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關於飛龍在天的四句詩句

關於飛龍在天的四句詩句

1.有關於飛龍的詩句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壹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還似舊時遊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水月通禪寂,

魚龍聽梵聲。

(韓翃《送僧歸日本》)

斯須九重真龍出,壹洗萬古凡馬空”。(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當年雙檜是雙童,相對無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蘇軾《塔前古檜》)。

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裏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餵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籲可悲。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標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裏,深泉固九重。奮髯雲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潭

唐應物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雲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壹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遊人不欲還。

2.關於龍的成語:“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想知道這壹套+註釋

亢龍有悔 易經:乾卦:象曰:上九:亢龍有悔。

2、飛龍在天 易經:乾卦:象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3、見龍在田 易經:乾卦:象曰: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4、鴻漸於陸 易經:漸卦:象曰:九三:鴻漸於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兇;利禦 寇。

5、潛龍勿用 易經:乾卦:象曰:初九:潛龍勿用。

6、利涉大川 易經:需卦: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又見於:易經:同人卦:同人: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易經:蠱卦: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易經:大畜卦: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易經:頤卦:象曰: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易經:益卦: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易經:渙卦: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易經:中孚卦: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易經:未濟卦:象曰: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7、突如其來 易經:離卦:象曰: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8、震驚百裏 易經:震卦:震:亨。震來□□,笑言啞啞。震驚百裏,不喪匕鬯。

9、或躍在淵 易經:乾卦:象曰: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10、雙龍取水 ?此招源自佛經。具體待考。

11、魚躍於淵 ?我所能找到最近的是:易經:訟卦: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兇;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於淵也。此招似有爭議。或說此招應為“笑言啞啞”,則與“震驚百裏”同出壹處。

12、時乘六龍 易經:乾卦: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13、密雲不雨 易經:小畜卦: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又見於:易經:小過卦: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14、損則有孚 易經:損卦: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15、龍戰於野 易經:坤卦: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16、履霜冰至 易經: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

17、羝羊觸蕃 “蕃”疑為“藩”?易經:大壯卦: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 羝羊觸藩,羸其角。

18、神龍擺尾 易經:履卦:履:履虎尾,不□人,亨。創“降龍十八掌”的那位高人本來取名為“履虎尾”,好比攻虎之背,壹腳踏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頭反咬壹口,自然厲害猛惡之至。後來的傳人嫌《易經》中這些文縐縐的卦名說來大不 順口,改作了“神龍擺尾”。

3.關於飛龍的詩詞

作者: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趨。

兩千三百年前,壹位詩人同時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時而低首思索,時而仰天詠嘆。在珠走玉盤級的詩句中,他把積郁在心頭的那種疑惑壹瀉而出:

那遠古的初態,是誰傳告下來?

天地還未成形,憑什麽來考證?

日夜水分,壹片黑暗。

有誰能分辨極限?

天氣運動,克盈無形。

如何可以識得天地?

禹用應龍。

如何溝通江海?

應龍怎樣以尾劃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經歷?

日光無處不到,

燭龍如何再照?

太陽尚未升起,

神樹為何閃耀光華?

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時期的著名詩人屈原。

上面的詩句來自他的《天問》。在詩中,屈原壹口氣提出了百余個問題,從自然到社會,從歷史到傳說,他都大膽地提出了懷疑,自然,“龍”這個神物也沒逃脫他那敏銳的目光。因為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時,曾有應龍(壹種有翼的龍)以尾劃地,為禹指出疏導洪水的路線,於是才有後世江河的浩蕩。

4.關於龍的詞語 例如 飛龍在天 亢龍有悔 潛龍勿用 之類的 別的別來搗亂

鰲憤龍愁 如鼉憤怒,如龍憂愁。

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白龍魚服 魚服:穿起魚的外衣。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遊。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扳龍附鳳 指依附龍鳳而升空。暴腮龍門 象魚仰望龍門而不得上壹樣。

科舉時代比喻應進士試不第,後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處境窘迫。筆底龍蛇 猶言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藏龍臥虎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禪世雕龍 指文章世代相傳。

車水馬龍 車象流水,馬象遊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成龍配套 將零部件搭配起來,成為壹套完整的整體。乘龍佳婿 乘龍:女子乘坐於龍上得道成仙。

