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思是如何論述「裝飾是惡的」?令人驚奇的是,他的有理有據的論據不僅來自經濟、技術、美學等壹些常見的原因,還來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人類學。——別忘了,弗洛伊德是生活在同壹個城市的陸思的同時代人。——陸思的壹個基本邏輯是,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人類最早的裝飾是欲望的出口。就像沒文化的人可以罵人,文明人不能壹樣,文明人不能用“裝飾”來發泄,否則就是犯罪。
這是典型的邏輯看似嚴密實則脆弱的詭辯,充滿了西方文明的偏見和優越感。史坦納屋,呂四在教科書中的代表作,似乎只有白墻方窗,很接近過去他對現代主義沒有深刻理解時的“現代”形象。但如果繞到後面,還能看到穹頂屋頂,而且這個建築只是作為“裝飾是罪惡”的圖解有效,遠不是呂四的代表佳作。(見我的舊作。
《閱讀回顧》)
呂四反對裝飾,但他的作品室外使用白墻,室內經常使用昂貴的大理石貼面,而且他對大理石貼面的圖案很有講究。這是裝修嗎?在陸思的字典裏,不算。史密斯也反對裝修,但在巴塞羅那的德國館,精心挑選了帶有圖案的大理石。從這壹點來看,盧斯和斯密是相似的。但不同的是,小姐的彈珠是上下對稱的,表達的是她對重力的漠視,以達到壹種輕盈的效果,而呂四要表達的是重力下的穩定感。
露絲真的反對所有的裝飾嗎?還有,露絲真的認為因為現代的“文明人”比別人優越,所以不能被裝飾嗎?事實並非完全如此。1909年,他在自己的期刊上發表了壹篇名為《建築》的文章,他在文章中稱贊了自己在湖邊山村旅遊時看到的農村房屋,喜歡農民“本能驅動”的建築。“他在做屋頂,什麽樣的屋頂?漂亮還是難看?他不知道,是屋頂。”建築史學家誇特認為:“他(呂四)認為農民可以使用裝飾,而文明人不能,農民的工作直接受直覺控制。他們的直覺來自遺傳,因為過去的成功壹直在增加。“(亞當之家)看來他不壹定認為文明人就高人壹等,也不壹定那麽反對裝修。那麽,如何理解呂四做出這壹判斷時所面臨的問題呢?這個問題告訴我們什麽?
就是因為工業讓裝修變得更便宜,以至於凝結在裝修上的勞動的汗水和創造的快樂幾乎沒有了。裝飾的無限復制和傳播失去了吸引人的光環,它成了庸俗和浮誇的象征——這也是比陸思早半個世紀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基本主張,但與陸思不同的是,“工藝美術運動”主張恢復手工反對機器生產。維也納拆舊城墻建環城路,環城路沿線的新建築都是花紋繁復的裝修風格。當時關於維也納環城路的批評很多,也正是從這個問題上,陸思得到了他的口號“裝飾是罪惡的”。
似乎通過對口號背景的分析,我們發現了另壹個陸思其實並沒有很好回答的問題,但我們也遇到了,只是還沒有意識到或者還沒有找到答案。而這個問題其實更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