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作為金融家的宋子文]金融家

[作為金融家的宋子文]金融家

從不到30歲開始籌備並擔任廣州中央銀行行長,到34歲成為南京政府首任行長。宋子文是民國金融史上的銀行家。此外,曾想成為“中國摩根”的宋子文發起成立了中國第壹家投資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1935白銀浪潮的巔峰時期,他出任中國銀行董事長,執掌中國最有實力的銀行。

從1924出任廣州央行行長,從1944辭去中國銀行董事長。在過去的20年裏,宋子文在金融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在中國銀行業中的地位最高。

成為中央銀行的行長

1928,165438+10月,1,上海外灘人頭攢動,非常熱鬧。南京政府各界貴賓、外國駐滬使節、金融界名人,包括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紛紛慕名而來。九點整,央行隆重的開業典禮在外灘15號舉行。

這是南京政權建立後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事件。國民政府運作了壹年多,資金不足耽誤了中央銀行的建立。直到1928年6月北伐第二階段完成,財政部長宋子文做了充分的準備,召開了全國經濟會議和全國財政會議進行專題討論,主持制定了條例和章程,籌集了經營資金,選定了外灘的會址。

開幕式上,蔣介石親自為被任命為中央銀行行長的宋子文授印,並發表了講話。宋子文在回信中強調,中央銀行掌握著國家最高財政權力,直屬國家政府。央行作為國家銀行,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統壹國家貨幣體系、國庫,調節國家財政。

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政府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宋子文靠的是實力,而不僅僅是“兩朝叔”的身份。宋子文,曾在哈佛大學和哥大學習經濟學,在花旗銀行工作,1917年回國,在漢冶萍公司和上海金融界工作近六年,1923年南下參加革命,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開始步入政壇,將西方的金融理論運用於中國的實踐。

1923年4月,宋子文被孫中山任命為中央銀行籌備官。隨後,宋子文起草了中央銀行的條例、章程和組織規則。次年8月,廣州中央銀行開業,宋子文任行長,孫中山親自出席並講話。國民革命軍北伐挺進長江流域後,漢口中央銀行於6月1927+0開業,宋子文任行長。

廣州和漢口的中央銀行權限有限,不是全國性的中央銀行。1928年,中國銀行總經理張家鰲拒絕將中國銀行改組為中央銀行後,宋子文負責籌建新的南京政府中央銀行。

此前,央行的職能部分由在華外資銀行行使——發行貨幣、管理外債、保管稅收、控制外匯和金融市場。清末成立的戶部銀行,北洋政府時期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大慶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都將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業務進行了整合,但商業銀行業務擴大,中央銀行職能不明顯。

宋子文出任央行行長後,采取了壹系列措施加強央行的國家銀行地位:將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改組為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和產業發展的專門銀行,邁出了政府對兩家銀行絕對控股的壹步;從外國銀行收回關稅和鹽稅的托管權;盡量擴大央行的貨幣發行量;加強對壹般商業銀行的監管...

以研究宋子文而聞名的歷史學家吳靖平說:“宋子文的這些舉措實際上是國民黨政權控制全國金融業的開始,成為日後官僚資本迅速擴張的重要前提,同時也真正奠定了宋子文在中國銀行業的最高地位。”

成為“中國摩根”

1933年4月,主張嚴格預算制度和發行墊款政策的與向西方討伐擴大軍費的蔣介石發生沖突,宋辭去中央銀行行長職務。10年底,由於與蔣介石在內外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大,宋子文辭去行政院副院長和財政部長職務,兩人都由孔祥熙繼任。

在政治上受挫後,宋子文決定棄官從商,另辟蹊徑。他開始積極發起成立投資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公司。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資銀行是美國的J.P .摩根,宋子文表示有興趣成為“中國摩根”。宋子文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時,曾計劃由中外合資(日本除外)成立投資公司,內外資各占壹半,募集資金6543.8+億元,但日本強烈反對並介入。這時,宋子文改變了計劃,由國內資本組成,然後設法在公司成立後讓外國投資於具體項目。

