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戲劇的舞臺提示內容

戲劇的舞臺提示內容

壹. 舞臺布景

作為舞臺表演形式的壹種,舞臺布景對於音樂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僅能夠為劇目創造適當的戲劇環境,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將劇場內短暫的瞬間變為觀眾心目中的永恒。正是舞臺布景的出現和發展,拓展了音樂劇的演出空間,形象地加強了時間和空間的對比,從而使音樂劇的所有舞臺活動和場景得以順利進行。

舞臺布景設計是音樂劇進入具體創作後極為重要的壹環。舞臺設計師必須要仔細閱讀劇本,深切理解劇本,在此基礎上,根據導演的創作思路,為音樂劇建構將來演出的空間,為演出提供合理的調度,並用藝術手段揭示劇作的內涵和意蘊。

舞臺布景設計是壹項綜合性的復雜工作,通常會涉及到建築、材料、照明、科技及美學等諸方面。它的風格和形式對於壹部劇作來說至關重要,能從根本上影響壹部音樂劇的風格和樣式。因而,導演和舞臺設計師合作的默契與否,舞臺布景設計的是否得當,常常會關系到劇作演出的成敗。

同音樂劇自身的發展相似,舞臺布景也經歷了壹個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歷程。在早期的音樂劇劇目中,由於音樂劇本身劇情比較簡單,壹般只有幾個場景,甚至是發生在壹個場景的獨幕戲,加上壹個音樂劇中的演員人數也比較少,所以舞臺布景可有可無,沒有什麽特殊的要求。在當時,音樂劇中的舞臺布景設計師也不是壹個專職固定的工作,往往是劇目上演之前,劇場經理覺得有必要進行壹下舞臺設計,才會臨時找壹位設計師來進行執導。但當時的舞臺布景設計師沒有壹個整體的設計思路,音樂劇對舞臺布景也沒有壹個統壹的要求和規範,所以舞臺布景往往是設計師的即興創作。

在這種環境之下產生的布景,基本上都同設計師自身的水準和興趣愛好有著極大的聯系,而同劇情則沒有直接的關系。盡管設計師可以畫出漂亮的舞臺幕布背景,但只能看作是與劇情無關的美麗的畫布,無法起到塑造人物和推動劇情的作用。而且布景也很大程度上沿襲了舊日歌劇和歌舞劇中的傳統的方式,局限於平面的鏡框性的舞臺模式,戲劇環境只是通過掛在演員身後的畫布來展現。如果發生在王宮之中,就會掛壹副畫著富麗堂皇的宮殿的幕布,而如果發生在森林內,則把綠油油的森林場景搬上舞臺。像早期的《鸞鳳合鳴》、《俄克拉荷馬》等劇作,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這種布景方式。由於早期劇目場景較少,且不需要承載更多的戲劇內容,所以這種平面化的設計還能夠適應當時音樂劇的要求。

但隨著音樂劇各組成部分的發展和劇本在音樂劇中地位的不斷提高,舞臺布景和設計在表現音樂劇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開始逐步從平面化向立體化、實物化方向發展。傳統的幕布方式受到懷疑和挑戰,布景設計師開始打破舞臺鏡框式的模式,尋求更新的、適應現實發展的布景裝置形式,舞臺布景設計也成為音樂劇演出所不可缺少的藝術之壹。平面式的幕布逐步被摒棄不用,取而代之的是栩栩如生的舞臺道具所營造的逼真的戲劇環境。1930年的《姑娘瘋狂》中就已經出現了“郵局”布景,並且在舞臺之上搭建了小型的樓梯和在舞臺壹側打開的房門,這使得演員的表演更加自然和真實。

