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還沒有“考試說明”。1977恢復高考,拉開了中國高考的大幕。有些大哥哥大姐姐參加高考,感覺最需要的就是書,也就是初高中的課本。好像只要把課本徹底嚼爛,高考就沒問題了。到1985年,雖然書店有每年的高考試題,國家教委也發布了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但沒有“考試說明”。我們不知道高考怎麽考,考什麽,怎麽復習。
學完課本,我們做了幾套老師用鋼板雕刻的模擬試題,然後迷迷糊糊的走進了高考考場。當時有初步檢查。正式高考前,有預習。這是高考前的淘汰測試。如果初試成績差,就沒有資格參加高考。我們重點中學的學生壹般不存在初試被淘汰的問題,除非成績太差。我們學校敲鐘老人的兒子學習基礎差,就來入班了,後來被初試淘汰了。
估計其他普通高中初審不合格的比例更高。那時候被淘汰的孩子就失去了高考的權利。大家都想當然,沒人想維權。誰叫妳學習差!那時候沒有堆積如山的考試資料。除了課本,學生的補充教材相對較少,學校也沒有統壹訂購教材。壹般都是學生自己買。那時候大部分家庭的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所以買書是壹種奢侈。有的同學在書店買了壹兩本書,如果得到了寶藏也不願意借給同學!
記憶深刻的是壹本書,數學物理化學,很厚。據說我能找到以上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且我是高手,所以我有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口號。模擬試題也比較少,大部分都是老師自己用鋼板雕刻,學校的打印人員打印出來的。那時候學校很窮,手工打印經常出錯。記得當時班主任找我爸,讓他幫我用單位的打印設備打印兩套試卷。我爸爸對我保密!
那時候學校沒有晚自習。學校實行走讀制,學生放學後自由活動。學生回家自習。學校不安排晚自習?甚至可能。晚上學習?沒有概念。那時候老師和家長溝通,最關心的就是孩子在家裏有沒有好好學習。我們在家書房學習,父母在外面看電視。有時候會不自覺的從門縫下偷看,父母能做的就是把電視鎖上!
所以當時的電視劇特別好看,排球女阿信,靈動休息,血疑都是美好回憶。學校統壹晚自習是上世紀90年代從湖北省黃岡中學引進的。學校領導好像得到了真相,大張旗鼓的就要上晚自習了。高級經驗?展開它。原本自由的國家變成了今天難以改革的鐵板壹塊的體制。誰發明了統壹?晚上學習?,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那時候,誌願是壹種賭註。高考前,考生已經提前填報了誌願。
從高到低,從重點大學到大專中專,能上什麽學校就等著高考成績出來,真是聽天由命!我只是錯填了提前錄取的師範院校,結果檔案被收走了,不能在財經學院學習了!如果我在財經學院讀書,我這輩子就走了壹條不壹樣的路,也不會在這裏喊窮老師了!那時候高考錄取率很低。據調查,大概在30%左右。能考上大學也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雖然沒考好,但是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爸媽高興了,把整棟樓的鄰居都請去喝酒,在院子裏擺了20多桌酒席。好像考上大學就什麽都好了,什麽都不用擔心!全國包裹配送工作將有壹個安全的鐵飯碗!
80年代的孩子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信息相對閉塞。我的愛好是運動,我的娛樂是看電視。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不像現在這麽迫切,有壹種天然的坦然。我懷念那段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