佳婿:稱意的女婿。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

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乘龍快婿 乘龍:女子乘坐於龍上得道成仙。

快婿:稱意的女婿。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

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乘龍配鳳 比喻得佳偶,結良緣。

打鳳撈龍 鳳、龍:這裏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難得的人才。

打鳳牢龍 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打虎牢龍 猶言打鳳牢龍。

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大水沖了龍王廟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識而相互發生了沖突爭端。

得婿如龍 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雕龍畫鳳 刻繪龍鳳。

鼎成龍去 指帝王去世。鼎成龍升 指帝王去世。

同“鼎成龍去”。鼎湖龍去 指帝王去世。

同“鼎成龍去”。二龍戲珠 兩條龍相對,戲玩著壹顆寶珠。

放龍入海 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後患。飛龍乘雲 龍乘雲而上天,比喻英雄豪傑乘時而得勢。

飛龍在天 比喻帝王在位。風從虎,雲從龍 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風虎雲龍 虎嘯生風,龍起生雲。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

舊時也比喻聖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鳳表龍姿 形容英俊的儀表。

鳳附龍攀 指依附帝王權貴建功立業。鳳骨龍姿 形容超凡的體格和儀態。

鳳狂龍躁 形容心情煩躁,精神失常。鳳樓龍闕 形容華美的宮闕樓臺。

鳳毛龍甲 鳳的羽毛,龍的鱗甲。比喻珍貴之物。

鳳髓龍肝 比喻珍奇美味。鳳舞龍飛 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鳳舞龍蟠 鳳凰飛舞,蛟龍盤曲。形容相配得當。

鳳簫龍管 指笙簫壹類管樂的吹奏聲。鳳臆龍鬐 鳳凰的胸脯,龍的頸毛。

比喻駿馬的雄奇健美。鳳翥龍蟠 像鳳凰飛舞,蛟龍盤曲。

比喻體勢的飛揚勁建,回旋多姿。鳳翥龍驤 形容奮發有為。

鳳翥龍翔 翥:鳥向上飛;翔:盤旋飛翔。龍飛鳳舞,形容氣勢非凡。

鳳子龍孫 帝王或貴族的後代。伏虎降龍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

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壹切敵人和困難。

伏龍鳳雛 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

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後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附鳳攀龍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貫鬥雙龍 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龜龍鱗鳳 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龜龍麟鳳 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龜龍片甲 比喻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的好東西。駭龍走蛇 龍蛇被掠走。

形容聲勢浩大。鶴骨龍筋 指瘦挺虬曲的樣子。

虎變龍蒸 指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虎步龍行 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壹般。

後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虎超龍驤 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

虎鬥龍爭 形容鬥爭或競賽很激烈。虎據龍蟠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同“虎踞龍盤”。虎踞龍盤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虎踞龍蟠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同“虎踞龍盤”。

虎窟龍潭 窟:洞穴;潭:深水池。龍居住的深水潭,虎棲身的巢穴。

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虎略龍韜 略:指傳說中黃石公所撰的《三略》。

韜:指《六韜》。《三略》、《六韜》是古代兵書。

泛指兵書、兵法,也指兵家權謀。虎臥龍跳 形容字勢雄渾超逸。

虎穴龍潭 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

虎擲龍拿 擲:掙紮跳躍。指龍虎互相爭鬥。

比喻激烈的搏鬥。畫龍不成反為狗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同“畫虎不成反類狗”。畫龍點睛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

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畫龍點晴 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畫龍刻鵠 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同“畫虎刻鵠”。

黃龍痛飲 指徹底擊敗敵人,歡慶勝利。活龍活現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壹般。

活龍鮮健 形容健壯有活力。火龍黼黻 原指火形和龍形的文彩,後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猶如補綴百家之衣。

驥子龍文 驥子:千裏馬;龍文:駿馬名,舊時多指神童。原為佳子弟的代稱。

後多比喻英才。降龍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

後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蛟龍得水 傳說蛟龍得水後就能興雲作雨飛騰升天。

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也比喻擺脫困境。

蛟龍戲水 比喻刀槍棍棒等武器使得輕松自如,靈活多變。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矯若驚龍 矯:矯健。常用於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矯若遊龍 常用於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同“矯若驚龍”。

