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什麽意思
性取向什麽意思,妳了解嗎?關於性取向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性取向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代名詞。總是在我們套鏈戀愛感情觀的時候回有這樣的性取向問題拋向我們,那麽真正的性取向什麽意思,壹起了解壹下吧。
性取向什麽意思1性取向是只壹個人對男性、女性或兩性產生持久的感情、愛情或性吸引。
當然,從內涵的角度而言,性取向其實是與其他(某些性別的)人群的壹種關系。因為性取向並非單單依賴於性行為對象的選擇,也包括在愛情、依賴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向的需求,比如崇拜愛慕、***同目標與價值觀、互相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
性取向類型
異性戀 就算是不同的國家地區、文化差異,異性戀仍是以壓倒性優勢成為主流的性取向,占據總人口的90%以上,因此異性戀也被稱為“正常性取向”。
同性戀 同性戀是除異性戀之外最為常見的性取向。截至如今,全世界已有30個國家或地區,承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和民事合法化。
雙性戀
雙性戀作為特殊性取向最典型特征便是“男女通殺”,對同性和異性都具有同樣的吸引力,並且願意與之在壹起。另外,據美國調查發現,雙性戀中女性占多數,達到雙性戀總體的70%。
無性戀 無性戀者在性取向上其實具有壹定的缺失性,也是無性戀者的特點:只能在精神上或審美上感覺到被吸引,但是無法產生性吸引。
性取向什麽意思2‘第四性取向’的意思解析
無性向(英文:Asexuality)又叫第四性取向,是壹種新的性取向類別,因為與異性向、同性向和雙性向截然不同,被稱為"第四性取向",它指的是對性和愛毫無興趣的群體,也稱"無性戀"。
這個世界除了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還有壹種叫做無性戀,也被成為第四性取向。英國媒體於8月22日報道了壹篇無性戀者的文章,記錄了全球11個無性戀者想說的話。
來自中國的25歲於之認為,“我壹點不認為沒有性我錯過了什麽,我覺得性愛只是浪費時間。”
來自日本的42歲榮子認為,“就好妳當人餓了,他們會吃東西,如果不餓,便不吃。”
來自意大利的20歲米歇爾認為,“無性戀者並不意味著性無能或者害怕做愛。”
情感困惑加導師/信,壹對壹免費分析
什麽是第四性取向?
所謂‘第四性取向’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性戀者,就是崇尚生活或是感情中不摻雜任何性愛成分,他們認為性愛就不算是純粹的`生活。與同性戀相同,無性戀者也無法得到人們的理解。
加拿大心態學家指出,全世界約有7000萬人感受不到同性、異性的吸引力,屬於無性戀者,應被歸為第四性。
加拿大教授蓋爾博指出,由於該類人是社會的潛在勢力,思想不同於主流趨勢,常感覺到孤獨,社會應以寬容胸懷,同等看待各種性別傾向的人。教授認為,無性戀者人群應該大體分為兩大類:A類無性戀者仍有性沖動,但絕對不會把這種性沖動向同性或異性表達出來;B類人群則是徹底感受不到性沖動。
研究指出,某些無性戀者(第四性取向的人)還是會想和他人保有親密的情感關系,甚至會有人利用試管嬰兒的方式生子,以避免生理關系。
加/信,壹對壹免費分析情感問題
無性戀者(第四性取向的人)數量有多少?
無性向的簡稱為"xal"和"al",這三個字母是從無性向的完整英文單詞中選出的。無性向者是指壹些不具有性傾向的個體,即不對雄性或雌性任壹性別表現出性傾向的壹種傾向,不過無性向是否是壹種性傾向到目前為止都還有爭議。
對雄性和雌性都持著壹種較冷淡的態度,不會對任何壹方產生興趣,但會因自己的性別或日常經歷而對某壹性別多出壹些好感。無性向者對本物種個體難以產生很多好感,亦不多會出現厭惡。2012年8月20日,加拿大布魯克大學副教授博蓋特的研究表明,全球約有7000萬人為無性向者。
數以千計的人現時宣稱他們對性毫無興趣,並"樂於成為無性向者",而這壹"無性革命"發展迅速,牽涉人數直逼同性向者的數目。
英國壹項研究發現,約1%的成年人對性完全不感興趣,與估計3%的同性向者人數相去不遠。這壹數字比科學家預期的要高,顯示"無性"應被視為壹種正式的性取向。
如果這壹傾向是人類性取向的壹種類型,或許它很快便會引起更多人的註意。其中壹些活躍分子已蠢蠢欲動,吸引別人註意及呼籲大眾接納無性向者,例如,壹個自稱"無性視野及教育網絡"的組織就在網上開設商店,售賣寫有無性口號的T恤和皮帶。另外,美國壹個無性向者組織宣稱他們目前有過千名會員。
無性向是壹種正在快速增漲的性傾向。在壹個無時無刻不在向人們宣稱性是人生的終極意義的世界裏,壹部分為數甚眾的男男女女,同性向者、異性向者或雙性向者開始覺得性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數據證明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成為無性向者,甚至在完全不了解這個概念的情況下!
在關於性傾向的調查中,勾選"對任何性別都不感興趣"的人數從1994年的1%增加至2013的3%。以此增速,不久之後,英國就會有跟同性戀數目同樣眾多的無性向者。這股新崛起的第四性潮流跟六十多年前的同性戀運動有關。雖不至於遭受早期同誌權利提倡者的磨難,但是偏見仍然是無性向者生活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