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我要講講另壹個很重要的習慣,那就是鍛煉的習慣。可能有些家長認為鍛煉跟分數沒關系,跟學習也沒關系,可以撇開壹邊不說。其實體育鍛煉的作用,對中考同樣都很重要。我們知道現在的中考40分體育分。項目包括長跑,球類,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等。今年,全柯橋區就有幾十位考生在中考中因壹分之差而與柯橋中學魯迅中學無緣。所以就眼前的功利的看法,體育中考也是不容我們忽視的。
體育鍛煉為健康人生打底。清華校園每天5:00就有長跑的學霸。他們的口號是每天3000米,工作50年。淩晨5:00清華大學校園裏,晨跑的學子們成了壹道亮麗的風景。
體育鍛煉能夠鍛煉壹個人的意誌。雖然體育鍛煉直接與分數無關,跟學習無關,但是在體育鍛煉中能夠培養堅持做完壹件事情的韌勁,督促自己鍛煉的自律,承受身體勞累的吃苦精神。比如我們學校的鄧正陽老師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自己有壹個大胖子,兩年的體育鍛煉,讓他由大胖子成為壹個精瘦的男神。他的經歷對學生很有鞭策作用,在他的帶領下學生,哪怕在寒暑假裏,甚至是平時讀書的時候,鄧老師都會與學生相約瓜渚湖,打卡跑步。在體育鍛煉中,同學們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鄧老師的班級成績好,風氣好,學生聽話孝順。鄧老師的很多學生去讀大學去了甚至走上社會之後仍然堅持鍛煉。這樣的習慣的養成,終身受益。我們都看到過鐘南山80多歲高齡仍然跟年輕人壹起打籃球,仍然進健身房,仍然跑步,正是因為鍛煉才讓他能夠工作六十年仍然堅守第壹線。
勞動的習慣。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幾個家人為了孩子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有經歷過勞動,所以往往會出現學習的巨人獨立生活的矮人,很多學生在考上大學之後,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學。所以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壹種愛孩子的方式。作為家長不能事事包辦。
培養孩子勞動的能力,其實也是讓孩子懂得父母親的辛苦。讓孩子學會感恩,相反,父母壹味付出,孩子沒有經歷過勞動的辛苦,對於眼前得到的壹切不懂珍惜反而覺得是理所當然。沒有擔當,很多孩子在走上社會後,因無法適應社會的競爭不能吃苦,而最終選擇巨嬰的生存方式。所以,這是既有利於學生,又有利於家長,還有利於家庭的壹種良好的習慣,我們可以來看下面三張照片。
其次,學習還要講究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兩個——自主。我們學校董建康校長有壹句自創名言:大家都不努力,誰努力,誰勝出;當大家都努力,誰有方法,誰勝出;當大家都有方法,誰有思想,誰勝出。我們先來看壹下壹組照片。這是發生在上課時間的鏡頭,這些學生從教室裏走出來,選擇自主學習,相互討論,這些學生是學校中的競賽生,他們覺得這堂課我都懂了,我可以自己選擇學習內容,而老師對此也是壹路綠燈,學校更是為這樣的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圖書館,文化長廊,大廳,等等都可以成為孩子們自主學習的場所。那麽自主學習,到底有多牛呢?
首先理念不同。傳統的學習發生是“妳要我學”而自主學習,是“我自己要學”。當學習為自己,就好像是農民為自己的承包田忙碌,不竭的動力就產生了。比如我們班有壹個章同學,因為這個孩子比較低調,所以在這裏我沒有呈現他的真實姓名。章同學是真正意義上的別人家的孩子,他的自主學習體現在自主超前預習。張同學在初二的時候,已經自學完了初三內容,並開始自學高中的物理數學。被柯橋中學春招班錄取後,僅半年時間,他就把三年高中的英語單詞全部背完了。他的自主輯錯本子,成為同學們爭著搶著看的模板。他在參加數學競賽輔導的同時,更是借來科學競賽輔導的視頻,看視頻自學科學競賽內容。如今他在柯橋中學春季班的成績遙遙領先,超過第二名四十多分。前幾天章同學回校參加中考,他負責送考任務,每壹位學生都要向這個學神借壹點運氣,女生握握手,男生擁抱壹下,這當然是孩子間的遊戲,但也可以看出這個孩子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自主學習鍛煉的是學生的能力,而傳統的教是知識的傳授。知識,是很容易被遺忘的,而能力卻總是被深深地植入到壹個人的骨靈魂深處去。所以很多被動的學生,他往往最終走不遠,考試考不好,成績不穩定,忽上忽下。而那些自我安排自我探索自我研究的學生,他們成了現在教育中的勝出者。我們來看壹下同學們的自主作業。比如《海底兩萬裏》,會學習的同學,他會藉著世界地圖,描繪出主人公遊覽的線路,而不是死記硬背故事情節。那麽作為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三個字就是——不包辦。學習計劃的制定、落實,孩子自己完成,家長只是做參考作用。
最後,我想說的是以廣博的閱讀為人生打好底子。暑假裏孩子們有比較多的空余時間,家長朋友們可以讓孩子讀壹點書,盡可能的廣、博、雜,外國小說、中國小說、古典的、現代的、議論的、審美的都可以有所涉及。這樣就能夠擴大孩子們的知識面,我們都知道,現在的語文,中考高考越來越難,難的就是知識面很廣。我們下面來看壹下紹興市2021年語文中考卷的三個任務。紹興影響、百年征程、社會觀察,這三個學習任務,涵蓋了文化傳統歷史社會三大方面。這三大方面都滲透在考題中,如果學生沒有廣博的知識,他就無從下手。
其次,閱讀有利於培養語感,我們知道語言的學習最重要的不是技能,而是語感。語感就是壹個人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特別表現在文言文。今年中考文言文比較難,語感好的同學憑感覺就能知道這個字的意思,但是死記硬背的同學就不會變通。他無法從具體的語境中感知到文言實詞的意思。再比如說作文,同樣壹件事情,壹句話,語言感覺比較好的同學,他可以寫得生動形象,別人喜歡看。語言感覺不好的同學,壹件有趣的事情也可以讓他寫得枯燥乏味。而這種能力對學生的考試也好,包括以後走上與人交流、溝通、表達,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這種能力需要在閱讀中養成,所以暑假裏大家壹定要讓我們的孩子讀書、讀書、再讀書。
閱讀能夠培養壹個人的思辨能力。無論是中考作文還是高考作文,思辨是壹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我們可以來看壹下,今年中考的作文到底有多難?學生要能夠把握信息中傳遞的思想,學會觀察社會,體悟人生。這樣的作文考題如果沒有閱讀打好底子,學生是無所適從的。
孩子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壹朵未開放的花,所以我們要創造壹切有利的條件,靜待每朵花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