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壹個新中國的使命已經完成,但解放全中國的道路並未走完。開國大典這天,中國還有半數以上的國土沒有解放,200多萬國民黨殘余部隊分布在中南、西南、華南、華東等地。
追殲殘敵,進軍邊疆,剿滅匪特,粉碎國民黨軍隊竄犯襲擾,平息反動武裝叛亂……人民軍隊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在人民***和國的每壹個重要關頭、每壹個重大時刻,人民軍隊總是挺身而出——
勝利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和多次邊境自衛防禦作戰,捍衛了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尊嚴;
紮實推進軍事鬥爭準備,有效震懾和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統壹的各種分裂、破壞活動;
我國政府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後,我軍部隊奉命進駐香港、澳門,依法履行防務職責;
許多官兵常年駐守在高山海島、雪域戈壁,經受著嚴寒酷熱、缺水缺氧的艱苦惡劣環境考驗,用青春和熱血保衛著祖國的萬裏邊防和遼闊海疆……
“這支軍隊規模越來越小,戰鬥力卻越來越強了。”曾多次到中國軍營參觀采訪的壹名外國記者得出這樣的結論。
60年來,人民軍隊規模壹減再減,軍隊員額從600多萬降低到目前的230萬,在大裁軍的舞臺上,壹批舊的兵種消失,壹批新的兵種和專業成長起來。今天的人民軍隊已經發展成為壹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機構精幹、指揮靈便、戰鬥力強的精銳之師。
2009年8月至9月,壹場名為“跨越―2009”的遠程機動作戰演練在從南粵大地到白山黑水的大半個中國展開。來自沈陽、蘭州、濟南和廣州4個軍區的4個陸軍師、近5萬官兵,在軍委、總部統壹部署下,拉動到本戰區以外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在陌生地區與“敵人”展開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對抗。信息主導、體系對抗、火力主戰、聯合制勝、全域戰場……全新的演習,把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新要求貫穿始終,呈現出鮮明的信息化特征。
與此同時,遠在中國大陸數千海裏之外的亞丁灣海域,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已經完成兩次輪換,先後為上百批次、800多艘中外船只護航。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確保被護船只百分之百安全的同時,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遠程機動、預警預報、快速反應、綜合保障能力也得到鍛煉和提高。
俗話說,“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國家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國家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安全統壹和穩定,我為我國擁有如此強的的軍事力量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