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名人花》民國黑道大哥杜感慨蔣介石完全把我當尿壺了

《名人花》民國黑道大哥杜感慨蔣介石完全把我當尿壺了

杜月升是20世紀上半葉海灘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從壹個小混混變成了上海最大的混混。他很溫柔,但是冷酷無情。他的壹生充滿了激動人心的傳奇。他龐大的土匪王國,他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獨特象征,至今歷歷在目。

從1927年到1937年,杜的權力達到了頂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杜先去了香港,然後離開上海去了重慶。1945年抗戰勝利後,杜以無可爭議的民間行會總代表的身份回到上海,但他應付壹切的黃金時代壹去不復返了。此時,他已經進入了人生的最後六年。

回到沙灘上打妳的頭。

1945年8月底,在慶祝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歡樂氣氛中,57歲的杜甫在闊別8年後回到了上海。杜在火車上充滿了悲歡離合。

令杜欣慰的是,他並沒有像上海的另壹位“大亨”那樣成為漢奸,而是積極參加各種抗日救亡運動。他和浦東同鄉朋友黃炎培在上海組織抗敵互助會,為抗日活動籌集了大量資金。組織抗日民間武裝“江浙行動委員會遊騎兵”,多次與正規軍合作;他還派弟子幫助軍事系統暗殺偽上海市長、漢奸傅筱庵和張曉麟,他們把他的兄弟變成了幾十年的敵人。貢獻這麽大,現在抗日戰爭勝利了,他認為蔣介石應該給他壹碗好菜。當時上海有消息說,他將被任命為上海市市長。

他的擔憂甚至更深。經歷過的他很清楚,抗戰勝利後,上海租界消失,市政府統壹。他的黑社會組織不僅失去了生存繁衍的安全角落,也失去了最堅強的後盾——擁有治外法權的租界當局——。他和他的團隊不再有租界巡邏的價值;現在,國民黨可以用軍隊、警察、特務等統治上海。這支臭名昭著,桀驁不馴的黑社會勢力,曾經被稱為風雨飄搖的好日子,已經不能用了。這只是過去的事情。

然而,好景不長,錢大鈞擔任上海市市長的消息立即傳來。事情比預想的還要糟糕:杜人還沒到上海,上海北站就出現了壹個大大的標語:“打倒社會黑惡勢力!”“打倒杜!”慌慌張張之下,杜臨時決定改在南站下車。

當杜毅回到上海時,他知道自己的腦袋被打了壹拳。這是他的得意門生吳少樞的策劃。

吳少樞當了10年學徒,現在是上海軍政特派員、上海市副市長、國民黨上海市黨主席等6個職位的接待官員。吳少樞深知蔣介石“長期治黨”的內在精神。他想與杜絕交,打敗杜,建立強大的勢力,於是公開背棄杜。

杜狼狽地來到上海後,壹直在等待他的來訪,但他始終沒有露面。後來,吳少舒終於到了門口,杜喜出望外,熱情接待。沒想到,吳少舒的態度很不屑,丟下幾句官話就這樣走了。杜的親信顧、葉卓山、杜門咬牙切齒,誓要把欺師滅祖的吳少樞剁成肉醬。杜強壓怒火,壹壹制止。他很清楚這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

然後,打擊接踵而至。他的弟子謝寶生因叛國罪被槍斃,救不了他;昌米銀行總經理萬被上海市公安局局長宣布為“走私、壟斷市場、操縱價格、騙取資金”而入獄。甚至杜本人後來也被變相拘留。國民黨在上海征集“特別捐款”支持內戰,但籌款目標無法實現,於是宣布變相關押杜。杜月升被迫為他的自由付出代價。

上海當局把他們當年的“密友”杜當作t

在不斷的被動挨打中,我逐漸恢復了體力。畢竟他在上海有完整的團隊,有壹批這些年精心培養的得力幹將。在適應新形勢、保持低調的同時,杜試圖重建自己作為上海人的榮譽。

首先,他通過國民黨上層最可靠的密友戴笠開始整頓吳少樞。戴笠抓住吳少樞私放汪偽滿和上海稅務局局長邵的機會,以“縱揭漢奸,吞沒反產”的罪名,向蔣介石報告了金錢的確鑿證據。中央發布命令後不久,吳少樞被免去副市長職務,隨後又被免去上海市社會保障局局長職務,由與杜關系密切的中央委員吳開先接任。從此吳少舒壹蹶不振,被弟子羞辱的杜得救了。他完全有罪。

從1948年8月開始,蔣介石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帶著蔣經國作為特派記者,到上海實施財經緊急措施,打擊大商人、大富豪、大官僚。這個活動叫做“打虎”。知道自己被認為是上海社會復雜混亂的總根源,杜這次首當其沖,當即要求長子杜關閉圍場,前往北平躲避。

然而,他的第三個兒子杜維平被蔣經國抓住,他因在市場外出售2800股永安紗廠股票而被判入獄。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杜在上海工商金融巨頭會議上公開發難。他說,“我是個壞人,但總統上任以來,壹直把我當好人。我從來沒做過壞事。”希望當局對我兒子的案件進行調查核實,公正處理。我完全服從政府。但太子犯的是犯法的普通人,他也希望特別委員會成員壹視同仁,將核查公之於眾,以說服民眾。如果找不到公司倉庫,可以派人當向導!說完,他聲稱自己“病了”,然後離開了。

杜所說的“公司”是大兒子和二小姐所有的揚子建業公司。當時這家公司囤積的物資在上海首屈壹指。他的話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蔣介石聽說打了親戚,立即趕到上海,命令蔣經國不要硬拼。杜衛平也被釋放。

