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牛奶與健康隨筆

牛奶與健康隨筆

如果真實情況是喝再多的牛奶也沒用怎麽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發現家裏喝牛奶的次數和頻率越來越高。我問過父母,他們說喝牛奶好,有營養,還能補鈣。前不久在電視上看到,2000年6月,11,國家通過了壹個“學生喝牛奶計劃”,主要由專門部門發放,讓中小學生每天課間都能喝到牛奶。目的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為什麽普通牛奶會成為提高體質的“法寶”?牛奶中的營養成分有哪些?它對人體有什麽好處?針對這些問題,老師建議我們以此為課題,進行壹些調查,查找資料,以便對此有壹個全面的了解。

壹、牛奶的化學成分和營養價值

牛奶的化學成分非常復雜,至少有100種。主要成分是水、脂肪、磷脂、蛋白質、乳糖和無機鹽。普通牛奶的主要化學成分有:

濕度:87.5%

脂肪:3.5%

蛋白質:3.4%

乳糖:4.6%

無機鹽:0.7%

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其中8種不是人體自身合成的。這些氨基酸被稱為必需氨基酸。如果我們吃的蛋白質包含了所有的必需氨基酸,這種蛋白質就叫做總蛋白質。牛奶中的蛋白質是全蛋白。

牛奶中的無機鹽也叫礦物質。牛奶含有陽離子如Ca2+、Mg2+、K+和Fe3+以及陰離子如PO43-、SO42-和Cl-。此外,還有微量元素I、Cu、Zn、Mn等。這些元素大多在人體發育、生長和代謝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鈣是人體中含量最高的無機鹽,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人體內90%的鈣集中在牙齒和骨骼中。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鈣,孕婦、成人和中老年人也是如此。缺鈣會影響牙齒和骨骼的正常發育,導致佝僂病。自然界中的鈣以結合態存在。只有被植物被動吸收形成生物活性鈣,才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牛奶中含有豐富的活性鈣,活性鈣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之壹。1升鮮奶含活性鈣約1250毫克,在眾多食物中居首位,約為大米的101倍,瘦牛肉的75倍,瘦豬肉的110倍。良好的吸收對補鈣尤為關鍵。所以“牛奶可以補鈣”的說法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牛奶還有壹個很大的優勢,就是相對於很多動物蛋白的高膽固醇,牛奶中的膽固醇含量更低(牛奶:13mg/100g;瘦肉:77 mg /100 g)。值得壹提的是,牛奶中的壹些成分還可以抑制肝臟產生膽固醇的量,這樣牛奶也可以降低膽固醇。

二、世界各國及中國乳制品消費情況

其實早在中國提出“學生喝牛奶計劃”之前,就有很多國家和民族把牛奶作為提高民族身體素質的法寶。目前,壹項全球性的“學校牛奶計劃”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在談到二戰後歐洲的重建時,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曾說:“沒有什麽比給孩子們提供牛奶更重要的了!”。二戰後,日本人甚至提出了“壹杯牛奶使壹個民族強大”的口號,大大提高了戰後壹代人的身體素質。歷史上,美國居民也曾通過“三杯牛奶”運動解決鈣營養問題。乳制品已經成為西方人的主要食物。

目前世界乳制品年均消費量為100kg,而我國僅為6 kg,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壹。這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以及對牛奶的認識有關。為此,我們展開了壹項調查。調查的對象主要是身邊同學的父母和他們的壹些鄰居親戚(附:問卷),不能代表全部,但也能在壹定程度上說明問題。調查結果顯示,過去80%的家庭不經常喝牛奶,20%的家庭甚至從來不喝牛奶。只有20%的家庭有喝牛奶的習慣。很多家庭表示,只是在嬰兒時期把牛奶作為孩子的主食,後來稍微大壹點就不再強調喝牛奶了。關於“妳用什麽方法給孩子補充營養”這個問題,60%的家長選擇購買昂貴的營養保健品,75%的家長選擇購買壹些高級食品。只有不到10%的家長選擇每天給孩子送壹杯牛奶。這些主要是因為對牛奶營養不了解。妳知道牛奶的營養價值嗎?在回答中,30%“不知道”;60%“略知壹二”;只有10%“知道”。

