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中國的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和持續盈利,劉成元博士出版了他的新書《中國工廠利潤倍增管理手冊》,在書中他就尋找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管理方法這壹話題做了重點分析。
首先,劉博士闡述了企業的營業利潤來源於兩個方面,開源和節流。要想不斷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就必須在增收節支兩個方向上下功夫,做出改進。為了創新管理者和員工的意識,便於理解利潤的來源和自身的責任,推進全過程、全員參與的創新管理和精益改進活動,劉博士強烈建議使用他們獨創的盈利能力分析方法,更直觀、更簡潔地定義和解釋構成利潤(利潤=來源利潤-外部成本)的各種要素。它包括三個業務戰略方向和關鍵戰略主題:源利潤和開源改進、外部成本和節流改進以及戰略支出保障。
然後劉成元博士列舉了企業管理的六大缺陷:理想無信仰,組織無傳承,目標無戰略,系統無機制,口號無措施,控制無參與。他提到,如果不能補強上述六大短板,正在逐漸失去資源價格優勢的國內企業將面臨困境。我們大多數企業管理者對目標管理的認識還停留在思想和觀念的層面,缺乏實施目標管理的具體方法。劉博士詳細闡述了目標管理的由來、意義以及在實施過程中的不足,並將其引申為可以將理念和想法付諸實踐的政策管理。他總結了豐田、理光等日本企業的教訓:重視政策管理流程的簡化和標準化,研究戰略分解和改進措施,對流程進行控制和輔導,強調事前協商和事後反思,弱化評估在業務中的作用。
之後,劉博士重點介紹了政策和目標管理的定義和作用。他提到,方針和目標管理可以增強企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消除改善變革的阻力,解決部門之間的矛盾,改善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培養和提高部門經理和業務骨幹的能力。實施方針目標管理有三個條件:管理者要增強意識和能力,企業管理者要培養足夠的耐心,員工要增強創新意識和改進能力。條件具備後,就可以分四個階段八個步驟進行作品的導入和操作。
在進口準備階段,高級管理層決定在進口政策和目標管理後成立進口促進組織,並同步對經理和關鍵成員進行教育,計劃和準備進口活動。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啟動階段,進口活動將開始。主要工作是召開動員會。
在接下來的戰略規劃階段,企業要制定經營理念、經營目標、經營戰略和落地方案,包括經營業績施工圖、年度經營計劃、利潤核算管理標準等壹系列戰略規劃。
在最終的運營規劃階段,企業需要通過經營管理目標指標的可視化、部門執行結果的月度匯總以及月度問詢會或現場目標等方式,輔助績效輔導和提升機制的運行。政策和目標管理出臺後,需要順利轉入日常運營。為了實現有效的日常操作,有必要固化在導入和傳遞函數過程中形成的標準。
市場這麽難,制造業如何實現利潤翻倍?認真學習這本《中國工廠利潤倍增運營手冊》,讓更多國內制造企業找到更符合中國實際的管理運營模式,打造利潤倍增!如果我們的利潤沒有翻倍呢?沒關系。我帶妳去看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