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陳景河如何做到這壹點上存在著尖銳的分歧。他是趁人之危的資產掠奪者,還是發現了金礦開采的煉金術,可以變廢為寶,把國有垃圾變成大量現金?
從廈門坐長途汽車,沿著武夷山脈向西,在崇山蜿蜒的高速公路上行駛3個小時。妳會遇到壹個叫紫金山的金礦,站在風化礦的邊緣往下看,妳會看到壹個由層層“梯田”組成的露天礦坑。這個深達200多米的坑,寬1 km,寬1.5 km。幾十輛鏟車像甲蟲壹樣在斜坡上爬上爬下。爆破後,機械鏟將含有黃金的石頭運送到巨型裝卸車上。通過這次大規模露天開采,紫金山1138米海拔降低了300多米。壹位當地政府官員自豪地說,假以時日,“移山填海”的神話可能會成真。
作為國內最大的單體露天金礦,紫金山金礦今年上半年生產黃金8.1噸,預計全年黃金產量將超過17噸。在紫金礦業,地位非常突出——每年為公司貢獻近三分之壹的黃金產量。
但十多年前,紫金山金礦在當時只被評價為中小型礦床。1984-1995,在地質部對紫金山金銅礦進行地質勘探,歷時11年後,國家經貿委黃金管理局批復紫金山金礦工業儲量僅為5.45噸,平均品位3.24克/噸。紫金山金礦作為壹個開采價值不高的貧礦,差點被地質部和中國黃金協會判了死刑。
然而,技術出身的陳景河顯然不相信這壹官方數據。陳景河在紫金山多年礦產勘查積累的豐富經驗基礎上,采用新的工藝路線和評價技術,進行了大量補充勘探,增加了儲量。他隨後得出結論,在現有的市場價格和開采技術條件下,紫金山金礦可利用的黃金儲量達到200多噸,達到了超大規模。此外,根據他“上有金,下有銅”的大膽推斷,這裏還發現了儲量超過250萬噸的銅礦。
這壹重新發現,使紫金礦業開始了跨越式發展進程,價值數百億元的金、銅不斷被開采。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05年礦產黃金總量為178.556噸,其中紫金礦業占8.55%,居全國第壹。全國黃金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362億元,其中紫金礦業占22.39%。
紫金礦業之所以能取得行業第壹的效益,就是處處從細節入手,精打細算降低成本。目前紫金山1、2、3號礦區平均礦石品位約為0.6g/噸、0.5g/噸、0.3g/噸。如此低的品位壹般被黃金公司視為雞肋,但在陳景河眼裏卻是不折不扣的“富礦”。
陳景河從低品位金礦中“淘金”的是他的非常規開采技術。在我國,金礦的常規開采工藝是購買大型研磨機,將礦石磨成粉末,逐步分離出汞金和金細粉,然後進行冶煉。但經過反復考慮,陳景河選擇了南方不常用的堆浸工藝:將大量磨碎的礦石堆在壹起,用化學溶液稀釋礦石中的黃金。
紫金山金礦的技術秘密壹直被應用到陳景河後來收購的其他金礦的開采中。目前國內黃金企業的綜合成本在80元/克以上,紫金礦業的黃金綜合成本已經控制在60元/克以下——成本如此之低,是紫金礦業獲取高額利潤的法寶之壹。
高速膨脹
1982,陳景河是壹名剛畢業的大學生。那壹年,他從福州大學地質系畢業,分配到上杭縣壹家礦業公司。上杭縣是閩西的壹個小縣城,距離廈門200公裏。1993年,地方政府獲準開發紫金山金礦,邀請陳景河擔任新成立的上杭縣礦業公司總經理。這個當時只有300萬元起家的縣級國有小企業,就是紫金礦業的雛形。當時中國的礦山企業普遍規模小,技術落後,被視為“夕陽產業”。
紫金礦業副董事長蘭表示,當時敢於接手是因為他能找到低成本開發的手段,他堅信紫金山金礦的真實儲量被嚴重低估。
當時,國際金價跌至每盎司300美元的低點,但據陳景河稱,黃金的大規模復蘇不僅勢不可擋,而且如火如荼。紫金礦業未來的發展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
在塔吉克斯坦壹個廢棄的黃金冶煉基地,高爐旁邊是前蘇聯轉型期的舊工廠場景。礦區隨處可見廢棄的軌道車,壹半銹跡斑斑的車輪埋在塵土中,入口處的通風設備已經損壞。這是塔吉克斯坦最大的黃金生產商seraph Shang金礦核心產區破敗不堪的景象。
然而,陳景河的出現給這個深陷破產泥潭的老礦帶來了希望。2007年6月5438+10月,紫金礦業獲得購買六翼天使尚進礦大部分股份的獨家權利。今年6月5438+10月,陳景河完成了這筆交易,以支付8000萬美元和承擔債務為代價,獲得了工廠100%的控制權。
北京泰伯國際能源公司總經理金聖去過塔吉克斯坦的金礦。在她的印象中,當地氣候惡劣,夏天的氣溫通常很熱,灰塵在草地上飛舞。“我們向六翼天使尚進礦派出了7名專家,為期3個月,但我們來不及做出決定,但紫金礦業在來後不久就簽了合同。”金聖說。
具有專業背景的陳景河收購項目的速度令人驚訝。他很清楚自己的金礦能有多少礦石變成成品黃金,並以此為榮。目前,瀕臨破產的國有礦山六翼天使上金礦經過壹系列技術和管理改革,已迅速盈利,預計2008年利潤超過6543.8+0億元。
