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容是明代天啟年間揭陽縣令馮元飈的愛妾,揚州人,秀外慧中,才華橫溢,頗諳刀筆,協助馮元飈破了不少冤案、疑案、奇案、懸案,受到揭陽百姓的稱頌,深得馮縣令的寵愛。也因此招致了大夫人蘇氏的嫉妒,蘇氏趁馮元飈前往潮州辦事,將月容鴆死。不僅這樣,大夫人因嫉妒其美貌,還用剪刀把月容的臉剪花了!馮元飈痛失愛妾,葬月容於黃岐山,建侶雲庵募僧守之,長年供奉。又請名士敦之奇撰《侶去庵記》和《月容傳》。他自己在離任時寫了《鐘銘》鑄成銅鐘,以寄哀思。 月容墓坐北朝南,正位俯視揭陽城,墓址周圍青嶺環繞,前景廣闊,榕江綠水於墓前橫亙浩蕩而過。月容的悲慘命運得到老百姓的同情,逐漸將其奉為神,侶雲庵也擴大成侶雲寺。 因正月十六是黃月容的下葬日,揭陽民眾感念月容的大恩大德,遂於正月十六日自發登黃岐山憑吊月容墓,懷念月容夫人。紀念月容夫人於是演變為踏青。 月容夫人幫助馮太爺破了許多案,她死前還跟馮太爺說,以後有什麽案子破不了,需要自己幫忙的,她的靈魂定當來到馮太爺身邊。好壹段淒美的愛情故事!為之動容!
又傳說以後月容夫人真是沒有食言,她壹來到,地上就會有壹攤水…… 嘆月容,惜月容,願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