在這種形勢下,他竭力維護杜“壹把手”的尊嚴,對國民黨的怨恨與日俱增。他曾對摯友範紹說:“上海秋天無正義,勝利後無正義。”他還說:“過去帝國主義統治租界的時候,還有壹些建築秩序比較好。國民黨來了以後,只知道要錢,掠奪人民的肥肉,比帝國主義多十倍。”他甚至說,蔣介石把他當夜壺,喝完就把他扔到床下。

幾經鬥爭,他看透了國民黨政權的卑鄙腐敗。盡管他先後被授予全國面粉工業協會會長、全國棉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全國船舶工業協會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上海地方協會會長等70多個頭銜,但他對那些患有嚴重哮喘的人感到無能為力。

舊習難改

1949年,國***進行了最後的決戰。杜觀察了形勢,知道他必須作出另壹個重要的選擇。

以“好人”發家的杜甫,信奉“不再做壹件事,只做兩件事”的人生信條。多年來,他積極幫助蔣介石反***,同時又與***產黨結下了“赤子之情”。

1947年,應中國***產黨的要求,杜接受到上海參加活動的***產黨員、演員金山為“觀山門弟子”,並幫助他做工作。他還采訪了周恩來的表妹周恩珍。到1949年春,國民黨在大陸的垮臺已成定局。國***兩黨爭奪社會權貴的鬥爭愈演愈烈,杜已不能兩面討好。人民解放軍到達江南後,杜與黃炎培、張、石良、張瀾等名人頻繁接觸,***商時局。黃炎培勸他留下。據杜說,我也想通過黃炎培約他面談。黃是上海上海灘上的另壹位“大亨”。他的祖先在杜之上。在中國***產黨內做過很多工作,80歲高齡又不甘心在海外生活,他決定留在上海,迎接新時代的到來。在這種情況下,杜也考慮過留下來。

但他身上卻背負著沈重的歷史包袱:1927年4月11日晚,他在龍華荒野活埋了中***黨員、上海市總工會主席汪壽華;“四號的第二天?在12月12日的大屠殺中,他部署他的追隨者殺死了300多名***產黨員和工人倒在血泊中。杜不相信市委會無視這樣的深仇大恨。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前景真的很難預料。同時,國民黨也不希望杜成為過去的“統戰”,加強了對他的脅迫。1949年4月10日,蔣介石召見杜,要求他立即去臺灣。經過反復權衡,我決定遠離杜的政治漩渦,不在上海或臺灣省,而在香港。

1949年5月1日,杜離開黃,登上擁擠的荷蘭“寶”號客輪,向香港駛去。這艘船經過黃浦江,到達吳淞口。杜的出生地浦東高橋就在附近。四十七年前,壹個穿著打補丁衣服的鄉下男孩從這裏來到上海,赤手空拳打天下。現在壹切都被風雨吹走了。老弱病殘的杜站在船頭哭了。

壹代英雄死在湘江

杜來到香港,住在堅尼地城18號,這是杜最後的住處,是他的朋友們為他選定的。

此時杜的哮喘病越來越嚴重,其治療是中西醫並重。有4名中醫和3名西醫經常為他把脈。他們都是香港的名醫。醫生問的越多,用的藥也越多,但杜的身體壹直不見好轉。幾個月後,他自嘲說:“現在我以藥為食,以米為藥!”

生病的杜甫壹直關註著大陸的局勢,中***也在為他的回歸而努力,對上海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張的老朋友受委托在香港杜宅住了多日,多次向他宣講黨的政策。杜仍是憂心忡忡。他看到自己果然兌現了對留在上海的黃“不殺不捕”的承諾。黃八仍然過著壹貫的生活,洗澡,抽煙;後來,他得知黃響應了“改造”的號召,開始清掃街道。當黃拿著掃帚站在垃圾車前,壹張滿是灰塵的照片出現在報紙上時,杜慶幸自己沒有離開。

杜因處理法租界事務,與法國交好多年。他想搬到法國,完全遠離政治。除了仆人,杜的家人和跟隨他的顧婉需要27本護照才能去法國。杜向戰敗的臺灣省國民政府提出申請。結果臺灣省收了15萬美元的“護照費”。杜所有的產業都留在內地,只有壹筆30萬美元的房產交易轉移到香港,供應幾十個人的巨額消費。杜再也承受不起了!移動方法在這裏被阻止。

晚年在港唯壹的幸福就是娶了著名京劇演員孟曉東。當初,杜對很尊重;杜生病後,感激他的好意,壹直服侍他。杜的第五任也是最後壹任妻子。

1951年夏,杜病重。該立遺囑處理他的財產了。大家都很好奇這個大亨留給家人的財產有多少。他手下有97個仆人,高峰期只伺候壹個人。結果杜報了款:11萬。這筆錢原本是10萬美元,之前存在他在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那裏,由宋子良投資,略有盈余。現在,這11萬美元是杜的全部遺產,他過去揮金如土。

他的女兒杜美如回憶,分配大致如下:每個妻子得1萬英鎊,長子得1萬英鎊,未婚女兒得6000英鎊,已婚女兒得4000英鎊。在此之前,杜把這些年寫給他的借條都銷毀了。他對子女說:“我不希望妳們在我死後到處討債。”

分配完遺產,杜把壹切都給了得意門生,自己也下定決心去死。1951年8月16日下午,63歲的杜咽下了最後壹口氣。他的骨灰葬在臺灣省,遺願葬在上海浦東高橋,至今未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