知識的匱乏使得人們普遍認為牛奶只是壹種可有可無的食物,乳制品消費嚴重不足,直接導致我國居民每日膳食鈣攝入量嚴重不足。多項營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每日膳食鈣平均攝入量僅為400 mg左右,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膳食鈣平均攝入量為800-1200 mg,是我國的2至3倍。同時,調查顯示,最需要鈣的嬰幼兒、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人、孕婦等人群的鈣攝入量也不足標準的60%。這說明我國居民普遍缺鈣。缺鈣不僅會導致佝僂病、骨軟化癥、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等常見病,還會影響骨骼的充分發育。

青少年是人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合理的飲食和充足的營養必將為未來的身體和智力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每天給孩子喝250毫升鮮奶或30-40克奶粉。則可獲得300毫克的鈣、7-8克的優質蛋白質和相當多的微量元素。這樣堅持下去,孩子的體質、身體素質、智力發育將在5到10年或更長時間內得到根本改變。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調查結果也顯示,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加深,在各種媒體的宣傳下,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牛奶的營養價值,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像我家壹樣有意識地將牛奶納入日常食譜。為了健康,全家人每天壹杯牛奶的習慣正在形成。我們還特意走訪了幾家超市,詢問了奶制品的銷售情況。他們都表示,近兩年乳制品尤其是鮮奶的銷量壹直在上升。下午剛到的鮮奶,壹般第二天中午就賣完了。據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專家預測,未來五年我國乳制品消費將大幅增長,年增長率有望達到15%以上。

三、如何選購乳制品?

既然乳制品是壹種可以陪伴人類生活的食品,那麽如何正確選擇和飲用也是值得關註的。目前國內市場上的乳制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液態奶,包括滅菌奶、超高溫滅菌奶、酸奶、乳酸飲料。另壹個是奶粉。

液態奶主要是鮮奶,也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乳制品之壹。(據調查,60%的人喜歡喝鮮奶。)既然是鮮奶,就貴在壹個鮮字。它的新鮮度和質量檢驗尤為重要。調查還發現,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鑒別和選擇。以下是壹些鑒別鮮奶新鮮度的簡單方法:

方法1感官鑒別:鮮奶(滅菌乳)乳白色或微黃色,具有鮮奶固有的香味,無異味,液體均勻,無沈澱、無凝結、無雜質、無異物、無粘性。

方法二:將牛奶滴入清水中,不融化即為鮮奶;如果融化了,就不是鮮奶了。如果是瓶裝牛奶,只要在牛奶上部觀察到變稀現象或者瓶底有沈澱,就不是新牛奶。

方法三煮沸試驗法:取約10ml乳樣於試管(或透明玻璃杯)中,置於沸水中5分鐘觀察。如果有凝結或絮狀物,說明牛奶不新鮮或已經變質。

另外要註意純牛奶和含乳飲料的區別:純牛奶也叫鮮奶,純鮮奶。從產品的配料表可以看出,這款產品的成分只有壹種,即鮮奶。區分純牛奶質量的主要指標有兩個:總幹物質(也叫全脂乳固形物)和蛋白質。這兩項指標的內容壹般都會在產品的包裝袋上寫明。它們的含量越高,牛奶的營養價值就越高,壹般來說價格也就越高。另外,受消費者歡迎的酸奶是純牛奶發酵而成的,所以酸奶也是純牛奶。

含乳飲料允許用水沖調。從配料表可以看出,除了鮮奶,這種乳飲料的成分壹般還包括水、甜味劑、果味劑等。,而水往往排在第壹位(國家要求配料表中的成分要按從高到低的順序列出)。按照國家標準,含乳飲料的含乳量不得低於30%,也就是說含水量不得高於70%。因為含乳飲料不是純牛奶制成的,其營養價值無法與純牛奶相比。