科技的加強也大大增強了舞臺設計和表現的能力。現代科技的許多成果被應用到舞臺中來,從而為我們創造了布景、道具越來越精美,氣勢越來越宏大的舞臺奇觀。韋伯的另壹力作《歌劇魅影》之所以獲得巨大成功,長盛不衰,除了劇情驚險和扣人心弦的戲劇懸念外,舞臺布景的功勞不可抹煞。變化多端的舞臺機關成為它吸引觀眾的壹個重要手段,也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於劇中的地下湖場景了。作為“幽靈”的棲身所在,這個地下湖充滿了神秘感和恐怖色彩,瑪利亞?布瓊森通過聲音、光線和各種燈光,為我們傳神地塑造了這個虛幻而美麗的世界。類似電影蒙太奇的手法令這個恐怖的世界不再令人畏懼,使觀眾對孤獨和敏感的“幽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除了完成烘托劇情、營造氛圍的基本任務,舞臺布景有時還需要承載更多的使命。在劇場導演天才哈羅德?普林斯的眼裏,舞臺布景往往可以成為反襯主題的最有力手段,有時會比劇本和舞蹈更為直接和有效。在他的成名之作——1966年的《酒店》中,他采用了壹種全新的設計來增強劇作的舞臺表現力。舞臺幕布上懸掛著壹面巨大的鏡子,可以直接反射出劇場觀眾的模樣。鏡子中反照出的觀眾的扭曲的面容,反襯出劇作所想表達的主題:鏡後的哲學暗指著美國當時橫行的種族主義,而扭曲的面容暗示著人內心的陰暗面。普林斯尖銳地指出,當時的美國同德國壹樣,存在著出現法西斯集權而墮落的危險。這個創意令人拍案,也使得普林斯壹舉成名。

這方面的例子還有普林斯與桑德海姆後來合作的《夥伴們》和《富麗秀》,普林斯重視舞臺布景的理念同樣貫穿於這兩部劇作之中,而舞臺設計師哈裏森很好地領會了導演的意圖,從而為觀眾呈現了獨特的舞臺表現奇觀。

在《夥伴們》中,為了展現這部劇作所探討的現代婚姻的矛盾和疏遠隔膜以及缺乏交流的現狀,哈裏森憑借他多年對紐約生活的理解,設計了壹個與眾不同的舞臺:用金屬骨架搭成不同的平臺,平臺之間是透明玻璃組成的帷幕,整個平臺中間則是壹部可以上下活動的電梯。這種“結構主義”的手法形象地為觀眾們展現了壹種冷清而又壓抑的都市生活畫面。

在這樣的舞臺設計中,演員們能夠通過透明的玻璃看到平臺中央的電梯中發生的壹切,但對於身邊左右的世界卻無從得知,這很好地影射了都市生活中人造的樊籬。而中間的那部電梯除了供人上下樓方便之外,還有著更深的寓意:都市男女的活動和交往大部分是垂直性的,很少是平面的。人們為了社會所推崇的地位和名利而不斷地向上攀登,卻總是忽略身邊最珍貴的親情和其他壹些東西。電梯成為他們逃避現實,麻痹自己的最好工具。這種寓意深刻的設計手法,很好地完成了桑德海姆所要表達的“概念”。

《富麗秀》中的舞臺布景設計更是很好地再現了導演普林斯所要追求的“瓦礫廢墟”的意境,在冬園劇場內營造了壹個充滿回憶的環境。舞臺布景設計師鮑裏斯?阿龍桑充分利用了冬園劇場的高度,在舞臺兩側搭起了多層次的高臺,而且高臺可以隨意地移動,這樣就把現實和回憶巧妙地通過同壹高臺的不同高度連接起來。但高臺全部出現在舞臺之上時,演員們在高臺之上完成從過去到現在的轉變,不同的高度代表了演員們的不同演出時期;而壹旦當高臺全部撤出,整個舞臺顯得愈發寬敞空曠,把人們帶回到昔日那個風光無限的富麗秀表演場。此外,舞臺上還刻意放置了缺損的塑像、雕敝的舞臺鏡框等暗示殘缺的道具,這些交替出現的“殘骸”和整個劇作所營造的“廢墟”的感覺交相輝映,給觀眾以無限的遐想。

