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看待黃巾起義

看待黃巾起義

烏合之眾。

自然經濟下的農業生產方式,地主階級刻意的愚民政策,決定了農民階級愚味落後的本性。不管統治如何腐朽,農民起義都是很落後的反抗方式,更多的時候,帶來的都是生產力的嚴重破壞,甚至逆歷史潮流而動。

經歷過文革之後,現在我們很難解,中國古代等級森嚴的封建秩序,古代讀書有功名的人,在他們眼中,即使是面對當上皇帝的朱元璋,雖然不得不崇拜,但是骨子裏還是有知識分子的清高,這曾經讓朱元璋惱火過,為此可能還搞過文字獄,本朝太祖,也將其稱之為臭老九。這可能都是有原因的。

很早之前的古人,畢竟不象今天這樣的奴化功利,是最講究氣節的,對於農民,更多的時候是鄙視,近代以來,知識精英已經惰落到跟奴才壹個德性了,

但是必須承認,沒有知識分子支持,純粹的農民起義,就是壹群烏合之眾,

在封建時念過書的,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忠孝禮儀是最起碼的準則,真正很有水平的人 從來都是為地主階級服務,少有去參加農民起義,農民起義即使有了上百萬的軍隊,改變不了烏合之眾的本質,最多修成了壹方軍閥。

但是,農民起義卻會給地主階級的利益,給生產力帶來極大的破壞,勢必得到地主階級的全力反抗。地主們並不是在為哪個王朝鎮壓農民起義,而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去鎮壓。

因此不關漢王朝腐朽壹點事。

中國歷史上爆發過無數的農民起義,但只有朱元璋成功過壹次,建立了大明,其他時候,農民起義都在為地主階級的改朝換代當炮灰,最後勝利的還是地方豪強,封建貴族。

朱元璋,了不起呵。其實是他運氣好,黃巢李自成洪秀全他們,水平不比朱元璋差。

朱元璋成功,是因為他所領導,嚴格來講,不是農民起義,而是漢民族的獨立革命,元朝的民族壓迫政策,過於露骨,在壹百年時間裏面,很少開科舉,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沒有出路,才不得已投奔朱元璋,因此,從壹開始,就可以得到漢族地主階級,知識精英的支持,再加上廣大農民作主力,才成就了歷史上唯壹的壹個農民皇帝。

所以,只有朱元璋身邊有劉伯溫,李自成身邊沒有,黃巢身邊沒有,洪秀全身邊沒有,

中國除元朝不開科舉,把地主鄉紳知識精英,都逼到反元大業中外,其他所有的朝代,沒開科舉,也有舉薦等渠道,網絡天下英才,知識分子都有出路,況且正統漢人朝代,那時候還不流行,造反有理,

朱元璋壹討飯的出身,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驅除胡虜,恢復中華,這些口號,他哪裏提得出來。

洪秀全運氣就不好了,提出了耕者有其田,但驅除胡虜,恢復中華,這個口號都沒提出,可見其領導層理論水平之差。碰上曾國藩,李鴻章這種有水平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滅亡是遲早的事。

李自成更差,把北京城都給打下來了,還是改變不了流寇的本性,進了北京,稱帝他倒知道,可他連皇帝是代表誰的都搞不清楚,哪有地主階級的頭子去拷打地主官僚的道理。結果,生生把吳三桂給拷反了,丟了這唾手可得的江山。

農民沒水平,終究是烏合之眾,根本成不了大氣。

農民造反要成功,要麽自己念書,很有水平,辟如本朝開國太祖。

要麽,時勢造英雄,碰上蒙古人那麽蠢,以漢人制漢人的道理都不懂。所以可以出個朱元璋,可惜同樣的錯誤,是人就不會犯第二次,歷史的作用就是,以史為鑒,道理就在這裏,滿清入關後,清王朝就聰明多了,滿漢壹家,華夷不分,即使出了個洪秀全,照樣有曾國藩這樣的人才去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