腦炎和登革熱。

預防措施:

1.滅蚊、防蚊、驅蚊:註意住所附近汙水的排水,噴灑消滅躲在倒塌建築物下、地溝、樹洞等隱蔽部位的蚊子;睡覺的地方最好有蚊帳,周圍噴驅蚊劑;蓋好飲用水,勤換水;野外救援時盡量穿吸汗的長袖衣服,褲腿要裹緊。如有必要,戴上防蚊口罩。2.那些有條件的人應該在夏天到來之前註射JE疫苗。

隨身攜帶風油精以備後用,睡覺時噴在身體暴露的部位。如遇感冒、高熱、行為異常,及時聯系醫生,尋求幫助。

第四,呼吸道傳染病

災區氣候變化快,早晚溫差大。災區人民和救援人員身心俱疲,抵抗力下降。容易得感冒、麻疹、風疹、腦膜炎等呼吸道傳染病。而且,壹旦呼吸道傳染病在災區人群聚集場所和救援人員住所流行,後果嚴重。

預防措施:

1.註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晚上睡覺要防感冒防雨。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2.室內空氣流通和清潔度;3.消除過度緊張,睡眠充足;4.營養攝入充足,膳食結構合理平衡;5.老年人、易患肺炎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可註射肺炎鏈球菌疫苗1次;6.預測麻疹、風疹疫情時,註射麻疹減毒活疫苗和風疹疫苗;7.壹旦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癥狀,要多休息,多喝開水,服用解熱、鎮咳、祛痰藥物,必要時使用抗生素。

自助提示:

出汗時不要立即脫去或減少衣服。可以先解開幾個扣子,等汗退去後再逐漸脫衣服。輪流工作,勞逸結合,避免長期疲憊,多喝白開水,出汗多時喝加少量糖和鹽的白開水,不要長期喝純凈水。

5.由老鼠等動物傳播的傳染病。

災區的老鼠等動物也處於極度恐慌之中,已經死亡並逃出洞口混入人群的老鼠明顯增多。老鼠可以傳播許多疾病,如鼠疫、腎綜合征出血熱和鉤端螺旋體病。

預防措施:

嚙齒動物控制、嚙齒動物控制和圈養動物;動物糞便消毒後集中處理;臨時住所建在地勢較高、幹燥、陽光充足的地方,周圍挖有防鼠溝,保持壹定坡度。這張床離地兩英尺多。盡量不要睡在地板上。

自助提示:

接觸糞便和汙物時最好戴手套和口罩,救援作業場所有汙水或下雨時穿長款膠靴。食物要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被老鼠碰到。

六、外傷引起的傳染病

在抗震救災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皮膚割傷,厭氧菌可能會從傷口侵入體內,導致破傷風、氣性壞疽等嚴重傳染病。

預防措施:

救援時要戴手套,以免皮膚受損。如遇損傷,尤其是較深的傷口,要及時清理傷口,用清水洗去汙垢和血跡,不要讓損傷的傷口與泥土接觸。及時找醫生做進壹步治療觀察。

自助提示:

受傷後,仔細觀察並記錄受傷物品、傷口位置及深度、出血情況,及時向醫生匯報,決定是否註射破傷風抗毒素和類毒素。

七、其他需要警惕的傳染病。

災區群眾和救助站衛生條件差,可能發生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病)。該病主要通過公用毛巾、手帕、浴巾和壹個臉盆傳播,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

預防措施:

勤洗手,不揉眼睛;嚴格消毒,防止傳播。

自助提示:

壹旦發病,應閉眼休息,可早期冷敷,減少滲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