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 [中] [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銳管理在線 ,2010年7月14日,作者:王濟保
KA渠道,作為快消品行業最重要的渠道,是企業培育品牌、提升形象、獲得利潤的最主要平臺,是各企業都不願失去的渠道領域,其競爭程度亦十分激烈。而KA賣場日益高漲的進入門檻亦讓諸多企業望而卻步、望洋興嘆,賣場的“苛捐雜稅”名目繁多,企業進入的成本越來越高。賣場規則繁多,尤其國際大賣場。國內很多企業,經銷商對運作大賣場經驗不足,不知如何下手,造成了恐懼感,但是只要妳理順思路,賣場銷量還是很客觀的,這就需要和賣場進行博弈,絕對的公平不存在,不能改變它,那就去適應它。下面講壹下運作賣場的壹些細節分進場前,進場中,進場後三個環節:
進場前:
先期應調查進場費用(進場費用包括:開戶費、單品費、節慶費、無條件返利、促銷檔期費、DM單費、促銷員管理費、廣告/推廣費等)賣場銷量,結款信譽,買手性格特點,競品費用,了解競品情況,賣場售價、促銷活動、陳列狀況、銷售情況、促銷人員的管理辦法、與賣場的合作方式,了解賣場的信譽度、知名度、效益、費用情況、人流情況、談判人員的簡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進場中:
1、如何進KA賣場?
a)做點不做面:
這種方法主要是指企業在某壹個城市,進入壹個大的賣場,這個賣場壹定是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企業要做好產品的展示、促銷,集中力量維護好這個賣場的產品形象,再通過其他渠道分銷產品,提高銷量。這樣,大賣場與大賣場之間也有行業的競爭,當妳產品的知名度上升時再去和其他賣場談判,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b)曲線迂回法:
這是比較常見的壹種方法,就是與KA買手套近呼、拉關系。但由於KA 買手的工作特殊性和敏感性,壹般的廠家是很難接近的。吃吃喝喝、送個紅包都是行不通的。如何用情感來溝通?我們來看以下的例子:有壹個規模不大的食品公司,剛剛開發了壹種新產品,新品進KA壹直被巨大的費用困擾,派出幾撥人馬全都碰壁。因為KA買手軟硬不吃,態度非常堅決:品種太多,沒有貨架。給錢、邀請吃飯、送禮品全都被拒之門外。最後老板不得不親自出馬,老板經過調查,終於找到了接近KA買手的突破口。該KA買手有壹個非常優秀的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從小酷愛書法,還曾經獲得過省級比賽壹等獎。這個公司於是決定在該學校舉辦壹次“某某杯小學生書法大賽”,比賽的冠軍可想而知,又請出冠軍的父親現場向大家介紹,如何培養書法冠軍的事跡。這位冠軍的父親在主席臺上被鮮花與掌聲簇擁著,非常感動。此時的他與該品牌產品拉近了距離,沒多久,這個公司的產品就被悄悄地擺在該賣場的貨架上了。
)由上而下法:
這種方法比較難用,通過該KA的上級主管部門的熟人引見,會少走很多彎路。但是產品和企業在市場上壹定要有壹定的競爭優勢,否則即使進入賣場,銷售也不會好。
d)小店包圍法:
產品進入區域市場,策略鮮明,直接做終端小店,掌控壹線市場,他們提的口號是:“龐大的KA終端費用,我們拒絕進KA”。其實他們是通過星羅棋布的小店把KA包圍起來,當企業的產品滿世界都有時,KA也會低下那高貴的頭。有壹家企業在壹個地市級終端,做了幾千家終端小店,開發了幾十個二批商,和大賣場較勁,就是不進。雖然大賣場的銷量是可觀的,但是各種各樣的費用很高,而小企業不是不進KA,是增加和KA談判的砝碼之後再進,這樣比壹開始就急著進KA要節省很多資金。
e)借助外力法:
作為企業都想直接掌控終端渠道,但中國的經銷商也有壹定的優勢存在,不論從區域的經濟環境,風土人情,還是社會背景,他們都有絕對優勢。借助於經銷商進入KA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徑之壹,他們不但能掌握KA的資金信譽,而且在處理銷售工作中的棘手問題、難題的能力都優與企業。
2、KA談判技巧及原則
談判技巧
a)談判前充分準備
1.詳細了解超市該收費項目的平均價格、競品所付的價格,以確定此次談判的心理底價和最高限價。
2.正確評估產品在超市中的地位、在整個品類中的影響、月銷量及貨架陳列、鋪貨情況以及競品的情況等,越細越好。
3.了解談判者的情況:包括個人背景、愛好、工作任務、目前上司和同事對他的評價等。有時壹個不起眼的內部消息也會影響整個談判的進程。
b)討價還價有技巧
1.學會基本讓步法則
先舉壹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開價300元,對方要我們讓到100元,其實雙方的接受點是150元。我們應怎樣讓步?