簡單地說,音樂劇中的布景設計可以大致分為兩部份:壹為布景設計,壹為布景制作組。布景設計當然是通過布景設計師來完成了。布景設計師的工作通常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在詳細地研究了劇本之後,將創作概念與導演討論、溝通,然後把自己的想象與導演的想象結合,找到壹個合適恰當的切入點作為創作舞臺布景的入手處。

然後就要開始繪制草圖,大致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的舞臺形象和布置,然後與導演再作進壹步的討論。

接下來,壹旦方案被導演和整個創作小組所接納,設計師就要充分了解演出的劇場,特別是舞臺空間及其設備,對需要加以調整和改進的部分有壹個準確的把握和認識。

在實地考察結束之後,設計師就要繪制平面圖和立體透視圖了,在平面圖中要準確註明每壹幕布景的位置及尺寸,每壹個道具的具體擺放時間和位置以及舞臺區位的運用等,作為制作裝置布景及道具的依據。同時需要為燈光設計師提供明確的舞臺環境,使他們的工作可以同步進行,並根據現實的變化不斷加以調整。

最後,在壹切都基本確定以後,舞臺設計師就可以依照整個裝置布景的比例,縮小制作模型,作為進壹步制作布景的參考。布景模型對於劇場其它工作部份有很大參考價值,可以使導演和演員更好地了解所要接觸的戲劇環境。

布景制作組的工作相比起來就更為瑣碎,他們要在拿到設計師的平面圖和立體圖後,采購材料,並按照圖示制作出符合演出要求的各種布景。正是整個小組默默無聞的努力,才有了繽紛舞臺之上五顏六色的奇妙景觀。

過去,觀眾們都是通過舞臺上鏡框式的布景來觀看各種演出和戲劇畫面,但今天,壹切都得到了改進,舞臺設計師已經沖破了傳統的束縛和限制,立體化、人性化的舞臺給觀眾以更多的劇場感受,觀眾與表演區的關系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表演變得越來越融入觀眾之中,現場的感覺越來越成為導演追逐的目標所在。相信隨著布景技術的進壹步加強和提高,舞臺表現的手法會更加多樣,舞臺也會變得越來越美麗。

二、舞臺燈光

在談到舞臺燈光在戲劇中的作用時,20世紀戲劇藝術革新運動的先驅者之壹、瑞士舞臺美術家、舞臺燈光之祖阿庇亞(Adolphe Appia),認為“這種能給舞臺空間帶來變化和運動節律的光是舞臺上的靈魂”。當電燈於19世紀末初次應用於舞臺時,他就預言燈光將改變整個戲劇世界。的確,光線、色彩與音樂的結合,其表意性是強烈的,又是極其美妙的。隨著舞臺燈光技術的發展,燈光在任何形式的舞臺演出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作為壹種在舞臺上展開表演的藝術形式,音樂劇同樣離不開燈光強有力的支持。

舞臺燈光又稱舞臺照明,是舞臺美術造型的重要手段之壹。它運用舞臺燈光設備如照明燈具、幻燈、控制系統等以及技術手段,在演出過程中,隨著劇情的進展和表現人物的需要,以光色及其變化顯示環境,渲染氣氛,創造舞臺空間感、時間感和劇作所要求的意境,並提供必要的特殊效果如風、雨、雲、水、閃電等。正是燈光的存在,使得舞臺上立體的布景與運動著的演員統壹起來,形成壹幅幅移動著的畫面。

安德魯?韋伯早期作品——於1984年3月27日在倫敦阿波羅?維多利亞劇院上演的《星光快車》是典型的高科技音樂劇。劇中為了表現背景幕布上的星空效果,使用了1500個燈頭,1200套不同的燈光設備以及6000個裝飾用燈泡。當觀眾進入劇場,等幕布開啟,群燈閃爍時,就會有真的置身於蒼穹星空之下的感覺。

