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環境的變化、管理理論的不斷發展以及近年來因內部控制失效而引發的惡性管理舞弊,都要求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得到完善和發展。筆者從重視內部會計控制管理與現行制度法規的協調統壹、法制建設、處理好控制點與控制面的關系等方面,對如何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對策
0簡介
縱觀近年來的經濟案件和腐敗案件,無壹不是因為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薄弱,管理存在漏洞,供少數人鉆空子。我國新《會計法》高度重視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確立了內部會計控制失誤的法律責任。財政部頒布的《內部會計控制準則——基本準則》明確規定了會計控制的目標和原則、基本原則、內容和方法以及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檢查。
1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意義
1.1會計制度作為企業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旨在提供經濟信息以影響決策。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其內容是隨著企業的發展而加強內部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保證企業日常經營遵循財產權益歸屬而建立的壹套規則。它是企業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企業的綜合經營戰略。從內部控制制度的受益者來看,它不僅限於企業,還包括其他利益相關者,如外部股東、債權人、政府等。會計在內部控制系統中起著制約作用。經濟事件的過程是壹個系統的利益協調過程,存在系統有效性假設。系統運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的影響,增強人們的集體主義傾向,使會計人員獲得真實的經濟信息。
1.2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其內容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加強內部管理。
從國內外情況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大多是外力作用的結果。從內部控制制度的受益者來看,它不僅限於企業內部,還包括其他利益相關者,如外部股東、債權人和政府。作為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和稅務機關,必須關心企業的會計工作是否執行公認會計原則,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是否真實可靠地反映了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權利人的財產是否有保障,是否被侵占、丟失。這樣,人們就非常重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並以此作為衡量企業管理是否有效、會計報表是否真實可靠的依據。
2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失效的原因
2.1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企業財務管理缺乏有效的內部遏制體系,不相容職務交叉任職現象普遍存在,為其職務犯罪留下隱患;會計的事前審計、事中控制和事後監督流於形式;個別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缺位,已建立內部審計機構的企業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內部審計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
2.2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完善、無效。目前,壹些企業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不夠重視,內部控制制度不完整或相關內容不夠合理。更多的是制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和有章可循,出現問題時執法不嚴。遇到具體問題時,更多強調靈活性,使得內控制度流於形式,失去了制度的剛性和嚴肅性。
2.3缺乏外部監督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企業外部監督體系,包括政府監督(如財政、審計、稅務、證券監管等部門的監督)和社會監督(如註冊會計師、輿論監督)。但由於各類監管職能交叉、標準不壹、管理分散、缺乏橫向信息溝通,未形成有效的監管合力,導致監管弱化問題嚴重。同時,不規範的執業環境和不公平的業務競爭,以及註冊會計師監管不力,使得“經濟警察”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3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的對策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探索,我國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已經比較健全。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還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在公司治理結構、組織結構、人員素質等方面還存在問題。改善和加強內部控制迫在眉睫。
3.1完善管理制度,明確管理權限。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應該建立人力資源控制系統、物質資源控制系統、財務資源控制系統和信息資源控制系統。從管理的角度來說,應該有供應環節控制系統、生產環節控制系統和銷售環節控制系統,等等。內部機構和管理人員之間的控制職能和管理權限,要在每壹個需要控制的地方建立控制環節,進行科學分工和相互制約,實行崗位不相容制度,杜絕高級管理人員交叉任職。通過管理信息系統,企業中的員工可以清楚地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知道自己的職責,及時地獲得和交流自己在實施、管理和控制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需要的信息。良好的信息系統應有助於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力。
3.2處理好控制“點”與控制“面”的關系企業內部控制實施中如何找到控制點,如何通過點控制發揮主導作用,是壹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企業壹般根據其業務活動的關鍵績效領域來確定其關鍵控制點。企業內部控制的“重點”壹般應位於三個位置,董事會直接負責監督:壹是資金。對企業資金的歸集、調度、使用和分配實行嚴格的分級權限控制,防止資金的越權循環和體外循環。第二是成本。按照會計制度對企業各項成本費用進行嚴格監督,防止虛列費用、亂列費用、亂撥亂放等欺詐行為。第三是權力監控。有效監控企業所有業務環節和經濟活動中經營者的權力,防止越權使用和非程序化濫用權力,造成經濟損失。
3.3實行內部會計控制單位負責人承諾制,這是內部會計控制成敗的關鍵。從理論上講,內部控制本身有其局限性,主要是單位壹把手獨斷專行或串通壹氣搞內部人控制。基於對我國部分企業現狀的分析,往往是企業負責人帶頭不執行內部控制,破壞了既定的內部控制程序,導致內部控制失效或只是錯誤。《會計法》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負有實施《會計法》的法律責任。因此,筆者認為,企業對外出具報告時,單位負責人承諾其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並對可能發生的內部控制失效和舞弊承擔法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企業自上而下實施內部控制的要求,促進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康發展。
3.4加強現金流量的內部控制非常重要。在管理科學中,有壹個著名的“木桶理論”:壹個木桶的外圍由許多木板守護,壹個木桶的水容量不取決於那些較長的木板,而取決於最短的木板。企業的現金流類似於木桶的最短木板。為了維持企事業單位正常的經營活動,必須降低各種控制風險,控制現金流量的薄弱環節。在貨幣資金控制上,要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責任和權力,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分離和回避制度。
3.5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實現控制電腦化。壹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能夠提供及時、全面、正確的企業經營信息,並與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溝通。在會計核算上,基本可以脫離手工核算流程,實行會計電算化,既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減少了人為因素對內部控制效果的影響,逐步建立起高質量的企業信息系統。同時,還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加強監控,采取各種防範措施,如加密技術、程序控制、數據處理功能保護、跟蹤檢測信息等。,防止詐騙分子竊取本單位的經濟資源和各種財務數據,進行復制或偽造處理,或篡改、添加或刪除數據庫。
參考資料:
【1】閆大武,楊有紅。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會計研究,2001,第2期.
[2]陳漢文等.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及啟示。《會計研究》,2000年第5期.
[3]田·,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建立,上海會計,2001第6期.
[4]朱著。關於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的思考。會計研究,2001第65438號+0。
祝妳成功,我的朋友。走吧。。。