值得註意的是,市面上含乳飲料的包裝袋上還有壹些用大字書寫的“活性乳”、“鮮奶”等模糊名稱。仔細看會發現旁邊有壹行小字“含乳飲料”,但個別產品連這壹行小字都沒有,配料表上只加了壹個“水”,需要仔細閱讀才能分辨清楚。

第四,科學喝牛奶

大家都知道喝牛奶好,但是喝牛奶有很多講究。如果飲用方法不當,牛奶不僅對身體沒有幫助,還可能造成壹些傷害:

1,不要喝生牛奶,喝鮮奶要高溫加熱,防止病從口入;

2.有些人習慣空腹喝牛奶,這是不科學的。因為空腹吃飯會讓腸道快速蠕動。而且牛奶中的蛋白質會很快轉化為能量被消耗掉。牛奶中的營養物質無法消化吸收,就排到了大腸,無形中造成了浪費。最好先吃點東西再喝牛奶或者邊吃東西邊喝。

3.牛奶中80%的蛋白質是酪蛋白。當牛奶的pH值低於4.6時,大量的酪蛋白會凝集沈澱,難以消化吸收,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因此,不宜在牛奶中添加果汁等酸性飲料。

4.有些人喜歡用牛奶代替開水服藥。事實上,牛奶明顯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牛奶容易在藥物表面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水不溶性物質,從而影響藥效的釋放和吸收。服藥前後1小時不要喝牛奶。

5、不宜多喝冷牛奶,因為冷牛奶會影響腸胃蠕動,引起輕度腹瀉,使牛奶中的大部分營養物質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6.不宜長時間高溫烹飪。牛奶中的蛋白質在高溫的作用下會從溶膠態變成凝膠態,導致沈澱,降低其營養價值。

可見,牛奶確實營養豐富,是壹種方便、實惠、經濟、營養的食品,值得推廣。沒想到,普通牛奶也有這麽多學問!其實不止是牛奶。世界上的壹切都蘊含著大量的知識,等待我們去發現和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何合理喝牛奶?

人們經常喜歡在早餐時喝壹杯牛奶,這很好。因為早餐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壹整天的工作和學習效率。理想的早餐不僅要有壹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還要有適量的蛋白質食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牛奶除了提供優質蛋白質外,還含有豐富的鈣和維生素B2,但也應配以澱粉類食物,如饅頭、面包、面包卷、蛋糕、粥等。提供碳水化合物,使飲食均衡。其他時間

偶爾,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在下午4點左右,65438+晚餐前0-2小時喝點牛奶作為飲料,也可以在晚上睡覺前喝點牛奶,可以幫助睡眠,還可以配幾塊餅幹喝。

2.怎麽喝牛奶有利於鈣的吸收?

牛奶中鈣的含量非常豐富,每100克牛奶中可以達到100 ~ 110毫克,而且這種鈣是天然的乳鈣,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牛奶很容易喝,但要達到真正的補鈣目的,需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1.不要空腹喝牛奶。因為空腹時牛奶在胃裏停留時間短,會影響牛奶的消化吸收,所以最好邊吃東西邊喝。

2.每天多次喝少量的牛奶比壹次喝大量的好,可以讓身體吸收更多的鈣。

3.避免與壹些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同食,因為草酸會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

3.牛奶可以和豆漿壹起喝嗎?

豆漿是將大豆粉碎,提取水溶性成分,通過離心過濾除去不溶物後得到的產品。豆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被譽為“蔬菜肉”。還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賴氨酸和色氨酸。許多氨基酸的組成和含量與FAO/世衛組織提出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模型基本壹致。

豆漿含鐵高,鈣低,水溶性維生素豐富,脂溶性維生素較少。豆漿與牛奶混合後,不僅能產生壹種容易被人們接受的風味,還能補充牛奶中的含硫氨基酸、鈣和脂溶性維生素,豐富和平衡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市面上最常見的豆漿產品是豆漿中含有5%的奶粉或者30%的鮮奶,所以我們可以將豆漿和牛奶按照壹定的比例混合在壹起,得到更加營養均衡的飲食。

4.早晚壹杯牛奶的五大好處是什麽?

