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長江大橋欄桿上的雕刻圖案有哪些?

長江大橋欄桿上的雕刻圖案有哪些?

妳問長江大橋在哪裏?

這是壹篇關於南京長江大橋的文章。

橋上的壹個大型藝術裝飾工程是橋兩側欄桿鋼板上的浮雕,由欄桿上無數的五角星和向日葵圖案以及200塊鋼板上的主題浮雕組成。在這些精美的藝術品旁邊,是人們並不慷慨的人行道和慢車道。如果不特別註意,這些豐富的藝術創作可能會被忽略。在橋兩側欄桿上雕刻各種神獸圖案,是我國古代橋梁的主要裝飾方式。比如中國著名古橋趙州橋欄桿上的“飛龍獸”,盧溝橋兩邊欄桿上栩栩如生的獅子,都是精湛的石雕。橋欄桿上有兩種向日葵圖案,都是重復的,無數個小。有98個大* * *。向日葵的花瓣是31瓣,四片葉子環繞,寓意當時世界上31億人口對四面八方紅日的向往。向日葵是文革時期群眾藝術運動中應用最廣泛的圖案,從建築構件裝飾到書籍插圖、報紙尾花。總之,這個重要的符號在大多數藝術圖案出現的地方都是不可或缺的。葵花紋的廣泛應用是文革時期“三忠”活動的產物(即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無限忠誠,對毛主席思想體系的無限忠誠,對毛主席革命路線的無限忠誠)。當然,這個活動不僅僅是制作各種藝術作品。而是包括美術、舞蹈、歌唱以及“早晚拜”(每天早晚在毛主席像前鞠躬行禮、唱革命歌曲、學習最高指示、最後喊口號的固定儀式)等壹整套身體行為的壹系列活動。毛主席的圖標、紅日、向日葵、太陽圖案、波浪圖案等等構成了壹個完整的可以像機器零件壹樣隨意組合的符號系列,無論如何組合運用(常見的組合是壹輪燦爛的紅日,上面疊加著毛主席的形象,紅日和毛主席的後半部分被幾條波浪線和向日葵花環繞),都旨在用這些直觀易懂的符號來闡釋《東方紅》和《舵手上的帆船》兩首革命歌曲所表達的主題。在相對偏遠的農村,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壹些老房子的墻上看到“文革”時期的“三忠”系列美術作品。比如,在這次文物普查中,我們發現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魏家坡村的墻壁上,至今還保留著大量的“文革”藝術遺跡。壁畫內容主要是各種毛主席畫像,向日葵,紅燈籠等。除了圖片,還有那個時代的口號,比如幹革命靠* * *的思想等等。這些圖片和標語是用現成的模板畫在墻上的,而不是手繪的。這種方法在操作者沒有藝術創作能力的情況下最容易大規模復制,除了向日葵,橋欄桿上的其他浮雕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容。比如大慶油田、成昆鐵路、大寨大隊、北京站、鞍鋼、撫順煤礦、新安江水電站、海島女民兵、沙漠駱駝、上海萬噸船、內蒙古大草原等。雖然都有具體的內容,但都有壹個統壹的主題,就是祖國的新面貌,新中國建設的成就。但這些浮雕也充滿了那個時代典型的象征元素,如火紅的太陽燦爛地照耀著,火車在濃煙滾滾的山間奔跑,高大的工廠煙囪冒著濃煙。這些帶有固定解釋的圖像往往僵硬地設置在不相關的環境中。例如,在壹幅浮雕中,主要的形象是沙漠和沙漠中的駱駝。但是在這些主要圖像的上方是壹個冒著濃煙的高聳煙囪。就像文學作品中的那些陳詞濫調壹樣,這些附加的意象往往顯得生硬甚至滑稽,但正是這些看似不協調、刻板的符號,反映了創作者的真實意圖,比如很多浮雕中的陽光,代表著* * *思想的光芒指引著我們的方向;比如經常出現的煙囪,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工業崇拜心理和對現代化的理解。這些浮雕沒有文字解釋,給我們今天的解讀帶來了壹點困難,但對於當年的“讀者”來說並不難。正是這些到處都在使用的固定而刻板的符號,充當著解說詞,告訴人們這個作品的“意義”是什麽。當然,浮雕上還有很多那個時代的政治口號,宣傳味更濃,比如工業上的大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