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後疫情時期,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恢復的首個大型A類國際車展,第23屆成都國際車展無論是其舉辦的時間節點,還是所承載的特殊使命,都註定了這是壹屆特殊的車展。
主辦方曾表示,本屆成都車展肩負著帶動汽車產業復蘇、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使命。但是在我看來,本屆車展也是各大車企在疫情過後首次與媒體、消費者的直接見面會,是獲取市場信息反饋的重要渠道。
因此本屆成都車展雖然還在進行中,但是可以看到其最重要的轉變就是回歸了車展中展銷會的“銷”字,也就是恢復了曾經車展最重要的作用——賣車。
從參展陣容上看:參展面積大的、投入不壹定專註
作為疫情後打響國內四大A類車展“第壹槍”的成都車展,並沒有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引發各大車企的“報復性參展”。據官方統計,本屆成都車展參展面積為16萬平方米,***120多個汽車品牌展出超過1500余輛車型,其中全球首發16款,全國首發26款,數據相比往年均有所下滑。***計50多場汽車品牌新聞發布會大約三分之壹並無新車亮相,僅僅作為西南地區區域發布會舉辦,因此出現了展館發布會時段空檔的罕見景象。
這其中,絕大部分首發車型還被幾個重點品牌包攬,造成了本屆車展媒體日各展館的關註度極不平衡。比如長城汽車絕對是本屆成都車展最火爆的展臺,雖然參展面積不是最大,但長城旗下哈弗、長城炮、歐拉、WEY品牌重磅新車悉數亮相。本人也首次參加了入行為止橫跨兩個發布會時段長達1小時的媒體發布會。
顯然長城這壹次是有備而來,除了在7月13日車展前夕,長城發布了董事長魏建軍造車30年的感悟微電影《長城汽車還能撐得過明年嗎》,緊接著在車展開幕四天前,長城汽車又正式發布了“檸檬”“坦克”“咖啡”三大平臺戰略平臺,宣布從造車領域向科技出行領域的轉型。
而在車展現場,長城汽車就發布了誕生於“檸檬”平臺的兩款重磅車型——第三代哈弗H6和哈弗大狗。WEY平臺則發布了首款誕生於“坦克”平臺的硬派SUV坦克300,同時歐拉家族也正式更換車系命名並帶來了全新車型歐拉X貓,長城炮越野版也推出了消費者翹首以盼的柴油手動版,再加上2021款哈弗F7和WEY?VV7的新車型,長城品牌已經在本屆車展上吹響了下半年復蘇的號角。
同為中國品牌,有著上汽集團這個靠山的榮威,不但在本屆車展首發了其首款MPV車型iMAX8,同時還帶來了續航裏程達到620公裏的全新R標ER6,換裝全新獅標的榮威i6?MAX也壹並亮相。看來對於上半年銷量下滑嚴重的上汽集團來說,與其把銷量恢復的希望寄托在合資品牌身上,不如把命運牢牢攥在自己的品牌手中,尋找新的機會更靠譜。
而往年的參展大戶BBA,只有奔馳繼續維持著成都車展新車發布的節奏,不僅帶來了全新換代的國產GLA,還帶來了全新CLA家族,包括了CLA四門轎跑、獵裝版和AMG?CLA35,甚至將史上最強鋼炮車型全新AMG?A45也在本屆成都車展首發亮相並上市。足以證明奔馳對中國西南市場的壹貫重視,要知道奔馳在國內最大的兩個培訓中心,就建在了上海和成都。
反觀寶馬,雖然參展面積最大,卻僅僅帶來了壹款全新4系這個話題高但幾乎銷量很低的小眾車型,而奧迪甚至壹款新車都沒有亮相,覆蓋半個展館的展臺從車展第壹天就變成了區域展銷會的模式。
作為車展的中堅力量,中國品牌方面,除了比亞迪有全新宋PLUS首發亮相,已經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漢同樣引爆了比亞迪的展臺。
而吉利汽車在本屆車展卻顯得十分克制,僅僅發布了其“CMA超級母體”概念,預示著其未來產品都將以模塊化形式進行分解。不過這種概念宣傳在車展上顯然比全新車型亮相要抽象的多。因此即使領克只帶來壹款領克06進行了預售,從人氣來看領克展臺的關註度卻可以壹直居高不下。
另外像上半年銷量頗為搶眼的長安汽車此次車展幾乎毫無存在感,奇瑞汽車表現也頗為低調,北汽展臺不但改款車型EU5跳票,甚至還被此前宣布破產的北汽幻速經銷商上臺要賬顯得十分狼狽。
合資品牌方面,南北大眾、南北豐田在本屆車展開幕前就已經擺好了展銷會的姿態,碩大的展臺銷售人員早早駐場開始吆喝。東風日產在後戈恩時代更是直言,在今年年底前不會有新車型推出,看來日產還要指望著軒逸的暢銷和老奇駿的產品力扛半年之久。
雖然東風本田在本屆車展前就已經發布了思域兩廂,廣本預售了全新飛度,但兩家本田在本屆車展上均沒有任何動作,僅對這兩款新車進行了簡單展示,甚至連展車都只有壹臺。而東本在車展期間就舉辦了思域兩廂的上市發布,看來對於不少車企而言,由於疫情的影響,可能今年的成都車展壹開始都沒有在他們的規劃中。