1.牛奶中含有鉀,可在血壓高時保持動脈血穩定,降低中風風險;

2.牛奶中的碘、鋅、卵磷脂可以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

3.牛奶中的鎂能增加心臟和神經系統的抗疲勞能力,牛奶中的鋅能促進傷口愈合;

4.牛奶中的鈣可以增強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

5.牛奶中含有L-色氨酸等物質,睡前喝可以促進睡眠。

5、母乳餵養嬰兒的7項原則

1.不需要加水。

3個月以下的嬰兒腎功能不健全,體內水分過多,容易引起水中毒。實踐證明,只要孩子吃完不上吐下瀉,就應該餵純牛奶,這樣餵養的新生兒體重會迅速增加。

保留奶皮

牛奶在加熱過程中,表面往往會產生壹層薄膜,稱為奶皮。很多人都喜歡把這層奶皮扔掉。其實奶皮富含維生素A,對眼睛健康有益。吃牛奶的寶寶如果長期喝去掉奶皮的牛奶,會有眼疾。

不要過度

以牛奶為主食的寶寶,每天喝牛奶不要超過1 kg,否則會有隱性的便血,久而久之容易發生貧血。

4.牛奶“怕酸”

喝牛奶的孩子容易大便幹燥,排便困難。其實只要適當減少奶量,加點糖,問題就解決了。如果讓孩子經常喝果汁,不僅影響不好,還會影響健康。因為牛奶中的壹些蛋白質遇到這些酸性飲料會形成凝膠狀物質,變得難以消化吸收。喝果汁的時間要和餵奶的時間分開,壹般以餵奶壹小時為宜。

不要混合米湯

有些家長喜歡用牛奶拌壹些米湯、米粥再餵給孩子吃,這也是壹種錯誤的吃法。有人做過實驗:牛奶和米湯在不同溫度下混合後,維生素A大量流失。如果孩子長期維生素A攝入不足,就會發育不良,體弱多病,所以最好給孩子分別餵牛奶、奶粉和米湯。

6.科學絕緣

有的家長為了方便,把煮好的牛奶放在保溫杯裏,壹旦寶寶哭鬧想吃奶,就可以把牛奶倒進瓶子裏餵。這樣確實方便,但是不科學。在牛奶中,細菌每20分鐘可繁殖壹代,3-4小時後牛奶會變質。此外,保溫杯內的恒溫會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

7.不要喝太多冰凍牛奶

很多家長為了方便或者買不到牛奶,往往壹次買很多袋鮮奶,然後放在冰箱裏,邊吃邊拿。但是牛奶冷凍後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質被分離,酪蛋白以顆粒的形式分散在牛奶中。即使再加熱融化,牛奶的口感也會明顯變得稀薄,營養價值也會大打折扣。所以,不要多喝凍奶。另外,凍奶會增加腸胃蠕動,引起輕度腹瀉。感冒、傷風的孩子如果喝了凍奶,病情會加重。

6.9種人不能喝牛奶?

1.腹部手術後患者:腹部手術後患者常出現脹氣,這是胃腸道暴露和手術創傷所致。牛奶中含有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腸道中難以消化。另外,牛奶中的乳酸菌發酵後會產生氣體,加重脹氣,不利於腸道蠕動的恢復。

2.有液性食管炎和食管裂孔疝的人:液性食管炎是由於食管下括約肌壓力降低,胃和十二指腸液流入食管而引起的炎癥。研究表明,含脂肪的牛奶可使食管下括約肌縮小,增加胃液或腸液反流,加重食管炎。