中國建設銀行公司自稱為“私人商業公司”,但其籌建得到了蔣介石和孔祥熙的支持。1934年4月中旬,在該公司籌備過程中,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對媒體表示,宋子文和他本人將與中央銀行和中國銀行壹起組建壹家銀行公司,資本為100萬元人民幣,該公司是壹家致力於溝通中外投資和建設的金融機構。5月31日,宋子文在上海召集公司發起人開會,發起人名單包括當時中國最著名的金融大亨。公司的股東、董事、監事要麽是政府的金融高官,要麽是商業銀行的巨頭。大股東包括中行在內的13家大型中資銀行,中行認購五分之壹股份,即200萬元;小股東包括宋子文、孔祥熙等政要和金融界名人,宋子文本人認購25萬元。

據張家軒說,宋子文原打算當董事長,弟弟子安當總經理。後來,蔣介石任命為董事長,的弟子梁為總經理。然而,不管發生什麽大事,執行董事宋子文仍然是決策者。所以這個官商合辦的公司算是宋家的事業。

抗日戰爭爆發前,白銀公司進入國內證券市場,辦理印花稅,認購公司債券;引進和創新外資投資建設滬杭甬鐵路等鐵路;參與企業投資,各項業務都做得不錯。被北洋時期的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稱為“中國摩根”的梁實意,聯合北京十余家銀行,在1920左右組建投資公司——中銀公司,募集國債和公司債。但當時中資銀行資本有限,中行成立後很少有實質性的投資活動。憑借自己的才能、政府的支持和廣泛的人脈,宋子文把中國建設銀行公司變成了他所說的“中國第壹家真正的投資公司”。

中行董事長。

對宋子文來說,執掌中國銀行是金融業的又壹次強勁崛起。

1935年4月,宋子文出任中國銀行董事長,他管理的金融王朝打開了壹片新天地。隨後,宋子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這家中國最大的銀行。

早在1928,宋子文就曾計劃將實力雄厚的中國銀行改組為中央銀行,但被張嘉傲婉拒。近年來,在張家軒的管理下,中行繼續保持相對獨立的發展。

隨著1934以來白銀波的加劇,銀行日子不好過,實體經濟日子不好過,抱怨銀行不願意放貸。1935年3月,蔣介石、孔祥熙、宋子文在漢口秘密會談,認為為了扭轉金融恐慌和財政困難,必須加強對強大的中國銀行的控制,使其絕對服從中央。

蔣介石於三月二十二日給孔祥熙發了壹份秘密電報,聲稱國家和社會已瀕臨破產。癥結在於金融貨幣體系和分配不能統壹。關鍵在於兩家銀行堅持吸國家和人民精華的政策。如果繼續糾正,革命就絕望了。

利用業界對政府“救市”的需求,南京政府迅速增持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正式股份,並將其收歸國有。與此同時,張嘉璈被趕下臺,宋子文去掌管中國銀行。

宋子文在記者會上宣布,中國銀行未來的經營方針將保持不變,“完全商業化,消除壹切官僚習氣,努力爭取國際交流,專註於進出口貿易”。

宋子文只身來到中行,主持起草業務推進計劃,制定績效考核標準,加強對銀行家的業務考核,力圖使中行業務進壹步發展。與此同時,宋子文作為中國銀行董事長,積極參與了國民政府進行的影響深遠的1935幣制改革,發揮了核心作用。

隨著中國銀行業務的不斷發展,宋子文越來越多地利用中國銀行的資金滲透和控制全國金融業和工商業。白銀潮後,宋子文投資了廣東銀行、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等壹批優質的危機民營企業,其家族成員都是實際控制人。經濟危機和不斷的戰爭使政府幹預經濟的管制政策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政府幹預經濟、促進經濟發展的思潮也主導著宋子文的金融措施。中國銀行投資的企業範圍如此之廣,涵蓋了金融保險、工礦、農林水利、交通運輸等各個領域,覆蓋了全國各地。

1944年2月,宋子文作為外交部長,辭去中國銀行董事長職務,結束了在金融機構擔任實權職務的歷史。

接受過西方經濟學系統培訓的宋子文,對中國金融業的創新發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以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為支點,宋子文大大擴張了國家壟斷資本和自己的腰包。

(作者是記者兼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