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抗日英雄的故事

抗日英雄的故事

抗日英雄的故事

1、楊靖宇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裏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饑。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2、狼牙山五壯士

五位英雄,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在子彈打光了的情況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壹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3、黃繼光

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了幾代人。他那奮不顧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為人們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跡為人們所傳頌。

4、董存瑞

巍然挺立,紋絲不動,像是壹尊雕塑。這時他高聲喊道:"為了新中國,沖啊!"突然間,壹聲巨響,地動山搖。敵人的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為了新中國,沖啊!"董存瑞的戰友們高喊著這震撼山河的口號,沖進了隆化中學。血壹樣鮮艷的紅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高高飄揚。

5、王二小

是村裏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壹邊在山坡上放牛,壹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二小十三歲。10月25日那壹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王二小的血染紅了天!

擴展資料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壹,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壹。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托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壹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壹。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壹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壹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幸免於難;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參考資料:

楊靖宇-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

狼牙山五壯士-百度百科

10個簡短的英雄小故事

10個簡短的抗疫英雄小故事如下:

1、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護士單霞,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節約穿防護服的時間,在投入壹線工工前,她剃光了及腰長發,單霞說:頭發沒有了可以再長,首要問題是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盡力量去救更多人。

2、武漢漢口醫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訪的時候,提到:在增員的醫護人員還沒有到武漢前,武漢的很多醫護人員超負荷應對疫情,壹周每天只睡2個小時,直到增員的醫護人員到後,壓力才得到緩解。疲勞的時候,將就壹下。

3、壹個95後的護士名叫李慧,響應醫院應征參與壹線工作,從除夕堅守工作到現在,這是她給醫護部發來的壹段話:到現在我的家裏人不知道我幹嘛,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破病毒,請大家也不要告訴我父母,唯壹的要求請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雖然工作能力不強,但是關鍵時刻不會做逃兵。

4、來自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內科四病區的護士佘莎,今年24歲,報名請戰前往武漢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壹批選派的是重癥監護室和呼吸科的護士,小姑娘又再次請戰加入第二批醫療隊。她給出的理由是:我年齡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復的肯定會比年長的護士老師快,我沒有談戀愛,也沒有結婚,我和其他護士不壹樣,我是汶川人。看過這幾天的新聞,讓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場景,我覺得我應該去,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壹樣,我是汶川的呀!

5、在抗擊疫情壹線連續工作48小時的醫生父親,趁午餐時間給隔離區的兒子寫字加油,兩人同是醫生,只能隔著防護玻璃,父親給兒子加油打氣。中國有這麽壹句話: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現實版的上陣抗“敵”父子兵,讓很多人落淚了。有壹名醫生看到壹個19歲的患者,內心承受力差,因為被感染內心有些崩潰,父母都在安慰這個患者,當這名醫生接受采訪提到這個小患者的時候,痛哭起來,他說:因為看到他,我也想到了我的小孩兒。

6、河南的137人醫療隊馳援武漢,壹個護士的丈夫在車下痛哭大喊:“王月華,我愛妳”。妻子是偷偷報的名加入醫療隊,丈夫是另外壹家醫院的外科大夫,後來記者采訪痛哭著給妻子送行的那位丈夫,他說:知道這個事兒應該我們去做,但是真正放到我們身上的時候,很難轉過彎兒來,感覺很矛盾。本來感覺男人不應該這樣哇哇大哭的,但是那個時候受不了,感情控制不住。

7、昨天,壹名步履蹣跚的老人來到廣東省信宜市合水鎮排東村村委會,留下10000元說要捐給武漢,轉身就走。工作人員詢問他的名字,他說,“我叫中***黨員、老軍人!”據了解,老人名叫謝蘭前,1964年入伍,1966年入黨。網友:手插口袋離開的背影,真帥!國家有難,我出壹份力,別寫我名字。

8、壹位環衛工人老人來到派出所戶籍室,在櫃臺上放下壹個紙包,工作人員起身詢問,老人只匆匆說了壹句"在那個紙包裏包著"便匆匆離開。工作人員打開紙包只見到12000現金。老人隨後被記者找到,面對采訪他只說道"國家有困難,我就出壹份力,不要寫我的名字,也不要報道我。"

9、22歲的護士朱海秀,瞞著父母到武漢支援防疫。記者采訪她所在病房,請她通過鏡頭給家人報個平安,她拒絕了。她的眼淚在眼睛裏打圈,卻說:“我不想哭,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

10、近日,湖南95後護士胡佩的壹雙手感動了全網,在隔離病房,因終日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浸泡著,原本壹雙稚嫩的手被腐蝕得傷痕累累。面對親人和網友的關切,她表示自己沒關系,還說:“我隨時準備被隔離!”

抗日英雄的事跡簡短

1、楊靖宇——愛國英雄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裏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饑。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裏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鬥的力量是對祖國的壹腔熱愛之情。

2、王二小——抗日小英雄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壹邊在山坡上放牛,壹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3、張自忠——抗日戰爭犧牲的軍銜最高的將領

1940年5月,日軍為控制長江水上交通線,調集15萬精銳部隊發起了攻占棗陽、襄陽、宜昌等地的棗宜會戰。張自忠將軍本來率部防守襄河以西,當日軍攻破第五戰區第壹道防線,直撲襄陽、棗陽時,身為集團軍總司令的張自忠將軍,毅然率領預備七十四師和軍部特務營東渡襄河,抗擊來犯之敵。

他寫信給河東的第五十九軍,“只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同去犧牲。”“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枯,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渡河後,張自忠將軍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頑強抗擊日軍,重創日軍,並截斷了日軍後方補給線。

在日軍以重兵對張自忠將軍進行合圍後,為牽制日軍主力造成外線我軍對日軍實施反包圍,張將軍力戰不退,與敵搏殺,最後身中7彈。彌留之際,張自忠將軍留下最後壹句話:“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

旋即被日軍殺害,壹代名將張自忠壯烈殉國。張自忠將軍壯烈殉國後,重慶成千上萬的人們哭拜英靈,為其送葬。他的部下悲憤地唱著復仇之歌:“海可枯,石可爛,死也忘不了南瓜店!”表示要堅決為張自忠將軍報仇。翌年5月,其部在當陽地區將圍攻張自忠將軍的日軍酋首橫山武彥擊斃。

4、狼牙山五壯士

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壹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幸免於難;

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5、炸碉堡——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壹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產黨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

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抗日英雄故事100字左右

1、小兵張嘎: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澱的小男孩張嘎與唯壹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壹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

但嘎子畢竟還是壹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在壹次戰鬥中,他繳獲了敵人壹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裏,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

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裏面放火,裏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鬥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鴉窩裏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最終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2、少年王二小:

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壹邊在山坡上放牛,壹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3、趙壹曼:

1931年九壹八事變後,趙壹曼被中國***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鬥爭。1934年擔任中***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遊擊戰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

日軍為了從趙壹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壹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面對兇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壹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

兇殘的日軍見趙壹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壹曼表現出了壹個***產黨員堅強的意誌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壹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4、狼牙山五壯士:

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余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平西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余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

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某部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擔負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他們堅定沈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90余人。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日偽軍誤認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

5位戰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壹直堅持戰鬥到日落。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幸免於難。

5、忠骨永恒張自忠:

張自忠壹戰於淝水,再戰於臨沂,三戰於徐州,四戰於隨棗,終換得馬革裹屍還,以集團軍總司令之位殉國。以壹生之踐行,換得了名中的壹“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