(A)300—250—200—150 (B)300—280—240—150 (C)300—200—170—150
A的讓法是每次50元,直到150元不讓步了;B的讓法是20~40~90,先緊後松;C的讓法是100~30~20先松後緊。
答案是C。
A的讓法只會讓對方期待另壹個50元,以達到對方的100元;B的讓法是最蠢的,它只會讓對方期待我們更大的讓步。
先松後緊的讓步是最科學的。我們應讓對方知道我們的讓步已逐步接近底價,每壹次的讓步都使我們損失慘重。同時,我們的讓步次數應盡可能少(2~3次);讓步的速度盡可能慢,理由很簡單:多次的讓步和很快地讓步會讓對方認為我們還保留了很多空間。
2.聲東擊西
聲東擊西就是指將談判的議題進行捆綁,或附帶其他條件進行議題的談判。聲東擊西簡單的說就是不做沒有條件的讓步。
和超市談判時,多數情況下我們是處於弱勢,也就是有求於人。有求於人當然應適當地讓步,但怎樣給有點學問。有時候對方在A問題上要求5%的讓利,我們卻出其不意地說,5%?太少了,貴公司這麽有名,7%壹定要給妳們的(當然,妳應計算壹筆賬,這2%確實沒什麽大不了的)。對方壹定很高興,然後談B。B問題其實是最關鍵的利益所在,但這時妳可以壹口咬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讓步,妳看我這個人也不會談判什麽的,剛才妳在A上要5%,我卻給了7%,所以,這個問題我確實不能再讓步了。以小搏大,主動出擊,以小利的給予來凸現自己的原則。有時候我們應保留壹些對我們來講其實很容易的議題,就是對自己能把我的事情也不要說的太絕對,留有壹定的彈性空間。”
3.學會角色的扮演
正式的談判,有壹套相當復雜的角色系統:黑臉(堅持己方立場)、白臉(保持友好關系)、首席代表,再大壹點的談判還有強硬派和清道夫之類的角色。
4.上級領導策略(虛虛實實)
為了堅持立場,有時候我們應當虛擬壹個“上司”。和對方說:這個條件有點棘手,必須經我們公司領導的批準不可。
c)打破談判僵局
談判有時候會因為雙方的堅持而陷入僵局。這時,我們就應該學會適時地叫停並重新約定下次談判時間。對於陷入僵局的談判雙方來講,這段期間是十分寶貴的。我們應多想壹些辦法,使後續的談判得以順利地結束。
側面的:
1.以朋友的身份接近對方或與談判有關的人員(註:這在較正式的談判中是不可能的)。盡量套出壹些對談判有利的東西,了解引起僵局的關鍵,並在壹定程度上試探對方的底線。
2.讓對方產生好感。如小禮物、賀卡等等(需要十分了解對方)。
正面的:
1.保持聯絡,強調雙方已達成的壹致,建議雙方珍惜。
2.適當的讓步,最好在次要問題上。
d)談判效率三原則即:
▼ 首先要介紹妳的產品或服務最與眾不同的方面,最能夠吸引人的賣點
▼ 陳述妳最能滿足對方需求的東西
▼ 如果不能合作,對方有什麽損失
進場後:
產品進場後就要多做壹些維護和促銷的東西,這就更加需要了解賣場平時的壹些運作規則便於工作的展開:
壹、KA采購考核指標:
了解采購的考核指標,便於壹些列工作的展開,也就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采購壹般有以下指標:
1. 銷量
2. 毛利
3. 客單價
4. 人流量
5. 產品回轉速度
6. 采購心理:新品進店意味新的進店費,新的增長銷量的機會。。。。。
二、KA貨架陳列標準:
1、貨架層數:1.2米到1.7米為黃金位置
2、貨架底層到第二層銷售增加34%
3、第二層到黃金層銷售增加63%
4、底層直接到黃金層增加78%
5、客流方向:從價格低的到價格高的
6、貨架內部:底層到高層,價格由低到高
7、黃金層根據商品貢獻,費用貢獻以及推薦商品等具體情況而定
8、動線布局:將有增長潛力和高毛利商品放置在更好的位置上。
9、同類商品縱向分布,方便顧客選擇,節省顧客時間
陳列標準為同壹規格橫向陳列,不同規格縱向陳列,保持貨架產品豐滿,幹凈,日期新鮮,價格標簽明確才能有好的銷量。
三、KA賣場賬期:
KA賣場常規只有“月結”這壹種結算方式,很多經銷商因為已習慣原國營賣場的“實銷月結”、“代銷”、“送二結壹”等方式,較難正確理解什麽是“月結”。舉例說明:
假設從4月1日開始送貨至4月30日止的帳款,如果是月結30天則到六月才可以結到款,如果是月結60天,則到七月才結到款,因各個賣場財務付款日不同,有可能是該月的某壹天發放支票。“月結”本身就意味著隔壹個月(30天),再加上月結後面的天數,所以月結三十天就是60天,月結45天就是75天,月結60天就是90天。
四、KA運作要點:
產品進入賣場以後,就要了解賣場壹些內部的規則,做好產品的售後服務工作,才能有好的品牌形象和銷量。
a)、銷量提高要素:
1. 產品排面(促進消費者沖動性購買)
2. 促銷(物超所值,高效促銷)控制數量,提前1個月談好,見到DM再發貨,以免印錯被超市罰款。
3. 價格
4. 售後服務(不斷貨,及時處理客訴)
5. 足夠多的條碼進店(細分每壹塊市場)
b)、賣場價格沖突:
1. 分品項供應
2. 分品項返利
3. 斷貨,回購,圍剿
c)、新品進場:
優選條碼:
1. 帶來銷量的
2. 帶來毛利的
3. 簽返點時除了平時繁10%,特價時超市要降低3%,保證廠家利潤不變。
4. 簽合同時註明細節
5. 順加=進價|%(1+加價率)
6. 倒扣=進價%(1-加價率)都是未含稅的;
如:廠家出廠價80元每盒,供超市90元,超市賣100元;
對廠家來說:順加=(90-80)%80;
對超市來說:倒扣=(100-90)%90
d)、超市打特價的原因:
1. 低價聚人氣
2. 起量
3. 關聯消費
4. 客情處理(價格,生動化陳列,產品日期,貨架豐滿等)
e)、商超壓款:
1. 壓款壹般是月銷售額的3倍
2. 食品供超市壹般加價10---15---20個點左右;批發壹般有2個點利潤;
總之,企業或經銷商運作大賣場壹定要有科學合理的規劃,要開源節流,不能盲目進店,盲目進店就是找死,不進店就得等死。所以在進賣場之前對自己的產品,資金,人員,物流等各方面進行評估,進行戰略規劃,要打有把握之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