熟悉紫金礦業的中國礦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益康表示,陳景河管理模式的關鍵在於其獨特的評價眼光。“他擅長收購那些低品位的礦山,運用經濟地質理論對礦山進行評估,往往能發現壹般人很難看到的開采價值。”
到2007年底,由於不斷的收購,紫金礦業已經成為年產礦產金60噸、儲量61.8億噸的龐然大物。其產量比排名第二的中國黃金高出1.7噸,成為“中國黃金第壹股”。目前紫金礦業黃金開采業務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占比超過60%。除黃金外,紫金礦業還拓展了銅、鋅等其他有色金屬領域,是中國第五大銅精礦生產商和七大鋅生產商之壹。
然而,很難發出訪問陳景河的邀請。在礦資異常活躍的福建,這個出生在閩南山區的客家人並不知名,但他可能是某些珍稀物種最後的幸存者。他幾乎擁有作為采金行業獵人的所有優勢——低調、個性強、善於進攻、手段高明。
自去年以來,陳景河出席了壹系列高調的國際簽約儀式,旨在完成紫金礦業從壹家模糊的第三世界礦業集團向壹家成熟的國際礦業公司的轉型。去年7月,他與俄羅斯簽約,購買該國壹家大型鉛鋅礦公司的股份;幾個月後,他還與蒙古壹家礦業公司達成協議,收購中央省壹家大型金礦70%的股份。香港道亨證券(Dao Heng Securities)分析師袁詠儀表示,在眾多收購交易中,僅消化最近在中亞和蒙古的金礦項目,紫金礦業的年利潤就將增加6543.8億元,並提振其股價。
目前,紫金礦業的戰略版圖已經突破亞洲和歐洲,延伸至南美和非洲。在陳景河的辦公室裏,掛著壹幅張全新的非洲地質和礦產資源圖。在中國和中亞擁有20多個大型金礦後,他將目光投向了那裏。
妳能走多遠?
長期以來,紫金礦業壹直是上市公司和家族企業的完美結合。它擁有壹個大型礦業公司所必需的專業團隊——董事長、副董事長羅英男、劉和藍四位執行董事。他們有壹個共同點:都是福州大學的,其中劉是資本運作的高手,羅英男擅長管理,蘭擅長礦產。
但他們並不是真正控制紫金礦業的人。以陳發樹、柯希平、胡為代表的福建上杭縣本土民營資本如果聯手,將對這家公司擁有絕對的控股權。目前他們三家* * *持有紫金礦業36.1%的股份,超過了紫金礦業目前的第壹大股東——閩西閩航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雖然這些家族關系密切,但他們是如何通過資本紐帶控制這家著名的礦業公司的,壹直鮮為人知。
也許正因為如此,作為壹名職業經理人,陳景河非常謹慎,他甚至不會告訴妳他下壹站將飛往何處。對陳景河來說,眼前的任務可以說是艱難的平衡。如今,他的很多收購被同行稱為敵意收購,夾雜著很多不光彩的行為,比如收購雲南麻栗坡鎢礦,至今仍被資本市場質疑,因為涉及行賄和與當地人打架。
但是陳景河對此並不感到內疚。他在業績會議上告訴投資者代表,他只關註股東價值和利潤。事實上,雖然紫金礦業已經成為社會和資本市場的眾矢之的,但陳景河有資本在業內擺出壹副獨壹無二甚至超凡脫俗的姿態,因為正是憑借著他大膽的並購、嫻熟的管理和流暢的公關,才讓紫金礦業在國內黃金礦業中處於令人羨慕的地位。
最近,每當陳景河向海外投資者吹噓紫金近年來的成就時,他總是提到公司的壹個新目標——到2020年,使紫金礦業的銷售收入達到6543.8+000億元,從而成為全球礦業的頂級玩家之壹。
要實現這個目標,這就給這個已經擁有618噸可采儲量的黃金生產企業提出了壹個難題:到哪裏去尋找足夠的可采儲量?
目前,包括中國黃金集團在內的國內四大黃金生產商已經在瘋狂地尋找礦產,並且已經開始收購當地儲量只有幾噸的小金礦。要知道,前幾年金價低的時候,這種礦是很冷門的。
放眼國外,在金價創下歷史新高後,全球三大金礦商——加拿大的BarrickGold、南非的AngloGoldAshanti和美國的Newmont Mining都在加緊尋找生產性礦產。
礦業巨頭的肆意擴張,使得很多金礦的收購成本越來越高。劉益康表示,基於黃金價格中長期不樂觀,紫金礦業國際化短期內難以取得巨大突破,未來幾年紫金礦業的增長可能會放緩。
目前紫金礦業在伊朗薩裏古奈金礦、菲律賓萊潘托項目、巴布亞新幾內亞神秘谷金銀礦、瓦菲戈爾普金銅礦等項目均已終止或前景不明朗,降低了資本市場對公司未來的預期。
7月底,紫金礦業也在甘肅文縣陽山金礦采礦權的爭奪中出局,呼聲不高的中國黃金集團意外勝出。目前,中國黃金(600489。SH),儲量660噸,在國內黃金企業儲量排行榜上暫時領先。這個結果可能會讓冒著酷暑千裏迢迢趕來參加申辦的陳景河感到極度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