舞臺燈光的作用深受燈光科技的影響,它的發展演變過程是同科技的飛速進步分不開的。早期的戲劇演出中,火把和蠟燭為舞臺提供光源,起到照明的作用。後來隨著煤油燈和汽油燈的發明,舞臺上有了更加穩定和耀眼的光線,但這仍然沒有改變燈光只是簡單的照明工具的本質。愛迪生發明電燈不僅是人類科技發展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對於舞臺表演來說,也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電燈不僅為舞臺帶來了從來沒有過的光明,更為之開啟了壹片五顏六色的天空。人類現代工業文明和科技的不斷進步,為舞臺燈光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舞臺技術特別是燈光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末取得長足進展,引起了音樂劇舞臺風貌的巨大改觀,使得戲劇對燈光技術越來越依賴。

燈光技術很快被應用到音樂劇的演出中來,並且極大地增強了劇作的魅力。1907年歌舞大王齊格菲爾德喊出了“讓美國姑娘們光艷照人”的口號,推出壹系列豪華歌舞綜藝秀——“富麗秀”,這檔在奧林匹亞劇院頂樓的屋頂花園小劇場上演的劇作正是憑借五顏六色的燈光、金壁輝煌的裝飾和年輕貌美的舞蹈演員而取勝。燈光將這部奢華的、現場的、真人演出的娛樂秀節目裝扮得富麗堂皇,為齊格菲爾德賺取了數不清的鈔票,同時,舞臺燈光的作用也開始真正引起音樂劇界的重視。

在20世紀音樂劇的發展歷程中,燈光技術的任何壹個進步和發明都被迅速應用到音樂劇的舞臺。科技的發展使燈光得以超越基本的照明功能,成為壹項專門的舞臺美術手段。發展到今天,燈光技術已經成為壹門綜合性的、融合高科技的舞臺技巧,在為整個舞臺和劇場帶來光明和色彩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地協助導演完成烘托劇情、制造戲劇氛圍、塑造人物形象、帶動劇情轉折等多項功能。

綜觀百老匯近年來的成功之作,無不以精彩的燈光設計而見長。從《富麗秀》到《悲慘世界》,從《貓》到《西貢小姐》,從《巴黎聖母院》到奪得2003年八項托尼大獎的《發膠》,都有著非常出色、設計新穎的舞臺燈光。它們流光溢彩的舞臺效果,各種電腦燈及大量新光源所形成的動感的線條美、浪漫的色彩美和抒情的旋律美,賦予整個舞臺和諧統壹的整體美。

音樂劇中的舞臺燈光概括說來,具備以下幾種功能:

1.視覺照明。這是燈光的基本功能,使劇場觀眾得以清楚地觀看到舞臺的全部和演員們的表演。

2.突出人物。這項附加功能主要通過舞臺追光來實現,用壹束明亮的光線掃過較暗的舞臺,由於人的視覺原理,自然地會去註意舞臺上最亮的區域,從而完成對劇中人物的特寫。

3.加強美感。這項附加功能需要通過舞臺諸因素合力才能夠得以實現,在燈光、舞臺布景、服裝、化妝等多要素的聯合作用下,將觀眾帶入壹個如夢幻般的氛圍,從而對故事發展和行進的戲劇環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音樂劇中的燈光壹般會由專門的燈光師負責完成,他需要在同創作小組不斷協調後,準確掌握演出劇場和舞臺所需燈光的數量、燈具的負荷量以及燈光布置的大致位置。在劇本和音樂以及舞蹈都基本確定並進入排練後,依據劇情和演出劇場的實際條件,設計出最佳的燈光方案。在進入最後的排練階段後,作為舞臺美術的重要壹環,燈光應該參加演員的著裝走臺排練,檢查燈光設計是否有不合理之處,直至最終確定燈光方案。

舞臺燈光不僅能夠創造濃厚的戲劇氛圍,而且有助於形成統壹的戲劇風格。劇作的主題、導演的理念、服裝的華美、舞蹈的絢麗,諸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音樂劇精神主要依靠燈光來表現。作為舞美的重要元素,舞臺燈光日益成為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裝飾演出舞臺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