從參展車型來看:不混動壹下都不好意思混車展
本屆成都車展依然透露了壹個趨勢,那就是傳統車企在逐步向新能源車型發力,尤其是起步較晚的品牌。
以上汽集團為例,除了榮威全新的長續航車型ER6,第三代名爵6插混版也在本屆車展正式開售。而上汽通用別克不但推出了旗下唯壹純電車型微藍6的插混版,還首發了續航裏程達到500公裏的全新純電SUV微藍7,開始發力新能源市場。
就連在車展存在感壹直頗低的法系品牌標致和雪鐵龍,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插混版SUV車型4008和C5?Aircross插混版,隨著雷諾和DS的暫時出局,標致雪鐵龍正苦苦支撐法系車在中國市場最後的尊嚴。
最讓人意外的當屬MINI這種個性品牌,在本屆車展都推出了首款插混版COUNTRYMAN車型,而保時捷則將剛剛上市的入門級純電跑車Taycan帶到了展臺。
最有意思的,當屬豪華品牌瑪莎拉蒂,以限量10臺為噱頭發布了Ghibli混動版。而這款落地百萬的四缸2.0T混動Ghibli,讓我十分好奇這十位買家的品味得有多麽獨特。
真正在本屆車展讓人眼前壹亮的,倒是幾個陌生又熟悉的品牌。
比如Polestar極星,這個有吉利為靠山的沃爾沃高端新能源品牌不但將工廠落戶成都,更是在品牌誕生近兩年後終於在本屆車展完成了Polestar極星2首發版的交付。相比日子過的拮據的造車新勢力,極星的交付速度當然並不是因為缺錢,而是精益求精的態度和前期準備工作漫長,讓這款車不但能交付國內消費者,同時還要返銷歐洲市場,也讓國產特斯拉Model?3多了壹個真正意義上的對手。
對於經過了2020年上半年生死大考的造車新勢力而言,能參加成都車展就已經實屬不易,比如忙於赴美上市的理想此次就缺席了成都車展。所以相比小鵬和威馬的在本屆車展的低調,目前日子過得還算不錯的蔚來,推出了其第三款車型EC6顯然是為了彰顯其目前在造成新勢力當中的領先地位。
相比之下愛馳帶來的U6?ion概念車,則更多的是向外界宣布:“我們還活著,而且會努力地活下去。”
而像前途這種往年在豪車館刷存在感的品牌,連在成都太古裏的體驗店都已經撤店,相比今後應該很難再出現在車展上了。
從車展實際體驗上看
帶著出發前的幾個疑問,經歷了本屆成都車展之後,我心中逐漸有了答案。
1.?後疫情時期的車展,各車企參與熱情還高嗎?
從本屆車展的參展陣容來看,各品牌的參展熱情還是不亞於往年的,畢竟車展是大型線下活動,哪個品牌都不希望錯過這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只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壹些囊中羞澀或是面臨生存危機的品牌,確實沒有出現在本次車展,也讓本屆成都車展的展館出現了少見的空位。
2.?和往年相比,本屆車展有什麽明顯不同?
最明顯的變化其實上面提到了,那就是各車企的新車發布計劃差別明顯,也從側面反映了各品牌對車展態度的變化。經歷了漫長的疫情,車企們已經習慣了線上發布會的節奏和形式,因此傳統線下車展舉辦的不確定性,也就決定了車企是否會為車展重新調整自己的新車發布節奏。比如本次車展就有不少車企依舊按照自己的規劃來發布新車,車展僅僅是來走個過場,賣賣車而已。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本屆成都車展車企們其實更多的回歸了務實,那就是賣車,從媒體日的下午開始,基本上各品牌的銷售就進駐了展臺,觀眾們也隨之入場。而第二天的公眾參觀日恰逢周末,從觀眾的人流上來看熱情度還是不減當年的。並且各品牌給出的車展優惠力度也都比較誘人。
3.?線上發布會常態化,車企們還會花大力氣投入車展嗎?
目前來看,車展的模式不會因新的宣傳方式出現而取消。首先,線上直播發布和銷售勢必會成為未來車企宣傳產品的常態化,但直播的關註度再高,轉化率也無法和線下車展相提並論。畢竟刷出的點擊量和消費者本人親自到場,哪個是真正的銷售線索不言而喻。因此線上活動對車企來說僅僅是壹個全新的宣傳形式,可以起到更好的造勢效果,但線下車展,才是體現自己產品人氣和銷量的真正戰場。
4.?對於車企來說,參與車展的態度有何轉變?
車企對車展的務實不但體現在的賣車的熱情上,也體現在了發布會的內容上。許多品牌的發布會不在宣傳那些虛無縹緲的口號和漫無邊際的目標,而是踏踏實實地宣傳自己的產品,學習對方的競品,獲取市場的反饋。在成都車展現場我依然可以見到許多品牌的領導在各個展臺見參觀,學習,互相進步和成長。
畢竟在車市漫長的回暖背景之下,大家互相抱團,會比互相殘殺活得更長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