酒虎詩龍 比喻嗜酒。

5.希望得到壹首‘飛龍在天’藏頭詩,要霸氣十足的

飛廉清道駕豐隆, 龍飛天子攬英雄。 在處兒童說細侯, 天臺傑立滄海東。

飛雪年年似故人, 龍飛回首尚如新。 在世上官雖不做, 天下英雄惟使君。 飛上文君舊錦機, 龍榜當年人第壹。 在昔梅花猶有賦, 天地壹片玉琉璃。 飛鴻心事亦冥冥, 龍準子孫鴻雁行。 在開列聖孫謀遠, 天地壹轉地有靈。 飛過蘆花幽興長, 龍翻瀚海波濤壯。 在官履行潔且忠, 天地壹氣成萬象。 飛泉自有迎客意, 龍飛十二周星紀。 在公猶與俗情乖, 天地壹種忠良氣。 飛雁年年自南北, 龍君鋪錦宜春睡。 在蔥佳氣藹禎祥, 天生才子佳人配。 飛飛競占嘉樹林, 龍閣精神學士心。 在生未識公卿面, 天地壹氣華戎鈞。

6.有沒有關於龍的成語,詩句,及S

成語:龍飛鳳舞

武俠:飛龍在天

詩句: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 宋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 唐 ·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 唐 · 李賀《雁門太守行》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 李白 《蜀道難》

7.有關於龍的詩句有什麽

有關龍的詩歌:

斯須九重真龍出,

壹洗萬古凡馬空。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當年雙檜是雙童,

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雨蒼龍。

(蘇軾《塔前古檜》)。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奔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大意為:

為我駕起那嬌健的飛龍,

乘上玉與象牙裝飾的車輛。

心誌不壹豈能***處,

我將自己離去,適彼遠方!

我的車隊有千輛,排列整齊,

隊伍威武,隆隆驅馳。

每輛車有八條蜿蜒的神龍牽曳,

車上飄動著五彩的雲旗。)

在詩人的另壹組詩《九歌》中,屈原將民間祀神的巫歌進行了藝術的加工,註入了自己的摯熱的情感,使詩句充滿了奇幻瑰麗的浪漫色彩和攝人魅力。詩中描寫的仙人大都有駕龍的神車,因而詩中有不少涉及龍的詩句。

漢以後,賦體流行。由於得到漢代帝主特別是漢武帝的倡導,賦體發展很快,但同時內容與風格上卻變得綺麗空虛、百般鋪陳,成了歌功頌德的文體。漢及漢之後瑞符之說大行,而瑞符又以龍為最,於是龍成了賦歌詠的主要題材。唐宋時期的賦中也不時出現所謂的“龍賦”,但大都空洞無物,有的純粹是壹種阿諛。藝術上也無大可取之處。只有個別大家手筆的龍賦別有壹番氣象,如白居易的《黑龍飲渭水賦》,盡管完全是詩人的想象,但給人栩栩如生、神態畢現之感,有相當的文學價值。宋王安石作《龍賦》,以龍喻人,別開生面。

在古代七言與五言詩歌中,直接詠龍的不多見。《全唐詩》僅錄唐初李硚壹首:“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超。”北宋韓崎也有詠龍詩壹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見靈。

配乾雖有象,作解本無形。浹物周寰宇,遺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狀,試下葉公庭。”這類龍詩在內容與藝術上都沒有多少可取之外。倒是壹些描寫與“龍”有關的自然現象和民俗活動的詩,由於作者有細致的觀察,顯得生動、真實、細膩,有較高的藝術性。如宋歐陽修的《百子坑賽龍詩》,主要寫民間祈雨,詩人先寫降雨情形,然後寫祈雨得驗、農民萬分歡欣的場面:“明朝老農拜潭側,鼓聲坎坎鳴山隅,野巫醉飽廟門合,狼籍烏鳥爭殘余。”場景活靈活現。再如陸遊的《龍掛》詩:“成都六月天大風,發屋動地氣勢雄。黑雲崔鬼行風中,凜如鬼神塞虛空。霹靂迸火射地紅,上帝有命起伏龍。龍尾不卷或天東,壯哉雨點車軸同,山摧江溢路不通,連根拔出千尺松。”龍卷風那種令人驚悸的氣勢和破壞力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