3.腎結石的病人:睡覺後尿量減少,尿中各種有形物質增多,可使尿液變稠。因為牛奶含鈣多,腎結石大多含鈣。結石形成最危險的因素是尿液中鈣濃度短時間突然升高,喝奶後2-3小時是鈣通過腎臟排除的高峰。此時處於睡眠狀態,尿液濃縮,使更多的鈣通過腎臟,容易形成結石。所以腎結石患者睡前不宜喝牛奶。

4.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牛奶中的低價揮發性脂肪酸對腸道有刺激作用,所以患潰瘍性結腸炎時喝牛奶會加重癥狀。

5.缺鐵性貧血患者:牛奶雖然營養豐富,但鐵含量低,食物中的鐵必須在消化道內轉化為二價鐵才能被吸收利用。但這種轉化容易受到牛奶中高磷、高鈣的影響,會使體內的鐵與牛奶中的鈣磷鹽結合成不溶性含鐵化合物,使體內的鐵更加不足。

6.牛奶會加重膽囊炎和胰腺炎: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和胰脂肪酶,喝牛奶會增加膽囊和胰腺的負擔,從而加重病情。

7.胃病、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牛奶會引起胃酸大量分泌。當牛奶剛剛流入時

當妳在胃裏時,可以稀釋胃酸的濃度,減輕胃酸對十二指腸潰瘍的刺激,使上腹部稍有緩解。過壹段時間,牛奶還會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大量分泌,加重病情。

8.對牛奶過敏的人:牛奶過敏是嬰兒和部分人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的過敏反應。癥狀有腹痛、腹脹、嘔吐、濕疹等。嚴重者可出現白內障、腹水、驚厥、全身水腫等癥狀。

9.乳糖不耐受:如果體內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能在小腸消化吸收,直接進入大腸發酵,引起腹脹、腹音、排氣或腹瀉等癥狀。

7.喝牛奶會上火嗎?

牛奶味甘,性平,有補虛、益肺胃、生津潤燥、止渴的功效。牛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牛奶中含有多種免疫蛋白,如抗沙門氏菌的抗體,所以喝牛奶對疾病有很強的身體抵抗力。說喝牛奶“上火”,沒有科學依據。

8.為什麽不提倡空腹喝牛奶?

有的人早上起來,空腹喝壹大杯牛奶,以為是最滋補的,然後就趕著去上班。這可不好。因為是空的,奶在胃裏停留時間短,不能充分水解而迅速進入腸道,影響了奶的消化吸收。另外,有的人空腹喝牛奶2-3小時後可能會肚子疼,拉肚子,1-2拉肚子後壹切恢復正常。這是因為這類人體產生的乳糖酶很少或非常少。空腹喝大量牛奶後,牛奶中含有的乳糖不能及時消化,而是被腸道內的細菌分解產生大量氣體和酸,刺激腸道收縮,加強腸道蠕動,從而引起腹痛、腹瀉。這種現象被稱為乳糖不耐受。

解決辦法是避免空腹喝大量牛奶,而是提前吃壹定量的其他食物或與其他食物壹起吃牛奶,以降低乳糖在腸道中的相對濃度,使細菌緩慢分解,分解產物逐漸被吸收。比較好的方法是用酸奶代替鮮奶,因為酸奶是用乳酸菌發酵牛奶產生乳酸,降低乳糖含量,可以避免乳糖不耐受。

9.夏天吃冰品需要註意哪些方面?

1.吃飯前兩小時或睡前請不要吃冷食。

2.劇烈運動和出汗後不要馬上喝涼水或吃東西。

冷食。

患有哮喘、冠心病、高血壓、胃炎、胃潰瘍或消化不良的人應避免吃生冷食物。

4.胃酸過多和胃潰瘍的人應避免酸味冷飲。

很多冷飲或冰品都是含糖量高、熱量高的食物,糖尿病或肥胖人群應避免食用。

6.喝冷飲,吃冰品,要註意清潔衛生,避免吃壞肚子。

7.在享用冷飲和冰品時,應細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

8.兒童、老人或婦女在經期應盡量避免吃生冷食物。

9.口渴的時候不要嚼冰塊消暑,以免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